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沈阳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中心女警官秦萱接到一通电话。来电的是个女孩,开口第一句就带了哭腔:阿姨,我想自杀,能不能陪我说说话……
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让秦警官迅速判断出,眼下的情况是一个需要及时干预的自杀危机。她立刻让自己冷静下来,温和地询问女孩:你怎么了?因为什么事啊?
电话里,女孩开始断断续续诉说着多年的心结:父母离异的她,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可不久前,最疼爱她的奶奶因病去世了。
女孩在诉说的时候,秦警官一直在安抚她,反复向她强调自己在听,反复告诉女孩想说什么都可以。 在秦警官关心和耐心的陪伴下,女孩开始慢慢表露出自己想要被倾听的愿望:
(图自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通话超过了一个小时,女孩的位置依然没有搜索到。电波成了女孩活下去的唯一希望,而秦警官则是握着这个希望的人。
“你在哪儿,姐姐去找你啊。” 终于,秦警官的问话得到了回应。“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里有一个铁轨,后面是铁路……”
根据线索推断出女孩的准确位置,警察们立刻出发寻找。在长达95分钟的通话后,这名绝望的女孩被救了下来,转危为安。
数据显示,自杀是一项情势严峻的公共卫生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有逾80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亡;自杀在15~29岁年龄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谈一谈关于自杀的一些常见迷思和事实、人为什么会有自杀情绪,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自杀危机。
迷思1:那些说自己要自杀的人,只是在博关注,并不是真的想死。
事实:这是非常严重的谬误。那些有自杀的想法的人,往往会通过某种途径和周围人表达自己的自杀情绪和念头。出于害怕被评价或嘲笑,这些表达可能显得特别模糊。例如,有些人会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想要去死,或是试探性地和周围人提到关于自杀的假设。这些言语都不是为了博关注,而是自杀倾向的体现。
迷思2:谈论自杀是危险的;询问他人是否想要自杀,会变相鼓励ta实施自杀行为。
事实:询问他人是否想自杀,并不会让原本没打算自杀的人想要去死,更不会强化ta的自杀念头。恰恰相反,谈论自杀能够鼓励原本有自杀念头的人去和身边的人倾诉、去向外求助。严肃对待他人关于自杀的言论,询问ta是否真的想要自杀,也是在表达对ta的关心和在乎。而对于有自杀念头的人来说,有个人愿意接纳自己的想法、倾听自己的苦难,可能会给他们多一点想要活下来的希望。
迷思3:只有患精神疾病的人才会自杀;自杀都是因为抑郁症。
事实:想要自杀的人的确处于绝望情绪之中,但未必患有精神疾病;美国疾控预防中心数据显示,54%因自杀去世的人,生前未患有任何已知的精神疾病。
另一方面,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未必会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倾向的确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但不是每个抑郁症患者都会想要自杀。
迷思4:想要自杀的人都是决意去死的。
事实:恰恰相反,绝大部分想要自杀的人都会在生死之间挣扎、犹豫。如果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眼下面临的绝境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他们不会选择结束自己生命。
有些人会在冲动下自杀,例如喝过量农药,然后在几天后死去,但他们可能在这几天里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想要活下去的。在美国,对于跳金门大桥自杀未遂的幸存者的访谈也发现,多数人在半空中时会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
迷思5:自杀都是懦夫的行为,是自私的表现。
事实:这是一种对于自杀者的污名。人们想到要自杀,并非是蓄意逃避责任、不够坚强,或是自私地把悲伤留给活着的人,而是因为他们无力承载内心的痛苦。自杀者往往沉浸在强烈的无助和绝望情绪之中,这种情绪超过了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他们也想不到其他方法来缓解这些情绪,是以产生了结束生命的念头。
迷思6:自杀都是突然发生、毫无预兆的。
事实: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迷思,是因为作为旁观者,只能看到自杀者实施自杀行为的那个瞬间。当然,的确有一些自杀个案是毫无征兆的(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群中,冲动自杀的比例会稍高一些)。但大多数自杀者在实施自杀行为前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处于自杀情绪中,也可能向周围人释放一些求助信号。了解并重视这些信号,我们就有机会阻止悲剧的发生。
自杀情绪(suicidal feelings),即感到想要自杀的心情,是指原本就异常低落、痛苦、迷茫的情绪变得深刻而强烈,以至于结束自身生命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每个人体验到的自杀情绪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是感到难以再承受无边的痛苦,另一些人可能未必是希望去死,而是感到不想再这样活下去了。随着自杀情绪的起伏,人可能会一时间产生强烈的自杀意图,一时间又畏惧死亡,在进退皆苦的心境中反复挣扎。
以下是一些处于自杀情绪中的人常见的感受、念头和体验:
感到活着没有意义;
感到无法承受的、仿佛没有尽头的痛苦;
感到自己对他人来说不被需要、没用、没有价值;
感到深刻的孤独和被抛弃感,感到自己与周遭世界是隔离的;
感到无助和迷茫,似乎除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其他选择;
感到如果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其他人都会过得更好;
憎恨自己,怪责自己;
身体感到麻木,感到自己被抽离;
……
*如何识别周围人的自杀情绪?
