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有什么方法克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问“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有什么方法克服吗”等类似的问题。这往往会让我有点为难,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答吧,又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不答吧,又怕看到别人满怀希望地过来问,却又失望而归。下面就来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自我认同的问题。所谓自我认同,指的是自己认可自己,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可爱的、有能力的、值得爱的、漂亮的、帅的等等。这是青春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为经过青春期后就会进入社会,就会面临“我拿什么来成家立业”的难题。如果无法自我认同,就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或不值得爱的,从而在走向社会后觉得矮人一截,无法轻松地在社会上立足。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呢?

自我认同问题是东西文化冲突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在东方文化中强调共性,即你要跟别人一样。不一样就会受到攻击,所谓“枪打出头鸟”就是最好的注解。所以很多人不敢脱离共性来发展个性,尤其是乖孩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性,强调的是我跟别人不一样,不一样才是我的价值所在。个性也是人性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我是跟别人不一样的。况且要在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立足,必然要求发展人的个人价值。于是在强调共性,牺牲个性的东方文化中,就形成的共性和个性之间激烈的冲突,到底是要做个充满共性的人还是个性的人呢?终日左右摇摆,让人痛苦不堪。

自我认同危机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强调改正缺点的结果。在学心理学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注重改正缺点?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指出你的缺点,希望你能改正。然而这是一个很悲剧的事情,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改正了一辈子的缺点,还是缺点,并没有因为我们改了一辈子就变成了优点。更悲剧的是自从我们开始改缺点,我们就只记得我们的缺点,而忘记了我们还有优点,尤其是天赋。于是一辈子都在改正缺点中度过,过得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唯恐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好像有了缺点就会失去所有似的。失去了本该意气风发地发挥天赋的生活,陷入常常怀疑人生的意义,虚度光阴的懊恼中。

自我认同危机也是一个无法得到他人认同的结果,尤其是父母的认同。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否定教育和攀比教育非常有影响力,父母对孩子的肯定非常吝啬,好像一夸孩子就会变坏似的。其实这样教育的实质是为了控制,中国父母不给孩子肯定和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是一种控制孩子的集体潜意识。没有特长和充满缺点的孩子很可能根本无法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和在社会上立足,一生都需要父母的扶持。这些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一般都会按父母的要求去做,而且一做就是一辈子。可是即使做了一辈子,你得到的还是否定。可是人就是这样,你对他越不好,他就越离不开你。有时想想,人还是蛮悲剧的。

在精神分析中有个术语叫“固着”,说得是人虽然长大了,但心理还是停留在发生创伤的阶段,无法同步成长。自我认同危机也一样,这些人都“固着”在寻求他人认同的阶段,尤其是父母的认同,并把想让父母认同的需要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而无法进入自我认同的阶段。即使你进入了青春期或成年期,也无法完成自我认同的任务。因为除了缺点,你根本没什么东西可以自我认同。而缺点带来的往往是着急、上火、自卑和无奈。常常发出类似呐喊:我该拿什么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茫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在社会上随波逐流,很难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到最后,只能发出“命该如此”的哀叹,然后了此一生。

那么,发生自我认同危机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一个办法就是靠运气,碰到一个欣赏你的人,比如知音。另外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匹配的心理咨询师。


文/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郭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