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把工作“玩”起来?

摘要: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工作和生活都是玩耍的一部分。

玩不仅和工作紧密相关,而且还是工作的高级状态。

对于儿童专家来说,孩子的玩耍就是工作。成人打招呼,互相问候的时候,也会说“最近玩什么呢?”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玩”的重要性,而不会再像以前,将玩和所有的“正经事”对立起来。简单地说,玩就是用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把工作当作游戏,并且能在游戏结束的时候拿到奖励。

这是一种迷人的状态,我们看大家大师、工匠艺人都是非常投入自己的工作,总有新的创意,不断精进,这就是进入了“玩”的状态。相反,不会“玩”的人,就会“被玩”。

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一对老夫妇为了赶走在自家花园吵闹踢球的孩子,采用负激励,给他们报酬,而且递减,到最后,孩子们都不踢球了。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人,以为工作生活就是给老板做的,给父母做的,给别人看的,总是会抱怨:你看谁谁谁都没做,你看谁谁谁待遇比我好,你看谁谁谁都买房了。这样的状态就是总处于一个被动玩耍的位置,根据游戏规则调整自己的心情,而不会创造自我游戏系统,注定是“被玩”的。

自我游戏系统关键在于主动意识,主动玩耍的意识。不会玩的人,生命会单薄,维度单一,工作为挣钱,挣钱为生存,生存就为活着。想想就没劲,自然影响生活状态。主动玩耍,是为了享受生活,乐在工作中,乐在生活中,过程本身即是目的。会玩的人总能把简单重复的事情做得不无聊,会玩的人总会把困难重重的事做得举重若轻,会玩的人总能从每一件事中获得丰厚的奖励。

那么怎样才能把工作玩起来呢?

先要进入游戏状态!

有人说,这个最难。扛着房贷、车贷的压力,看着老板的臭脸,迫于大家学习进步的速度,被各种莫名的稀缺感和比较之下的不满足追着跑,哪里还能玩得起来?像这样扛着巨大压力,眼巴巴地盯着目标的状态,典型是被玩的状态——别人设好了局,你只有跟不跟的份,不跟?你就被淘汰了。跟?你就苦逼了。

“难道不是这样的?”——当我们惯性进入一种机制,就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当然可以不这样。

进入游戏状态的关键在于设定自主的目标。说大一点,就是人生意义,说小一点,就是每份工作的价值。每件事都要想意义,这样不累吗?这其实就是一种思维的惯性,“玩”和“被玩”都是惯性。“玩”的核心在于主动,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建立主动的习惯,主动惯了,也会玩了。“被玩”也是一种惯性,被动惯了,即使越来越累,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人生意义、自我的价值、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想清楚的,需要一个逐渐成长,逐渐清晰的过程。其实,也没有必要想清楚,有这样的意识,主动地、总在想着,就对了。然后,就可以——

1.选局:选择符合自己目标的局,进入。

这是一种专注自我的状态,必须专注于自我的实现,否则很容易就被带跑了。很多人总是抱怨在体制内没有发展,其实不是没有发展,而是一些人没有发展。体制内发展也不总看家族荫蔽的关系,需要人际关系处理、公文写作、趋势预测等等能力。如果不符合自己对于人生状态的追求,那就不要进入。可悲的是,被别人的意见裹挟的人,毫无自主之力,空留一腔抱怨。

比选局更高段位的就是布局,比如创业。这个时代流行创业,就是在鼓励个人的价值实现,不是没有一个可以完全实现自己价值和目标的平台吗?如果足够强大,创业去!招兵买马,团队管理,产品打造,市场营销……创业的强大不仅在于需要多面手的能力,还在于自我突破。当然,创业者在进行布局的同时,也在进入一个新的局。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不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目标。

2.入局:既然是自己选的,就要非常投入,在目标达成之前,千万不要跳出。

我在给咨询师做培训的时候,设置有现场模拟练习。三个人,一个扮演来询者,一人扮演咨询师,一人做观察员。每次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我都会提醒,不管有多难,千万不要跳出自己的角色。可是,总会有人在做咨询练习的时候变身,要么觉得自己技术不熟练了,要么觉得对方想法有问题了,不是在做咨询,而是在吵架。这样的模式在职场上屡见不鲜,时不时地跳出来说“不玩了”。其实,他们也从来没有认真玩过,不入局,怎么才能玩的开心呢?

