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6年开始,万国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飞行员表MARK 9。当时万国掌舵的是厄恩斯特?雅各布?鸿伯,同时也是IWC万国表的独资拥有人。他的两位公子极其喜欢飞行,还为此考取了飞行驾驶证。也正是这原因,万国决心说生产一块真正的飞行员表。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空当后,我们“入门级成本”系列回归之作是万国的Mark 18。万国刚庆祝完150周年纪念,从马克9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马克18代,其中最坚挺的则是马克11,整整卖了36年好行情。
考虑马克系列的原因也极其简单,首先是它的飞行员历史。其次,一块看上去很休闲的腕表,在诸多表迷的使用中,穿搭正装时也十分恰当,这也算是“一表两戴”了吧?
而且跟万国家价格更高、更精细的自制“Big Pilot(大飞)”相比,马克飞行员的价格算是比较适中的,也是极适合入门的一款表。当然,任何时候价格和某些东西,一定会有关联,这是市场的基准。
万国Mark 18也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作品。跟其瑕疵很深的前作相比,这个版本已经老成很多,在表盘和表壳的设计上都做了非常用心的调整,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又往下调整了不少,符合我们对万国这种声誉品牌的预期。
马克18也经历过N个版本了,机芯也从30110(ETA2892A2)变为了35111(SW300)。eta和SW作为在瑞士入门表款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机芯,ETA的呼声肯定是更高的,至于为何在30110服役18年左右后,出现了这种换代方式,其中就耐人寻味了。
(毛胚sw300)
万国表喜欢每年专注于一条不同的产品线。万国Mark 18可以看成90年代的旧款Mark 12(本身又跟40年代的Mark 14相呼应)的“灵魂继承者”,但是剔除了前一代作品上不堪的部分。上一代Mark 12设计得有点过了,高度计风格的日期窗口看着有些别扭,万国应该归功于他们对于消费者的理解,许多表迷就是喜欢有点克制的老旧、可靠和真正的飞行员表的样子。
万国没有简单地在表盘上做些许改动就完事,他们对于比例的考虑很周全,把表壳尺寸做小了1毫米,做成了40毫米。差别不大,但是当表壳和表盘不搭配的情况下,这点差别就很明显了(看看劳力士探1在2016年调整指针前就知道了)。表壳厚度是11毫米。表背可以看到表迷们熟悉的飞机的标识。
表壳上还有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动,包括12点位置三角形两侧的两个点点。飞行员表的尺寸一般都不走常规路线,40毫米并不小,但是表圈到表耳之间50毫米的宽度让这块表戴起来比这个尺寸的其他表都要大。
读时效果是界定飞行员表的必备因素,万国的Mark 18表现非常优秀。但相比较来说,如果你选择了白盘,那么读时会相对费劲一点。毕竟,黑色的好处是黑色的单色调和白色指针的对比会更明显。
值得称赞的是蓝宝石镜面的双面反光涂层的效果都非常好,让我忍不住怀疑那些在反光涂层上比较敷衍的那些腕表。飞行员的一抹骚蓝,尤为讨好。
老邓说表:
使用SW机芯后,马克18的售价又往下走了一步约,其中IW327001为黑色,IW327002则是白色,公价31500。至于表盘,只有在正确的光线下才能看到丰富的色彩,使手表在手腕上更加微妙,这样的飞行员,会是你的菜吗?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