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小传:假装是和尚的传教士,给中国带来西方技术的第一人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小传:假装是和尚的传教士,给中国带来西方技术的第一人

1552年10月6日,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这是罗马教皇直接统治的地带,宗教氛围浓厚。利玛窦从小在耶稣会开办的学校读书,理想是成为传教士。

16岁,父亲送他到罗马大学学法律,希望他脱离宗教,进入政坛。但是19岁时,利玛窦拒绝了父亲的安排,加入耶稣会,并决定终身不娶。

1578年(26岁),耶稣会派利玛窦前往印度传教,经过半年的船上漂泊,到达了印度西岸的果阿。利玛窦在印度待了4年,被调到澳门,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澳门的利玛窦雕像)

1583年(31岁),利玛窦来到当时两广总督驻地肇庆传教。肇庆知府以为他是来自印度的和尚,便帮助他在1585年建成了中国内地最早的一座天主教教堂——仙花寺。

利玛窦便以和尚的模样,传教6年,有了一些信徒。他随身带来的《坤舆万国全图》,让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图。这本地图后来还传到了日本,影响巨大。

1589年(37岁),新任两广总督终于发现利玛窦是“假和尚”,于是封了仙花寺,将利玛窦赶离肇庆。利玛窦只好前往今广东韶关,继续传教。

到韶关后,利玛窦转变“洋和尚”的形象,蓄起了胡子,把头发留到齐耳,穿上儒生的服装,变成了一个“洋儒生”。我读儒家经典《四书》,并翻译成了拉丁文。

(利玛窦编写的《葡汉辞典》手稿)

利玛窦的最大收获,是招收了礼部尚书的儿子瞿汝夔为弟子。瞿汝夔聪明无比,但是无意仕途,沉迷于炼丹术。瞿汝夔拜利玛窦为师,学习天文、算术,还尝试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

1596年(43岁),利玛窦被任命为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监督,全权处理中国事务。利玛窦想尽办法,试图接近当时的明朝万历皇帝,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

(利玛窦在韶州时所穿的儒服,藏于意大利)

1601年(49岁),利玛窦到达北京,将大量新奇的礼物,如耶稣像、圣母像、万国图、时钟、玻璃器皿等送进宫内。

早就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没有接见他,但对送进来的物件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玛窦获准在北京居住,进行传教。1905年(53岁),利玛窦在宣武门内大街修建了南堂,这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

在利玛窦的影响下,一些官员开始信教,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徐光启向利玛窦学习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并决定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两人在整整一年里,几乎每天早晨都会面,终于翻译完了前6卷,并于1607年刊刻。这是古希腊严谨的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今天三角形、四边形等数学概念,都来自于这次400年前的翻译。

(《几何原本》内利玛窦(左)和徐光启(右)的插图)

李之藻感兴趣的是地理学和制图学,曾绘制《中国十五省地图》,很是精确。他对利玛窦带来的《山海舆地全图》,大为惊叹,进行了翻译。他还与利玛窦同译《浑盖通宪图说》《同文算指》等,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颇有贡献。

(《坤舆万国全图》部分)

1610年5月11日黄昏,利玛窦“直直地坐在床上,合上双眼,告别了人世”,终年58岁。

虽然到中国是为了传教,但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400年过去了,中国仍然需要继续进步。

(北京阜成门外的利玛窦墓碑)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39篇作品,营员“一声雷”的第9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