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要人物之死

人皆研生,我研死,知死而畏生,不亦可乎?

董卓

董卓于凤仪亭撞见吕布调戏貂蝉时,非常生气。但帐下谋士李儒劝谏曰:“昔日楚庄王夜宴群雄,蒋雄趁烛灭之时调戏王后。王后便折下他的帽缨,请求楚庄王点上蜡烛追查。而楚庄王却令诸臣皆摘下盔缨,而后再点起灯火,不予追究。后,楚庄王被秦兵所困,全仗蒋雄死力相救,方脱大难。今日貂蝉不过是一女子,而吕布则是太师的心腹猛将。太师若能就此机会,将貂蝉赐于吕布,则吕布感念大恩,必一死报答太师。断定利弊轻重,请太师三思啊。”董卓却反问李儒,说:“你的爱妾愿不愿意送给吕布啊?”

董卓倘能听从李儒劝谏,则王允王司徒之连环计不成矣。董卓载貂蝉前往郿坞之时,李儒与道旁叹曰:“我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后,董卓在受禅台上,被吕布所杀。

性格评析:董卓残忍无道,智浅而无容人之量,有一李儒而不能用,实乃无能匹夫一个,而望称帝,岂非笑谈?此所谓志大才疏之流,岂能不败?盖人世之间,非但有志大才疏之流,亦盖才疏之人,亦必往往志大。

吕布

吕布被曹操围困于下邳城白门楼上。陈宫谏曰:“曹操远来,其势不能持久。将军可率兵驻扎城外,我与其余兵将守城。曹操若攻将军,我引兵攻打其后;若来攻城,将军奇袭其后。两相呼应,互为犄角之势。不出旬日,曹军粮尽,自然退去,那时追而击之,可一鼓而破曹啊。”可是吕布却因妻女之故,未能实施陈宫之计。陈宫后又献计说:“近闻曹军粮少,遣人往许都取粮,早晚将至。将军可引精兵断其粮道,此计大秒。请将军速决。”吕布却曰:“曹操诡计多端,历来善于断人粮草,岂能不妨自己粮道?我不能轻举妄动。”吕布转身,陈宫叹曰:“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呀!”后,吕布被曹操引沂、泗之水灌下邳。侯成、魏续等因违背吕布的禁酒令,吕布本想杀之,后打五十背花军棍,两人气愤不过,偷盗吕布赤兔马,并于白门楼将吕布绑缚于楼柱之上,献了城门。吕布死于白门楼。陈宫亦死。

陈宫就死之前,曹操问陈宫:“公台,今日之事如何呀?”陈宫答曰:“今日有死而已。”曹操曰:“公自然可以一死了之,然公老母妻子将如何?”陈宫笑而答曰:“我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生存,全在明公耳。”后,曹操把陈宫老母妻子接到许都养老。曹操之决定,一因陈宫临死之言,一因当年陈宫曾弃县令而义放曹操之故。

当此之时,吕布哀怜于曹操,祈望免死,其手下大将张辽却曰:“死则死尔,何惧之有?”后张辽为曹操收服,成为曹操帐下一员猛将。

吕布,先迷于貂蝉而被王允利用,后因留恋于妻子,而不采用陈宫之计,此乃儿女情长之辈,在他人帐下做一大将可也,生逢乱世而自立,则不可得,此所谓勇而无谋之辈也。

孙策

许贡派人前往许昌送信,献计曰:“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朝廷宜外事荣宠,召还京师,不可使其称霸江东,以为后患。”使者不幸被孙策巡江士卒擒获。孙策派人斩了许贡。许贡家客谋为之报仇。孙策与张昭游于市井,见众人皆跪道士于吉,而怒于众人皆知有道人而无江东孙策。此时,张昭已见人群之中有戴斗笠的刺客,司机行刺孙策。张昭要孙策跪下,要不就速速离开此地。回府之后,张昭吩咐孙权:“仲谋,快请程普将军速速派人查明那三个行踪可疑之人。”孙权却回说:“回来,那三人查不查无甚紧要,让程将军将那妖人速速擒来”。后因太夫人阻拦,未能如愿,独自前往丹徒山中狩猎消遣,结果受许贡家客行刺,几死。身中一箭,箭镞有毒。医官言:“需静养百日,方可痊愈。”后带伤会见许昌使者,孙策问使者,曰:“曹操可怕我?”使者曰:“怕!只有郭嘉不服,曰:‘孙策轻而不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后于楼上诛杀于吉被母亲所阻,虽诛于吉,但气急攻心,箭疮复发,旬日而死。死之时留遗言于孙权,曰:“仲谋,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若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倘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孙策与周瑜可谓同气相求。临终之前所言“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皆所托非人也。张昭在赤壁之战前夕力主投降曹操,周瑜不知联刘抗曹之大计。此人侠气冲天,刚愎自用,自以为能征惯战,个人能力超群,而不避危险,此性格可用于建功立业,然,亦必不能长久,盖郭嘉所言,必死于小人之手。可谓成也英武,败也英武也。

