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走了,却留下了特立独行的符号?

享誉世界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I.M. Pei)于 5 月 16 日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享年 102 岁。

图丨贝聿铭(来源:NYMag)

贝聿铭这一生,作品享誉世界,他曾经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获得多项建筑大奖。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主导设计了数十座建筑,其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北京香山饭店等。

而在他内心深处,依旧想要回归故土。

在麻省理工学院与建筑真正结缘

1917 年 4 月 26 日,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他的故乡就在苏州美术馆往东不到两公里的位置,就是如今被大众所知的狮子林,这曾是贝聿铭祖辈的宅邸。

他的祖辈是传承了 15 代之久的名门望族,贝氏家族曾靠经营药业成为“苏州四富”之一。而作为中国银行行长的父亲贝祖诒,曾在贝聿铭十岁的时候,被调往上海分行担任主管工作,此后,贝聿铭也随之搬至上海,度过生活与学习时光。

贝祖诒一直希望贝聿铭能继承其工作,从事金融业。不过,上海外滩时髦的建筑,使贝聿铭隐约对这一领域产生浓厚兴趣。贝聿铭曾回忆,他亲眼见证过“远东第一楼”上海国际饭店拔地而起的过程,所以,少年的他开始萌生了想做建筑师的梦想。

图片来源:Magnum

1935 年,18 岁的贝聿铭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远离家乡求学。在开始的时候,贝聿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院学习。然而,仅仅过了两周之后,他转到麻省理工学院,专业是工程系,师从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教授。而在这里,他度过了 5 年的大学时光。

当时,瑞士-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受邀,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演讲,对整个建筑行业进行深度讲学。贝聿铭事后回忆,他说:“这是我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天”。这足以说明,建筑事业对于贝聿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他认为这是一生以来最值得骄傲的一段经历。

1940 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以及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之后的几年,由于二战爆发,贝聿铭在美国空军服役了三年。1943 年,他进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成为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的研究生,因成绩优秀,未毕业就被聘为讲师。1946 年,贝聿铭获得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硕士学位。

图片来源:Bloomberg

贝聿铭留学过程中,一直不愿纸上谈兵,希望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在此期间,他不断做出成绩,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建造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艺术博物馆。

在毕业之后,因为家庭和生活所需,贝聿铭拒绝了留校工作,选择了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接受纽约市房地产开发富商齐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 )给出的高薪工作 ,他们合作达 12 年之久。期间,贝聿铭为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1955 年,他离开齐肯多夫的公司,并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总部设在纽约。

对于贝聿铭来说, 1960-1980 年这段时光,是他的事业巅峰。在此期间,贝聿铭完成许多出色的作品。不管是肯尼迪图书馆,还是波士顿汉考克大厦,都是非常经典的建筑,不断提升贝聿铭的行业地位。

而后,他又参与了卢浮宫扩建项目、“桃花源”日本美秀美术馆,还有 21 世纪完工的苏州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始终是他的作品主题,他认为“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

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1964 年,贝聿铭为母校设计了一系列设施,并为其东南角设计了总体规划。其中最有名、最独特的设计,就是其校园中的 21 层高的绿楼,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出美国校园里唯一的高层教育建筑。

图丨绿楼(来源:Flickr用户Joey Rozier)

除此以外,贝聿铭还在母校设计建造了许许多多的百年建筑,包括德雷福斯大厦(1970 年)、兰道大厦(1976 年)和威斯纳大厦(1985 年)等。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结合了更多的实用主义,使用大胆、自信的建筑设计形式,成功完成了多个百年建筑。

20 世纪 80 年代,有着许多出色作品的贝聿铭,逐渐被建筑圈所认可。于 1983 年被授予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团对贝聿铭大师的评价是:“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在 1979 年,贝聿铭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2010 年,皇家英国建筑师协会将皇家金牌颁给了贝聿铭。

创新的灵魂

贝聿铭是一位敢于大胆创新的建筑天才,在其建筑设计生涯中,创新的意识贯穿始终。

在执业初期,贝聿铭的作品主要采用混凝土结构,不以玻璃为主要建材。

图丨汉考克大厦(来源:Traveleye)

1968 年,贝聿铭参与设计了美国波士顿的汉考克大厦(John Hancock Tower)。该大厦位于波士顿历史核心区,毗邻圣三一教堂,贝聿铭采用了极简主义的玻璃幕墙设计,这样既不影响教堂的景观和采光,而且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大楼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楼体同时清晰映照出一旁的教堂。大厦与教堂相得益彰。

然而,由于当时玻璃幕墙技术不够成熟,汉考克大厦建成初期,曾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

