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冷兵器研究所发表《古代打仗防御力和机动性怎么取舍?简述欧洲腿部防护发展史》一文,对西方腿甲做了简要描述后,有读者留言希望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腿部护甲。其实细究起来,东西方武备发展道路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依据作战需求、战争形态、国力军力作不断调整和取舍,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流。稍稍捋一下就会发现其中趣味。
目前国内最早的腿部护甲实物,是2013年在宝鸡石鼓山出土的商末周初青铜胫甲,这种整体式样的护腿甲,暗合了老版《封神榜》中的人物造型,十分抢眼;同时出土的另两件弧形薄片状护甲在去年年底也终于成功复原,引起诸多关注,甚至有网友戏称为“青铜板甲”。大家看看,除了没有“八块腹肌”和“奶头”,这个文物跟冷兵器研究所那篇《能让肥宅立刻拥有八块腹肌的古希腊文物?揭秘肌肉胸甲发展史》的古希腊青铜甲是不是很像?
进入东周,战争频繁剧烈,战车和车战成为最重要的武器和战争形式,腿甲一度从全套甲胄里“失踪”,相关文物资料非常少见。这也不难理解,弓手和戟手站两边,“左右为男”的御者跪在中间开车,仨人下体都有车厢挡着,还要啥腿甲啊。
这种局面造成的影响深远,直到战车被淘汰出战场后,腿部防护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秦汉有大量武士俑及甲胄实物出土,但多数未见腿部护具。想来甲胄毕竟是公发装备,能在每个泥腿子丘八身上减少投入,对朝廷来说省省又是一个亿,与其关心单兵武备,还不如琢磨怎么升级金缕玉衣。只有游牧民族情况有所不同,沈阳郑家洼子战国墓葬出土过一种钉有一百多个铜泡钉的高筒皮靴,也可理解为一种护腿甲,不知道有没有在胡服骑射中引被引进过。
▲皮质靴身基本腐烂,但有一百多个铜泡钉留存,显然是出于防护需求。
进入魏晋南北朝,具装骑兵逐渐普及,人和马都有了较为全面保护,厚重的、覆盖面直到脚背的腿裙甲出现。就此,又长又宽的裙甲最终成为中国盔甲的重要特征,一直沿用到了清代。
▲北朝壁画中的武士形象,腿甲成裙状,覆盖面积较大。
唐代时期,独立的胫甲时隔千年重现神州大地,然而为了避免膝盖中箭,依然需要腿裙甲的存在。依据各类绘画和造像,唐宋腿裙甲、胫甲大多和身甲一样,用札甲甲片编制而成。众所周知,札甲类较为贴身灵活,对肌肉运动的约束作用小,这也是单独胫甲重新出现在战场上重要原因。
还有一类明显是整体式的胫甲,如陕西独孤妻元氏墓武士俑的胫甲,从造型上看是整体式或两片式,外层有皮革或织物包边。或许起源于商周的整体式胫甲一直都有延续,不过因数量太少考古发掘中没有出现罢了。
这几类胫甲在宋代以后进一步升级,末端增加了保护脚背的结构——“卫足”,上海博物馆藏北宋石刻天王像、宁波东钱湖南宋石雕、山西大同观音堂辽代天王像、山西太原崇善寺明代天王像等都有所体现。
▲山西大同观音堂辽代天王像
提到天王像,这里稍稍歪个楼,涉及甲胄的雕塑及绘画文物大致有两类:现实类题材和宗教题材。前者多为陪葬品和墓葬壁画,风格较为粗陋,后者多出现在寺庙道观用于忽悠,因而尽可能细致传神。所以谈论中国甲胄,两种题材的文物都有研究价值,特别是高阶甲胄方面,宗教造像和绘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麻烦之处在于要尽可能选择并剔除掉那些为了体现神格的元素和细节。对此笔者有一个不算成熟的观点,姑妄听之:可以将两类题材中的甲胄、服饰做既平行又交叉的类比,因为传统服饰的文献、文物资料依据相对详实,我们可以较为精准地找出哪些是凡间的衣服上了天,哪些是为了体现神格的夸张和装饰。通过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分析宗教绘画里的甲胄的实际样貌。
▲河北宣化辽墓武士画像
举一个交脚幞头的例子,这种幞头多为军士、仪卫所戴,无论是四川泸州南宋墓葬武士石刻和河北宣化辽墓武士画像造型,幞头造型高度一致,但在最早的水陆画像中出现的“年值使者”形象,虽然也戴着交脚幞头,但幞头外还缠了一圈白布,这就应当是画匠为了区别人与神所增加的。
▲青龙寺水陆壁画年值使者
所以笔者以为,宗教画像里出现的腿甲、胫甲造型,去掉那些珠宝装饰,基本就是实际腿甲的样貌。
最后,倘若读者老爷们认可宗教画像的研究价值作用,那中国古代腿甲中还可以再混进一样奇怪的东西:锁甲吊带袜。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中有一名士兵穿戴着一对样式奇怪的护腿,从柔软贴身的表现并结合全身装扮来看,许多学者认为是锁甲结构,其上端在大腿根处被高高吊起,应当是用绳索悬系在腰间固定,给人以金属吊带袜的感觉,似乎也暗合了古籍中的“吊腿”一词。
当然了,这绝不是笔者个人的恶趣味,西方也有同类锁甲护腿,连这么奇怪的款式都能你有我有,所以笔者开篇时就认定东西方武备发展相似且长期存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