袁绍

汉献帝遭董卓之乱,袁绍帐下谋士田丰看到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好机会,谏袁绍曰:“徒都之计,既不克从,宜早图许,奉迎天子,动托诏令,响号海内,此算上计者。不尔,终为人所擒,虽悔无益也。”袁绍不从,坐失良机。后,曹操进攻刘备,许昌空虚。田丰又谏曰:“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操东击刘备,兵连未可卒解,今举军而攻其后,可一往而定,兵以机动,斯其时也。”绍辞以子疾,不许。田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曹操至,击破备;备奔绍。官渡之战,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觽(xī)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觽,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觽,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

袁绍大军屯于官渡,欲与曹操急战,沮授谏曰:“主公,万万不可急战速进!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及我军。我军有粮利在缓守,若能旷待时日,则彼军自败;我军若速进急战,正中曹操下怀啊!望主公三思!”袁绍曰:“田丰惑我军心,刚被打入死囚牢中。而今,大军方动,尔等又惑我军心,真是可气之极!”又不听沮授之计。后,袁绍官渡兵败,虽曹操想要收降沮授,奈沮授毅然赴死。

袁绍要大军全数进屯官渡,审配又谏曰:“主公,我认为可拨兵十万守官渡,逼近曹寨,筑起土山,令我兵士视寨中放箭,日夜袭扰。曹操若弃此而去,我得此隘口,则许昌指日可破。”袁绍曰:“此计甚好”,而行之。(此计若能如田丰所言,分兵攻击许昌,则可胜矣。)

沮授在羁押之中,得知袁绍派淳于琼前往乌巢防守粮草,而言曰:“大祸将至。主公,那淳于琼嗜酒如命,纵饮过度,无思无谋,整日烂醉如泥,如此昏庸无能之辈,怎能当此大任!”袁绍不听,将之打入死囚。后,淳于琼果然失守乌巢粮草。

袁绍部卒截获曹操派往许昌催粮的密信,恰被许攸得之。许攸本想到袁绍那里献策以邀功请赏,曰:“主公,曹操屯军官渡与我军相持已久,许昌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奔袭许昌,则许昌可夺,曹操可擒也。”然袁绍却说:“曹操诡计多端,此信恐是诱兵之计啊。”许攸言曰:“我可以性命担保。”此时,恰逢审配陷害许攸之信到,袁绍读之,骂许攸为“烂行匹夫”,以许攸与曹操有旧交之故,不纳许攸之计,此可谓因人害事之典范。随后,许攸弃袁绍而投曹操,为曹操画奇袭乌巢之计,尽烧袁绍粮草,奠定了曹操官渡之战的胜局。

得知乌巢起火之后,大将高览、张颌愿领兵前往解救乌巢。郭图谏曰:“主公不可,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曹操既出,营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军营寨。曹操闻之必速还。乘其疲惫之时,击之,可大败曹军,此谓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啊。”张颌曰:“不可!倘若我军攻取曹操营寨,而不能拔,曹操回军,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情势将更加危机。”二策之间,袁绍不能决,乃分兵五千于张郃、高览,前往官渡袭击曹营;分兵一万于蒋奇前往救援乌巢。结果两策皆失利。张郃、高览受郭图陷害,而投降曹操,后成为曹操帐下名将。蒋奇被夏侯渊挑于马下。

袁绍兵败,吐血而死。

袁绍一门四世三公,其基业来源于祖上。其性格没有可成之优点,其所有特点皆自取败亡之特点。优柔无断,有智囊而不能用,又性情刚愎,好颜面,终而自取败亡于官渡。

周瑜

美人计失败之后,周瑜带兵追杀刘备,遭遇诸葛亮伏兵,兵败而归,一时怒不可遏,箭疮复发。后,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假以袭取西川,以交换荆州,要刘备出城迎接,而被诸葛亮识破。赵云于城上演奏“得胜归”,而气周瑜箭疮复发,使其吐血,跌于马下。在回军路上,诸葛亮又于高处演奏周瑜的“长河吟”,诱把周瑜围困于山下,后放归周瑜。周瑜气急攻心,又一次吐血而晕厥。后由小乔代笔留遗言:“幸有鲁肃忠烈,谋略长远,临事不苟,此乃天赐吴候贤才,可以代周瑜之重任也”。给后人留下了那句纵贯史籍的千古名叹——“既生瑜,何生亮”,悲愤而终!

