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盐路上的古镇是怎样的存在?

盐路上的古镇

西沱古镇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云梯街”,这条长达数里的街道随山势向上延伸,好像一溜云梯直插云天,十分壮观,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街”。

盐业会馆是盐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移民文化的具体表现。此外,古镇的民居建筑也浸透着移民色彩,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封火墙和天井的运用。

“放水节”和“绞节”等与盐相关的节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在劳作之余可以放松,而像“水煮牛肉”那样因盐而生的特色美食,则让人口齿生津。

在川盐经济的带动下,大批资本雄厚的外地商人进入四川,于是,一批新的商业场镇在巴蜀地区的江河码头以及水陆节点上逐渐兴起、发展,不同区域的商业移民带来的各种建造技术,与当地固有的建筑形式碰撞、交融,形成各地盐场古镇特有的建筑风貌,成为运盐之路上一道道特殊的风景。

不仅如此,随着盐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还形成了一些与盐相关的节日、各种各样的美食,它们与古建筑一起,成为巴蜀大地上珍贵的盐业文化遗存。

西沱:“万里长江第一街”“四川民居代表”福宝古镇

盐业中,运盐之利有时远远大于产盐之利,于是,在盐运道路上逐渐形成一个个盐运集镇,长江边上的西沱古镇即是这样。

西沱古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因长江在此处呈S状急转弯,所以便有了“西沱”之名(“沱”为江水急弯之意,长江沿线有许多以“沱”为名的村镇)。

自北宋咸平年间起,西沱古镇便成为川盐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和集散地。古时,川盐、桐油、丝绸、蜀绣等天府特产,经长江上游的成都、重庆、涪陵等地运到西沱,再由西沱转运到湖北省西部的恩施、利川、来凤,以及与贵州、湖南交界的川东南酉阳、秀水、黔江、彭水等地。所以,西沱成为这千里运盐大道上的转运站,也因此获得了“盐镇”之名。

在西沱,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云梯街”。明清时期,随着盐业的发展,往来于西沱的商旅络绎不绝,镇上的商人为了抢夺生意,招徕客人,便沿着长江边建房开店,继而一层层随山势而向上延伸,最后一直修建到方斗山脚下的独门嘴山顶,形成一条长达数里的街道。街道由五尺宽的青石板铺就,共有113个台阶、1124步石梯,垂直于长江,十分壮观,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街”。从长江边向上仰望,长长的街道好像一溜云梯直插云天,在云遮雾绕的时候,站在街顶向下俯瞰,犹如置身云端,“云梯街”之美名便由此而来。

同西沱古镇一样,始建于元末明初的福宝古镇也是一个因盐而兴的古镇。古镇位于四川省合江县东南面的大槽河畔,是川黔古盐道上的重要驿站,自贡的盐经过这里往南,再运到贵州的赤水等地。

福宝古镇三面环水,是重要的水运通道,由于上游多险滩急流,船行至此改为陆运,因此这里成为水旱货运的转接点。古镇原有上、中、下三个古渡码头,上渡历史最早,现仍在运营,下渡和中渡早已废弃,仅存遗迹。

福宝古镇的格局极具特色,老街完全建在起伏的山脊之上,建筑多以吊脚楼为主,层层叠叠,蔚为壮观,被誉为“四川民居代表”。回龙街是古镇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条老街,街道根据地势起伏和商业功能分为6段,分别是:桥埂上(经营小吃)、五间铺(曾有5家客栈)、九如号(曾有9家商号)、正街(杂货街)、上坎坎(地势为大陡坡)、陡石梯(街道由石板阶梯组成)。此外还有鸡市街(专门卖鸡的巷子)、米市街(专门卖米的巷子)等小巷道,足见当时的繁荣。

在古镇东边,还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榕树。这棵榕树曾为过往的盐商、背盐人遮风挡雨,被视为古镇的路标,对于行走在盐道上的商贩,只要看见这棵大榕树,就等于靠近了人烟,连日来行路的疲惫也就顿时烟消云散。

在川盐古道上,还有很多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古镇。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法制盐被淘汰,原本兴盛热闹的小镇在无奈中沉寂下去,仅余古老的青石板路和沧桑的建筑,述说着古镇曾经的往事……

形形色色的盐业会馆徽商西进的移民色彩

大大小小的运盐古镇沿河而建,纵观这些古镇,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古镇的中心都建有盐业会馆。

清朝末年,随着盐业经济的发展,大量移民涌入这些盐业古镇,他们客居异乡,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便大量建造盐业会馆,用以联络同乡之间的感情。

盐业会馆分为盐业商人会馆和盐业工人会馆。盐业商人会馆是由赴川“淘盐”的客商修建的,规模较大,布局严整,是本籍盐商议事和娱乐的场所,西秦会馆就是当时著名的盐业商人会馆。

西秦会馆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1736年由自贡的陕西盐商兴建,历时16年才竣工。会馆占地3451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武圣宫大门、献技楼、大观楼、福海楼、金镛阁、贲鼓阁等,其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在这里,北方的四合院布局与南方的飞檐融为一体,极具特色。1959年,西秦会馆被辟为“盐业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郭沫若为其题写了馆名,西秦会馆也和盐城海盐博物馆、运城河东盐业博物馆、扬州盐宗庙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盐业历史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中国古代钻井工具,还有井盐经营契约、账簿等,展示了中国古代井盐的生产技术和历史演变。

