曲靖白石江:诸葛武侯的“天火”秘密
著名的南盘江在云南曲靖地区分出一条支流,由东向西绕过半个曲靖老城——这就是白石江。作为一条全长只有十余公里的小江,白石江水流和缓,看上去仿佛惊不起半点波澜,但在千年以前,它曾是曲靖地区的天然屏障,也是云南的咽喉要塞,被称之为“滇黔锁钥”。
从战国时期的楚国名将庄硚入滇开始,云南史书上只要提到战争,就少不了关于白石江流域的记述。从三国时期诸葛武侯南征到大明帝国的大一统之战,都是围绕着这条小江爆发的,还有那已经消失的古爨[cuàn]文化,其兴衰也和这条江有关……
诸葛武侯的“天火”
与白石江有关的古战场,最著名的当属曲靖盘蛇谷。根据当地县志记载,盘蛇谷一带是蛮王孟获的故乡,这里至今依然存在着孟获王府、蛮军古堡以及蛮王古墓等景观。而盘蛇谷之所以出名,和一千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有关。
当地县志记载:为平定南蛮叛乱,诸葛武侯亲率大军南征,蛮王孟获向乌戈国王求助,领来三万藤甲兵与诸葛亮对峙在白石江桃花渡,身着藤甲的乌戈士兵刀枪不入,蜀军连连败阵。诸葛亮考察地形之后,在地势险恶的盘蛇谷设下埋伏,引藤甲兵上钩,随后借来“天火”,在盘蛇谷内将三万藤甲兵全部烧死,并生擒孟获,这个身骑大象,头插鸡毛的蛮王最终彻底臣服。现今盘蛇谷中的树木草芥,每隔3~5年都会自燃,火势非常大——更奇怪的是,大火从不蔓延,烧完后就会自己熄灭,仿佛有种神秘力量在背后操纵火焰。早些年,当地的百姓不懂其中奥秘,甚为惊恐,以为是上天的惩罚,便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天火”,更有看过《三国演义》的老年人,说草木自燃是因为当年武侯忘了收回“天火符”。
传说毕竟是传说,后来经过专家调查,发现“天火”现象是因为盘蛇谷的地形特殊,容易形成巨风速流,将谷中的火石矿吹得相互撞击而起火。
武侯没留下“天火”,但当年的驻军在此地的时候,留下过不少独特的习俗。在白石江上游,嫁娶有这样的民俗——客人需要端上在自家做好的饭菜,才能到主人家做客。老年人说,这个风俗的来历是因为当年有个部落的头人娶亲,为了向蜀国驻军示好,就到军营邀请将士们去自家做客,但因为语言不通,头人一只手指向自己的家,一只手做出吃饭的姿势,军队误以为是村民们粮食不够,来寻求帮助,就送去粮食接济村民。后来为了纪念双方的友好相处,这个风俗就在白石江沿岸流传开来。
盘蛇谷战役,奠定了整个曲靖地区的地位:诸葛亮与孟获在白石江畔的石宝山签订盟约,孟获发誓永不叛变蜀国。而蜀军随后设建宁郡,曲靖成为当时云南的“省会”,整个云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也从滇池转移到了白石江流域。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年蜀军建起的老城墙已经消失,连残砖断瓦也不曾留下,只剩下一条若隐若现的土埂。据当地人讲,上世纪30年代初,古城城墙是存在的,解放后修筑滇黔公路时线路正好通过城墙,便将城墙挖去了三分之二。而上世纪50年代末,这片土地成为土改试点,剩余的古城遗址被全部挖掉……
圆通禅寺祭亡魂
明朝大一统之战
在曲靖的寥廓山北麓,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圆通禅寺。它的修建和大明帝国的大一统之战——白石江战役有关。圆通禅寺的修建,就是为了祭奠和超度白石江战役中阵亡将士的亡灵。
白石江战役爆发时,朱元璋的军队已经横扫了整个中原,但云南依旧在北元政权的控制下——北元梁王盘踞云南,招兵买马。明军因为兵力不足,最早是采取招安政策,但来自草原的蒙古人不吃这一套,也根本不管什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德信条,居然将前来招安的使者统统杀掉了,导致朱元璋勃然大怒。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调集大军三十万南下,令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位大将为先锋,目标是扫平云南,实现全国大一统。
明军逼近曲靖之前,梁王已经调遣十万精兵屯于白石江南岸,想凭借白石江这道天然屏障守住自己的地盘。两军隔江对峙,虽然时值冬季,但是江水汹涌湍急,明军根本无法过江。
不过,江水最终还是未能阻止大明铁骑的奇袭:傅友德派小股部队从下游渡江,攻占了寥廓山主峰,并在山中大摆疑兵架势,元军误以为腹背受敌,军心大乱。明军主力部队则乘机渡江,沐英与蓝玉身先士卒,率领骑兵冲杀进梁王的精锐部队中,直杀得元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此战后,明军基本摧毁了元朝残留在云南的主力部队,打开了白石江这个“滇黔锁钥”,随后长驱直入,完成了大一统。
如今,作为白石江战役主战场之一的寥廓山,已经被辟为公园,建于山上的靖宁宝塔是全国第三高的仿古塔,站在塔上能鸟瞰整个曲靖新城。而考古所的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在白石江沿岸的村庄经常出土关于那场战役的文物,还曾发现“明昭信授尉百户雷云碑”、“鼻祖碑”的记功碑,上面的文字分别记录着这场战役的时间和地点……爨文化中心地
爨字、爨酒、爨乐……
白石江流域的传奇不仅仅只是关于战争,这里还是西南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古爨文明”中心地。
白石江流域也被称为爨乡。“爨”原本是一个家族姓氏,爨氏家族曾经独霸云南数百年,从文字、饮食到礼乐、工艺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造诣,史学界把他们创造的这段历史文明称为“爨文化”。
当南诏国的兵马打过白石江,歼灭了爨地武装之后,爨文化就随着爨氏家族的灭亡而逐渐消失——他们的文字“蝌蚪文”失传了,其所擅长的巫术也没落了,只剩下《蛮书》、《新唐书》中对其只言片语的纪录还流传世间。他们的后人分裂为两个部,即西爨与东爨——西爨被迫迁徙至滇西,演变成今天的白族;东爨散落到山间林谷,成为今天的彝族的祖先,彝族“阿诗玛”是“蛇女”的意思,而蛇正是爨人图腾崇拜的一种。
随着《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两块代表着辉煌爨文化的石碑在云南曲靖出土,消逝的爨文化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两块石碑很快被奉为国之瑰宝,其原因除了它们对爨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之外,还在于其碑刻字体打破了当时已经成型的书法规范——这种书法笔画结构变化无常,完全不类于中原书法,最终被学术界定义为“爨体”,是“字体中的活化石”。
爨文化至今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比如曲靖街头巷尾的店招,很多都采用了爨体字,这种刀削斧劈的汉字,和云南人民一样既彪悍又温润;街上还有许多打着“爨乡古酒”招牌的酒家——白石江一带的酒自古就闻名遐迩,“八鲜醇”、“冷酒”、“松子酒”等,都是酒中珍品。落魄的明朝状元杨升庵被贬云南时,多次在白石江畔痛饮爨乡酒浇愁,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杨状元不爱娇妻爱美酒”的轶闻。
值得一提的是,曲靖市有一个爨乡古乐队,队员全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他们默默坚持传承着爨乡古乐,几十年如一日。笔者采访过其中一位90多岁的邓老先生,他带领着他的女儿女婿,一直为古乐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他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大也是最后的一个愿望。
作者:徐智良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