周瑜性格刚烈,又急躁,少有远略,视线往往拘于一事之上,而不能远观,故与诸葛亮争锋屡屡落败。“赤壁之战”,虽一战成名,然自此以后,却再无战功,岂非胸无远略之故?如此,一事、一时之功可成,久则不足与谋也。盖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于某一时”,是其所谓也。周瑜成于气盛——初生牛犊不畏虎,赤壁之战一战成名,然最终还是死于气盛——被诸葛亮气死。

关羽

诸葛亮:“关羽,刚而自衿。”

张飞

伐吴之时,刘备戒之曰:“朕素知汝酒后鞭挞士卒,此取祸之道也,而复令在左右,今后务必宽容,不可如前呐。”后张飞命张达、范强二将,三日之内制造全军所用白衣白甲。后二人因为白帛短缺,未能完成,请求宽恕延期,而遭张飞鞭挞,二人夜斩张飞头颅,投降了吴国。

关于、张飞皆性情中人,忠义两全,然太过于性情,終死于性情之上。

曹操

曹操自见过孙权差人送去的关羽头颅,安葬之后,突染头痛之病,终日心神不宁。后,延请华佗为其医治。华佗言:“大王头痛是患风而起,病根在头颅中,若不取出脑中风涎,只服汤药无效。我有一法可根治此证——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头颅,取出风涎。”曹操大笑曰:“用利斧砍开孤的头颅,妙!妙!大胆!你要杀孤,是也不是?”疑心病大发,把华佗关入大狱。后,曹操死于头风,临终遗言:“孤死后,于彰德府讲武城外,建疑冢七十二座,勿令后人知我葬于何处!勿令后人知我葬于何处!”华佗死于狱中,临死之时言曰:“疑心也是病啊”。

“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以疑心久行于乱世,虽屡有败绩,然终不致亡。纵观魏蜀吴三国政治阵营,唯有曹操阵营最为复杂,或有不得不用“疑”之客观原因存在,可谓成之于疑,然亦自丧性命于疑也,岂不悲哉?!

刘备

在关羽、张飞相继死去之后,刘备兴七十余万大兵伐吴。孙权遣程秉求和,曰:“愿送还荆州并夫人,愿吴蜀联盟,共御曹魏”。诸葛亮谏曰:“陛下初登王位,若北上伐魏,以伸大义于天下,则可亲统军旅;若只是兴兵伐吴,则命一上将统兵前往即可。何必亲劳圣驾?”秦宓谏曰:“陛下舍万圣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深思。此番贸然出兵,必然有失。臣死无恨,只可惜新创基业毁于一旦矣。”刘备皆不听。诸葛叹曰:“法正法孝直若在,必能劝阻皇上东行。”孙权使臣诸葛瑾,前往游说刘备,曰:“陛下乃汉室皇叔,今不思剿除篡汉曹贼,却为异性之亲而屈万乘之尊,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今陛下不取中原,但挣荆州是弃重就轻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河山。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瑾以为不可取。”无奈刘备怒曰:“大胆,杀弟之仇不共戴天,要朕罢兵,除死方休。”后孙权谋臣阚泽向孙权举荐陆逊。从春至夏,天气炎热,汲水困难,刘备联营七百余里,将军队屯于山林茂盛之地,以避炎热。帐下谋士季常谏曰:“陆逊深有谋略,陛下远来攻战,他坚守不出,必有谋划,想是欲待我军之变,愿陛下明察。”刘备愤曰:“他有何谋略?胆怯而已!”季常又曰:“近闻诸葛丞相正在东川各处查看隘口,以防魏兵进犯,陛下何不将移营之地画成图本,问于丞相?”刘备不耐烦:“好了,好了,朕也颇知兵法,何必问丞相?”

刘备为结义兄弟兴兵,又不听劝谏,终被陆逊以火攻打败,逃于白帝城,郁郁而终,临死时托孤于诸葛亮与李彦。遗言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只因智识浅陋,不听丞相之言,自取其败,如今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太子软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朕观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当深察之。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死之前有心腹之言相告,卿之才十倍于曹丕,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若太子刘禅可以辅佐,则辅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为成都之王。”

刘备成于情谊,亦取败于情谊。

诸葛亮

先是用关羽守荆州,而关于刚而自矜,终至大意失荆州,在战略上失去了东西双向出兵夹击曹魏的可能。毛泽东曾说过:“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再是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后用马谡守守街亭,而使街亭失守。

当事之时,魏延向诸葛亮请求调拨五千兵马偷袭潼关,而诸葛不予;相反邓艾灭蜀之时,所采用者,正是偷袭奇谋,由此可知诸葛此人谨慎有余,而用奇不足也。诸葛亮辅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致使蜀国没有培养人才,在其死后青黄不接,以至于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怜局面。用兵谨慎是其优点,也是其最大之弱点。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的信中,评价诸葛亮,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亦评价诸葛亮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又曰:“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历来史家大都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思路赞誉有加,但毛泽东的评价却独树一帜,很有卓见。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成于谨慎,然亦无功于谨慎。

纵横观之:人之成败,皆非他人之故,实乃自取也。


作者:徐明   涵明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