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达里诺尔湖捕鱼人为何现在就要开始告别?

达里诺尔湖捕鱼人难道现在就要开始告别?

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有一片风景优美的水域,那便是达里诺尔湖,当地人称为“达里湖”。在这个内蒙古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中,盛产一种“瓦氏雅罗鱼”——即“华子鱼”。这种鱼肉质致密鲜美,相传当年康熙巡游至此,吃了之后念念不忘,多次命人捕来后飞骑送到京城。

因为湖和鱼,草原上的壮汉罕见地爬下了马背,开始从事另一份颇具水乡色彩的工作——捕鱼,这一网撒下去,400年的时光便如梭而过。即使到了21世纪,他们也依旧遵循着数百年前祖先传下来的捕鱼技法,每年的12月下旬,还会举行盛大的冬捕活动。

遗憾的是,因为天灾与人祸,如今的达里湖面积每年都在萎缩,湖水的盐碱度也越来越高,已经快要达到鱼类所能承受的临界值,而草原上的捕鱼传统,也因此面临着生死抉择。2014年,《环球人文地理》采访团队来到这里,探访了那些在湖边风餐露宿的蒙古族壮汉——或者说,他们极有可能就是最后一代草原咸湖捕鱼人……

“像大海一样的湖”盛大的冬捕仪式

达里湖的诞生,来源于千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炽热的岩浆截住河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原堰塞湖。达里湖为咸水湖,湖水的盐碱度让众多鱼类无法生存,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草原人一直认为湖里没有鱼。

400多年前,不知是谁在湖边一次无意的放牧,草原上的牧民才得知湖中有华子鱼的存在。从此,众多牧民丢掉马鞭,拿起渔网,改行在达里湖边当起了渔民。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湖北岸建立了达来诺日渔场,渔民们聚集到一起,开始了统一捕鱼。曾经的渔民,如今在达里诺尔湖保护区宣教科工作的孙玉骞告诉笔者:“达来诺日”和“达里诺尔”均是蒙语,实际是一个意思,都可译为“像大海一样的湖”。正是这个像大海一样的湖,每年提供了数以万斤的华子鱼,养育着湖边的渔民。

孙玉骞今年已有58岁,从小便生活在达里湖边,他在1976年进入渔场工作,曾是渔场经验最丰富的渔民之一。在他的印象中,每年渔场都有两次捕鱼季,即春捕和冬捕。春捕一般在5月华子鱼产卵之后,采用的是渔民们代代相传的捕鱼技法——渔民在岸边设置一个心形鱼笼,鱼笼的箔(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的间隙刚好可以让小鱼漏过,只留下3年以上的大鱼。箔子一下水,成群结队的华子鱼就困在其中,然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鱼捕捞起来。回忆起每年的春捕,孙玉骞大手一挥说:“咱这里的鱼不用钓杆不用网,直接捞就行。”

与春捕的场面相比,冬捕的声势更为浩大。每年的12月中下旬,当湖面的冰层厚度达到50厘米时,所有渔民都会聚集在湖面上,进行盛大的冬捕仪式。

仪式分为祭湖、捕捞和放生3个程序,会在湖面架设起一人多高的“头鱼”架,然后摆上9盆圣火,呈圆形围住供桌,周围是用挺拔的“苏鲁锭”(蒙语意为“长矛”,是蒙古的象征,战神的标志)装饰的祭坛旗门,当地德高望重的喇嘛、萨满祭司,会在仪式上诵经、击鼓、唱歌、舞蹈,同时摆上香案,供祭品,祈求神灵赐福,保佑当年鱼获丰收和来年风调雨顺。

祭祀完毕后,捕鱼便开始了:渔民会在冰上分别凿出入网口和出网口,然后在入网口用两根长20多米的木杆,牵着两张宽25米、长400多米的扇网顺着冰洞“下网”,再从出网口拉出渔网,一般一网都能捕捞1万公斤以上。当整条网被拖到冰面上的时候,成千上万条华子鱼同时在冰面上跳跃,场面十分壮观。

“如果鱼好的话,捕鱼工人就现场自取几条,在水边刮鳞开膛,只撒上盐稍稍一腌,直接就下锅油炸,然后就着馒头、咸菜、粥,当做值班的晚餐。”笔者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清蒸或清炖?”孙玉骞听后大笑:“因为这鱼很怪,蒸或炖的话肉发哏,口感很差。”

与鸟争鱼保护与驱赶的矛盾

每年4月,当内蒙古草原上的第一缕春风吹到达里湖时,湖水便开始解冻,华子鱼也开始了一年中最艰辛的旅程——它们离开大湖,沿着周边的淡水河逆流而上,选择水流平缓的河道作为产卵的地方。

在4条注入达里湖的河流里,贡格尔河是华子鱼最主要的产卵地,它的河道只有数米宽,每到产卵季,河道便会被逆流而上的华子鱼所堵塞,形成鱼群“力争上游”的奇景。渔民宝福春说:“河里挤满了鱼,翻腾的鱼有时甚至会跳到河岸上来。”在清代方志《口北三厅志》里,对这种奇景有着清晰的记载:“自大湖溯流而进,填塞河渠,殆无空隙,人马皆不能渡。”