和盐业商人会馆不同,盐业工人会馆是由工人集资修建的,是工人们集会与娱乐的重要场所,如烧盐工人的“炎帝宫”,挑卤工人的“华祝会”,为祭祀盐业始祖的“井神庙”等。相比盐业商人会馆,盐业工人会馆的规模较小,形式较自由,布局也更加灵活多样。

盐业古镇上数量众多的盐业会馆,是盐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移民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实,除了会馆建筑,古镇的民居建筑也浸透着浓厚的移民色彩,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封火墙和天井的运用。

川盐古道上,传统民居多以吊脚楼为主,但在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建造的大批民居中,却大量采用了徽派建筑中的封火墙和天井形式,这和川盐历史上的第一次“川盐济楚”息息相关。

当年,由于“川盐济楚”政策的推行,在南方经营淮盐的徽商大举西进,他们和江西、湖广商人一起,成为后期川盐的经营主体。徽商西进,带来了大量盐业经营资本和经营方式,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徽派民居的建造技术。汉口是徽州盐商西进的重要中转站,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湖北武汉全图》中就可以看出,汉口当时的建筑以封火墙居多,沿街大宅还有天井式院落。溯长江而上,出汉口,过夷陵(今宜昌),进入长江三峡的第一个险滩便是秭归的新滩,一些徽商在这里落脚,所以新滩是三峡地区出现封火墙和天井屋式民居较多的地方,在20世纪80年代,这里还完整地保存有43处封火墙式民居。

除了长江主干道上的盐运古镇,其支流上的码头集镇,如乌江上的思安古镇、郁江边的郁山古镇、汤溪河上游的云安古镇、綦江边的东溪古镇,只要是因运输川盐而兴的古镇,几乎都有封火墙和天井的建筑形式。这些极具移民特色的建筑,是川盐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东西南北文化交融的见证。

“放水节”和“绞篊节”因盐而生的特色美食

除了建筑遗存,在川盐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巴蜀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一些与盐相关的盐业会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四川自贡盐场的“放水节”和重庆巫溪大宁盐场的“绞篊节”。

釜溪河是自贡盐场水路盐运的唯一通道,但釜溪河河水较浅,尤其到了春冬枯水季,满载盐包的船只无法行进。于是人们便扎堰蓄水,以放盐船。每次开堰前,政府都会张榜告示放水的确切时间,以便船家做好准备。开堰放水当天,政府官员、盐商、盐工集聚釜溪河王爷庙河段两岸,为即将起运的船只送行。拦水坝一开,水流湍急,千船竞发,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年复一年,放水便成了自贡盐场冬春两季的头等大事,特别是每年正月的放水之日,人们都要大肆庆祝,这一天也逐渐演化成当地仅次于大年除夕的重要节日——放水节。

和放水节一样,大宁盐场的“绞篊节”同样是和盐业直接相关的节日。大宁盐场位于长江北岸支流,由于盐泉位于河的北岸,而煮盐区位于南岸,所以,如何把卤水从北岸运到南岸就成了问题。为此,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在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大宁知监孔嗣宗想到了隔岸引卤的方法,即用竹篾编织成碗口粗的牵绳,牢牢固定在两岸的坚石之上,再把卤枧吊在上面,将卤水从北岸卤池分送到南岸灶房。由于牵绳安装的位置远远高于洪水水位,人们便将牵绳叫做“篊”,取竹在洪上之意。而由于篊又重又长,要安装到位并非易事,必须用绞车拖拽,所以安装牵绳又称“绞篊”。虽然绞篊解决了卤水过河的难题,但篊易坏,需一年更换一次,更换时间后来固定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每到这一天,县官要到场与民同庆,盐工们则要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唱歌舞蹈,热闹非凡。久而久之,这一年一度的换篊庆典便被称为“绞篊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了600多年,直到后来篾篊逐渐被铁篊所代替,“绞篊节”的习俗才逐渐消失。

如果说盐业会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在劳作之余可以放松,那么因盐而生的各种美食,则让人口齿生津。

川菜中具有代表的水煮牛肉就出自于自贡盐场。古时,自贡盐场的牛用来拉车汲卤,是盐场的一大劳动力。明清时期,盐场增多,所用的牛也增多,所以不断有退役的牛供人们食用,于是,自贡出现了很多以牛肉为原料的美食,如水煮牛肉、火边子牛肉、菊花牛肉火锅、牛尾汤等,尤以水煮牛肉最为有名。而自贡的“小河帮”菜系能形成独特的风格,重要的原因便是盐商对饮食和排场的讲究。

腊肉也是与盐息息相关的食品。在湖北、重庆、湖南、贵州、云南交会的土家族地区,至今保留着吃腊肉的习俗,即每年过春节前宰杀生猪,用盐腌制起来,然后挂在房梁下晾干或悬在火盆上熏烤。肉虽色黑,却不腐烂,可随时食用。这种肉类保存方式的关键是盐的大量使用,而在古时,这在非产盐区是很难做到的。此外,利川柏杨镇全国闻名的卤水豆腐也是如此,由于柏杨镇地下水中含有天然卤水成分,且含盐量恰到好处,因此用柏杨卤水做出的豆腐,自然成形,香咸可口。

这些带着“盐味”的食物,依托小小的食盐,很早便成为人们的味觉记忆,也形成了川盐文化衍生出来的美食文化。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