职场上总有些冷眼旁观的“哲学家”,以为自己很明白人性,能看得出一切纰漏、错误、不合理的地方——在别人身上。于是,总让自己扮演不拿报酬的法官:讽刺挖苦说风凉话,横向评论,纵向批判。这样的人做得好辛苦!就像是进入电影院,大家都在用心欣赏电影,他却一直在用影评人的视角审视,脑海里仿佛有千万只草泥马在奔腾,倘若是真的影评人倒好了,可是,看完就完了,顶多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一个人以观察审视的眼光工作生活的时候,无意中也进入了一个局,只是浑然不觉,毫不主动,被一种内心的虚荣所控摄,这是连选局都没有做好。

3.用心玩:进入状态之后,就要开始遵循规则。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和玩法,但是,抽象起来,所有的玩家都会这样玩:

持续选择有挑战的目标任务。没有挑战就不好玩,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职业倦怠,就是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工作内容,驾轻就熟往往是心猿意马,准备离职的开始。大家所熟知的“精进”一词,指的就是在一个领域持续找出挑战性的目标,并实现它。运动员精进,就在于不断打破记录;工匠精进,就在于在细分领域和具体问题上有更好的表现;工程师精进,就在于不断提升自己完成熟悉任务的速度和质量。

设定有挑战的目标,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发展出来更强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发展出来更有创意的技巧和方法。既然是挑战,就是在目前能力所不及的范围出现的,就需要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能力或者能力整合,而且对于自己来说,那个具体实施的计划充满想象空间。这样,自然就好玩了。

聪明的玩家还会给自己寻找玩伴——竞争者。没有竞争不好玩,孤独求败的感觉只会在巅峰时刻感觉不错。有人说,不要和别人比!其实,应该说完整:不要被动地和别人比。这是在选局时说的,说的是不要被别人的目标浪费了自己的人生。当设定了自己的目标,选定了一种玩法,如果都没有竞争,没有比较,那也就没有了意思。所以,竞争者也是自己的玩伴,就像运动员的陪练,只有自己目标坚定了,所有人都是来帮你实现目标的。

有了目标,有了玩伴,接下来就要享受过程了。真正的享受,就是不断变着法地激励自己。设定目标实现的节点,一旦达成,就奖励自己:一场电影,一顿美食,一次出游,一种学习,喜欢什么做什么。奖励自己,是自己和自己玩,为了让自己的过程不枯燥、不苦逼。其实,还有一种隐藏的价值:每种奖励背后,都是一种未知的可能性,我们在奖励自己的同时,也是在拓展可能,不知不觉中,就能融会贯通,促进提升。我平时给自己的奖励就是喝茶、品美食、看电影、听评书、独自旅行,这些奖励让我结识了更多有趣的人,看到了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

4.出局:目标达成,不要忘记出局。

我们是人生的行者,说到底,所有的目标,一次次奋斗,一份份职业,都是我们修炼的过程。选局、入局、用心玩,是主动的,达成目标,实现价值之后,出局也是主动的。主动退出,不是功成身退,更不是看破红尘。主动退出,是对自己前一段“游戏经历”的总结,是一种升华,从而获得成长,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玩,玩出更有意思的事情。

对于人生玩家来说,工作是玩,生活也是玩,认真地玩,严肃地玩,玩出意义,玩出逼格。这个过程,也是游戏玩耍精神的体现:专注于自我的时候,这个世界都是你的。

最后,忽然想盘点一下,我在玩什么:

1.每个工作日,每天一篇原创文章,之前是尽量写,现在每天一篇。我想玩玩写作,虽然出了一本书,虽然写过专栏,虽然我的知名度主要都是通过写作传播的,但是我想,写作水平还有提升空间,至少没有达到我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程度。另外,写作还可以梳理想法,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用心。

2.开了一个收费社群“人生拐角处的智慧”,每周一次分享。我很清楚自己不是一个营销类选手,于是对收费社群的定位就是找到一群可以同行的人,互相监督,直面人生。我的分享不是目的,梳理和交流才是,于是,我一开始就定下来,每次分享的内容不一样。这样,每周我就要研究一个主题。

3.研究生涯咨询的过程,于是,给咨询师讲课、咨询产品的研发、做咨询、做督导、看书学习,最后准备以写书的方式输出我玩的成果。

4.中学生涯是我从去年开始玩起来的一个生涯细分领域,到现在为止,已经行程过半,开始收获了。我会带着一个今年组建的研发团队,推出更多的成果。

5.除了这些,我还有时间。就想着怎么才能好玩一点,于是,凭着兴趣,约了一些人聊书法、聊评书、聊围棋,聊旅行,纯爱好,不过,谁知道哪根树杈发芽。

6.带孩子也是玩,虽然这是最耗费体力、脑力的,我把这个当做挑战了。

还有一些没有开启的好玩的事儿呢:人生拐角处的智慧工作坊、拐角智慧书、天赋才干挖掘、高端人士的生涯咨询、督导群升级……慢慢来喽!


【关于作者】


新精英生涯咨询项目总监

新精英生涯高级职业规划师

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

新精英黄埔生涯导师

职业生涯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