业主后来将玻璃制造商和贝聿铭事务所告上了法庭,指责他们提供了质量差的材料和不专业的服务。玻璃制造商反诉业主诬陷,并控告贝聿铭事务所使用不良材料。贝聿铭则反诉了玻璃制造商。各方争持不下,直至1981年终于达成和解,三方都对和解内容保密。

大多数人经历过这样的麻烦,都会留下阴影。但贝聿铭显然没有因此失去使用玻璃材料的勇气。

1984 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贝聿铭,承担卢浮宫的扩建工程。贝聿铭大胆地设计了金字塔方案,大量使用玻璃材料。

然而,设计方案一经公布,便引发轩然大波。很多人质疑,玻璃的设计会破坏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

但贝聿铭坚持认为,玻璃金字塔会为这座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提供一个拥有历史价值和比喻意义的象征性入口,将现代与古代连接起来。

1989 年,玻璃金字塔最终建成,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

当人们进入金字塔后,会惊喜地发现,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古典主义的老卢浮宫墙面和巴黎随日光变幻的美丽天空,地下展厅也因日光而更加明亮。

贝聿铭曾说,“如果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没有做错,那就是卢浮宫。”

图丨香港中银大厦(来源:DeviantArt)

香港中银大厦是贝聿铭的另一件著名作品。1982年,中国银行在香港筹建总部大厦,邀请贝聿铭设计。由于父亲贝祖贻便是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之一,这座建筑的设计对于贝聿铭来说意义非凡。

中银大厦的设计难度很高。中银大厦位于香港核心商业地带中环,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特别的设计。

在传统的高层建筑中,大厦重量随楼层的增加而增加,楼层越高,立柱越粗。为防止大楼侧面发生摇摆,建筑师会给支撑建筑物重量的长方形框架绑上横向拉条,起到稳定作用。

由于香港经常受台风袭击,中银大厦横向拉条的标准是纽约的两倍。贝聿铭的勇气在于,面临这种额外的负担和预算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然通过创新的设计,一一化解了困难。

此外,贝聿铭还曾回忆,由于香港人笃信风水,他为中银大厦设计的尖角亦备受指责,甚至有说法称,这会带来厄运。

不过八年后,高耸入云的中银大厦最终落成,成为香港当时的第一高楼,正显示了贝聿铭结合美学和结构创新。

在获知贝聿铭辞世的消息后,香港建筑师学会前会长陈沐文表示,贝聿铭具独特风格,即使是商业建筑,都会将艺术带入设计,所以其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欣赏价值。贝聿铭的设计多用几何造型,非常简洁有力。

陈沐文特别提到中银大厦的设计融合中国元素,包括竹“节节向上”的理念;大厦地面采取苏州园林景色,以现代化手法演绎,非常创新,贝聿铭对园林细节的处理一丝不苟。

“异乡人”贝聿铭的终年领悟

在接受普利兹克奖的时候,贝聿铭说,建筑师整个职业最重要的是,“寻找那种特殊的品质,这是该地方的精神,因为没有建筑物可以独自存在”。

所以,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可以体现出孤独、特殊、特立独行的一面。

《贝聿铭传》中记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对贝聿铭表示过很诧异,“他从来不是很热情。对于任何有争议的观点他从来不表态。贝聿铭给人的感觉是,他总是坐在那里盘算下一步该做什么。”

虽然工作让贝聿铭在各大洲之间穿梭,但 “异乡人”,仍然是他的痛,也是贝聿铭身上最重要的标签,这是他终年回归故土的主要原因。在 1974 年,让他回到了故乡,而在 1978 年受邀来京时,对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各种建议,如今在故土,都有他的一份力量。

《贝聿铭全集》作者卡特·怀斯曼曾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贝聿铭:“年逾九十的贝聿铭,证明了一个人也许可以实现年轻时的梦想,而仍保有割舍不断的根。”

图片来源:Dezeen

贝聿铭以他优雅而坚定的气氛,终其一生,在其建筑中的现代主义设计,即干净,保守,锐利,毫无保留展现出来,对整个建筑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逝世前,贝聿铭曾再次回到中国。苏州博物馆作为他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而这也是他对故乡的最后一份留念。

图丨苏州博物馆新馆(来源:Architectsjournal)

贝聿铭一生,一直对于麻省理工学院充满着感激,多次为母校设计各种建筑;他对于故土充满热忱,为国人所瞻仰,这些都是他对于情感的投入,也是他对故土做出的最大贡献。

贝聿铭老了,和百年建筑一样,他留下的,除了建筑,还有异乡人回到故土的情感。

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如此多的经典建筑作品,欣赏它们,也许是我们对他最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