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伤了人,责任在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大都市里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某些人不负责任导致流浪的动物也越来越多,不时传来流浪动物伤人的事件,但应该如何追究流浪动物的责任呢,确实是个难题。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做好事也要承担责任

2012年6月的一天,北京某小区肖女士出来遛狗,当时未拴狗链。当她来到乔女士门前的一条公道上时,一只流浪猫和肖女士喂养的狗发生了冲突。为了保护自己的狗,肖女士去踢猫,却不幸自己也被猫抓伤了。

乔女士平时常常喂养这只流浪猫,因此流浪猫也就一直在乔女士门前徘徊。这次乔女士看到流浪猫也受伤了,还急忙对这只流浪猫进行救治。因此,肖女士一纸诉状把乔女士告上法庭,认为这只流浪猫是乔女士喂养的,乔女士应该对她受到的伤害负责,赔偿她医药费、交通费和精神损失费共3000元。而乔女士则认为,她只是出于善意对流浪猫进行救助,对流浪猫的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

2012年8月,丰台区法院审理了此案。法官认为,由于肖女士不定期地对这只流浪猫投喂食物,因而认定乔女士是这只流浪猫的饲养者和管理者。根据《特殊侵权责任法》,法官判定乔女士承担流浪猫伤害行为的主要责任,分担肖女士医药费用的70%,肖女士分担30%。乔女士不服,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上诉。

2013年3月,北京二中院审理此案。法官认为,乔女士投喂流浪猫的行为只是一种义务救助的行为,即使她长期地投喂这只流浪猫,在法律上也不能构成她对这只流浪猫的占有权,因而乔女士既不是这只流浪猫的饲养者,也不是这只流浪猫的管理者。根据《特殊侵权责任法》,乔女士对这只流浪猫的伤害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但令人惊异的是,法官又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乔女士应负的责任。由于乔女士的义务救助,导致附近的流浪猫聚集,从而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风险,所以乔女士的义务救助行为和肖女士的受伤害行为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乔女士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最后,法官判定乔女士和肖女士各承担一半的责任。

乔女士仍然不能接受,做好事为什么还要承担责任?

我们先不谈法官的判决,这里乔女士有一个误区,做好事也是有风险的,如果你的救助行为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你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比如说,你开车路上遇见一同事正在步行赶路,你好心搭载他一程,但很不幸车出了事故导致同事受到伤害,那么在法律上你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再比如说,在游泳馆里你义务做救助员,如果有人在游泳馆里受到伤害,那么作为救助员你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我们再说一个典型案例。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旅行,遇到一个奄奄一息需要救助的人,如果你不救助这个人而导致他死亡,那么你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如果你选择了救助这个人,后来你却又在救助中途退缩了,由于你的遗弃导致这个人死亡,你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此,做好事也是有风险的,做好事如果出现意料之外的不良后果,你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谁应该对此事负责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乔女士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乔女士投喂流浪猫只是一种义务救助行为,她不是流浪猫的饲养者和管理者,她对流浪猫的行为也不具备控制力,因而乔女士对流浪猫的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但二审法官同时认为,乔女士对流浪猫的定投行为导致了流浪猫的聚集,从而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风险,这种风险是肖女士受到伤害的间接原因,所以乔女士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二审法官后面这个判决引起了法学界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在侵权法中,动物本身就是一种危险源,而喂养动物的行为导致动物的聚集,就是一种危险增加的行为。虽然乔女士投喂流浪猫狗的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但是乔女士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可能对他人如儿童、老人等的伤害。如果伤害实际发生,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在世界各国法律中,也限制随意投喂流浪动物,就是避免危险源的可能失控。

反对者则认为,流浪猫的聚集会有风险,那么流浪猫乱串,光顾居民家偷食并带去传染病菌,难道这样没有风险吗?风险是有的,但这种风险是公共风险,公共风险不应该由乔女士个人来承担,而应该由公共部门来承担,比如说本小区负责安保工作的物业管理部门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法官找错了对象,所以做出了错误判决。反对者还认为,肖女士在这个事件中存在明显过错,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正常情况下猫不具有攻击性,肖女士遛狗不栓狗链,本身就存在过错,而且在狗与猫发生冲突时,处置不当,不是去拉开自己的狗,而去踢猫,更加大了自己的过错。虽然肖女士受伤值得同情,但我们对这只流浪猫也应该同情,它也是一条生命,它也受到了伤害。如果流浪猫有主人的话,带它到宠物医院去救治,恐怕花的钱比肖女士花的钱还要多。

这个案子已经审理结束,但围绕案件的法理争论仍在继续。从这个案例来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的居住越来越密集,各种意外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好各种不同的权利与责任,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