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贡格尔河建立了水坝,阻断了华子鱼溯游产卵的通路,仅剩下短短十几公里水量有限的河道。为了保证华子鱼能顺利产卵,每到这时,渔民们就成了护鱼员,他们会从周围的草原上割来羊胡子草,扎成草把放在河里,为华子鱼产卵提供有利条件。

为了增加产卵的成功率,渔民们还会用药物消毒,防治病害,随时监控鱼巢的位置,以便保证出苗率,初春的河水冰冷,而渔民们往往一站就是一天,上岸时脚都已经麻木了。

渔民们护鱼时最大的敌人,不是艰苦的环境,而是鸟。达里湖人烟稀少,湖面广阔,是鸟类栖息的最佳场所。据统计,这里共有鸟类109种,其中不乏白天鹅、丹顶鹤、白枕鹤、银鸥、灰鹤等珍稀鸟类。华子鱼溯流而上的时候,也是这些鸟类进餐的大好时机,这些鸟儿每天会吃掉几万条华子鱼,在洄游的一周内能吃掉40多万条,这比渔场一场冬捕获得的鱼还要多。

为了保证鱼获的收成,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渔民们不得不跟鸟斗争,但达里湖是珍稀鸟类的自然保护区,而且当地素有不杀鸟类的传统,渔民只好采用放炮的方式来驱赶鸟类,最初,达里湖周围的牧民都能听到巨大的炮声,看到被炮声惊起的鸟群,当地牧民和环保人士便出面反对这种驱赶方式,渔民们只好在河边搭建临时帐篷,采用巡逻的方式,人为地驱赶鸟类。

由于遭到驱赶,捕鱼为食的鸟被迫减少了活动和栖息的范围,都集中到达里湖附近的沙里河边,同时,草原环境逐渐退化,致使达里湖的鸟类面临生存威胁,其中一些鸟类就此踪迹难寻。渔民宝福春不无遗憾地说:“以前经常在河边出没的一种吃鱼的鸟,我们叫它为‘jahlai’,现在也见不到了。”

据一位“中国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的成员透露,经济效益与自然保护的矛盾长期困扰着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立在渔场的基础上,其内部许多工作人员都是由渔场职工兼任的,他们身兼两种身份的矛盾,显得非常尴尬,在如今草原生态退化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尤为突出。

环境不断恶化鱼类和鸟类面临生存威胁

现今的华子鱼,只能由渔场统一捕捞,一年仅有春、冬两次捕捞时间,平时禁止私人捕捞。但华子鱼实在是太出名,不管是当地的牧民,还是潜来的私贩,都偷偷捕捞华子鱼。

为了护鱼,渔民们组成了3~5人一组的护鱼队,分散在河流的各个流经段,方便巡护工作。他们住在河边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自己烧炉子供暖做饭,用太阳能发电,一台小卫星电视便是他们的全部娱乐设施。每天,他们都要沿着河道走上二、三十公里,发现可疑痕迹就在草丛中蹲守,防止有人私自捕捞或污染河道,工作常常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才算结束。

护鱼队如今的队长叫宝福昌,一个地地道道的蒙古大汉,是渔民宝福春的哥哥。他退伍后便在渔场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宝队长说起他的护鱼故事,可谓惊心动魄:“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我在帐篷里发现外面的河道里有人偷鱼,便和同事摸了过去,猛然将偷鱼人按在水里,没想到那家伙竟然拔出刀子,刺在我手上,鲜血直流……最终我们在水里制服了偷鱼人,将其送警后,才发觉自己衣服早就湿透了,被风一吹,整个人冻得直哆嗦,因此大病一场,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

空闲的时候,宝福昌会和同事从天说到地,从鱼说到鸟,再说到家里的小孙子,说到一个月没见的妻子,说到在湖边值班的寒夜里写的诗——对于职业捕鱼人,无论是捕鱼还是护鱼,这些工作都只是家常便饭,如同这片湖水一样平静。笔者问起宝队长有什么愿望,这个宽厚的蒙古汉子竟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想我的孙子长大了也有华子鱼吃。”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宝队长的愿望也许是奢望。2014年初,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达里湖的华子鱼迅速被千百万网民所关注,渔场很适时地引进了电商,冷链车开了进来,华子鱼可以通过网购销售到全国各地,保护区的旅游也随之红火起来。华子鱼本来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就供不应求,如今身价更是水涨船高,市面价格已超过每斤70元,即使提前预订也一尾难求。而在渔民看来,这种市场追捧的热潮,必将让鱼的数量进一步锐减,每年冬捕仅限30万斤的惯例,很可能在2014年的冬季被打破。

更不幸的是,由于草原环境退化,达里湖的湖水补给量远小于蒸发量,湖面急剧萎缩,湖水的盐碱度越来越高。根据达里诺尔保护区水质监测站的数据显示,湖水的盐碱度已经接近华子鱼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千分之十五,一旦超过这个临界点,湖里的鱼就会灭绝,湖里的鸟类也会随之面临生存威胁。从湖鱼洄游到候鸟迁徙,从渔场的马队变成摩托,拖拉机换成皮卡,一代又一代捕鱼人守望着这片湖水——但现在看来,如今的这些渔民,很可能就是达里湖最后一代草原捕鱼人……

作者:郁骁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