当一个人产生自杀情绪,ta可能不会直接向周围人如实倾诉自己的感受。但有一些人们可以观察到的表现和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警信号”(Rudd et al., 2006):
表现得极度沮丧、抑郁和绝望;
表现得特别愤怒,大发脾气,找人寻仇;
做出一些疯狂的、冒险的行为,甚至是自毁的行为,且不计后果;
蓬头垢面,不再重视自己的外表;
滥用酒精或药物;
焦虑、易激惹,总是无法入睡、早醒,或是一直嗜睡;
情绪突然变化,特别是长期忧郁的人突然表现得很愉悦(因为可能是做好了自杀的决定);
减少或不再参与社交活动,不再与朋友、家人联系;
谈论有关自杀的事,即使是以开玩笑的口吻;
把身边财物赠与他人,与他人告别,写下遗嘱;
购买安眠药、农药、绳索等可能用于自杀的工具。
如果你看到周围人有这些言语或行为表现,请特别留意:他们可能正在自杀情绪中挣扎,需要你的关心和帮助。
1.精神疾病与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多项研究指出,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可能是人们产生自杀情绪和念头的重要风险因素(see McGee et al., 2001)。对于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而言,自杀的情绪和念头可能是侵入式(intrusive)的。有些人会在头脑中听到声音,去实施自杀行为;也有一些患者会因病而陷入深重的无望感(hopelessness),无法配合治疗,最终自杀身亡(Beck et al., 1985)。
另外,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也会让人陷入自杀情绪,例如所爱之人去世、遭到欺凌、遭受性侵、分手、破产、长期疼痛或顽疾,等等。当人们经历这些负性事件且无法应对时,可能会对生活感到绝望,认为未来全无解决或走出来的可能,从而想到要通过自杀来结束痛苦。
2.家庭关系中的低自尊(low self-esteem in family context)与无望感。
需要注意到的是,不是所有患精神疾病和经受生活压力事件的人都会产生自杀情绪。一些深层因素会使得人们在遭遇危机事件时,更容易走上绝境。McGee等人(2001)的研究指出,童年家庭关系中的负面经历,包括家庭暴力、亲子情绪暴力、父母常年争吵,等等,会为儿童带来的低自尊水平与无望感,这或许是成年初显期人们自杀行为的“生成机制”之一。
童年时期在家庭关系中感到低自尊,可能会为人们成年后理解他人评价的方式打上“烙印”,让人更容易产生自杀情绪。即使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是值得的,我们也可能会因为童年时的负面经历,认为其他人也像父母那样不喜欢、不需要自己,从而陷入“世界没有我会更好”的消极认知(Bhar et al., 2008)。
另一方面,童年在家庭环境中体验过的无望感可能延续至成年期。学校、工作、恋爱等关系,都有终止的可能,唯有血缘至亲的联结无法彻底断绝。即使长大成年,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生活,我们仍然与原生家庭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于一些童年在家庭关系中历经绝望的人来说,过去的阴影或许一直都在。
3.社会视角(Social perspective):人与社会缺乏有意义的融合(social integration)。
根据社会学家Durkheim关于自杀的理论,人们自杀的原因,除了心理和情绪层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层面的因素。当一个人的社会融合程度较深——和周围的社会紧密相连、拥有普遍的归属感,且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过着有意义的生活,那么ta就不太容易产生自杀情绪。
反过来,如果个体感到和周围的社会的关联减弱甚至失联、缺乏归属感,或是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而体验到一种社会道德的沦丧(anomie),那么ta就更有可能陷入自杀危机。
产生自杀情绪怎么办?
1.主动寻求帮助。
自杀情绪会控制人们的思考能力。你可能感到求助是困难的,觉得没有人会听你说、没有人会理解你。请记住,这些都不是事实。如果他人不清楚你需要帮助,那么他们伸出的援手也会失去方向。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感到多么绝望,一定要寻求帮助。
视频中有一个令人心酸又后怕的细节:女孩一开始求助,拨打防自杀热线却不是占线就是打不通,最后才拨打了110。如果女孩因为那些无法接通的电话而放弃求助,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无法预估哪些资源在我们需要帮助的那一刻是可用的;在危机情况下拨打电话无效,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求助依然是必要的。如果你看到这里,如果你有自杀的情绪和念头,请坚持向不同的人和机构求助。
2.与信任的人一起做出安全计划。
要知道,你不必一个人承受所有的痛苦。在意识到自己有自杀情绪的开始,你可以向你信任的朋友或是亲人诉说你的感受。如果你感到难以对身边的人开口,或是怕他们担心,也可以预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让这段信任关系中的另一方成为你的“知情监护人”,和ta一起制定一份安全计划。这份计划需要包括,如果你感到自杀情绪特别强烈时,你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联系到ta;你和ta会做出哪些步骤,来逐步帮助你解除危机。把这份计划写下来,放到自己平时看得到的地方。
3.在自杀情绪强烈的危机时刻,如果没有妥善的安全计划,请报警,或拨打急救电话。
发现身边人有自杀情绪,如何提供帮助?
1.主动联络对方,询问对方的自杀意图。
在对方提到与自杀有关的内容时,直接询问对方是否真的在考虑自杀。问话方式必须是直接的,以免被误解成其他意思。多数情况下,真的在考虑自杀的人会想要谈论这件事。就像视频中的女孩一样,她想要活下去,但是非常需要有个人倾听她内心的痛苦。
2.用心倾听。
如果对方承认了自己想要自杀,那么你可以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要允许对方充分地表达自己。可以通过发问来帮助对方倾诉,但不要过多表示好奇,也不要岔开话题或是讲自己的遭遇。倾听时务必专注、耐心,不要一心两用。你的倾听将会使得对方的情绪得到缓解。
在视频中,秦警官的做法是很专业的,一边倾听和关心当事人,一边引导对方倾诉,协助对方纾解情绪,逐步解除危机。
3.鼓励对方求助。
不要答应为对方保守秘密;你不应当是唯一一个支持和帮助ta的人。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对方向外求助;同时,你也需要联络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其他人来一起说服对方寻求帮助。如果对方执意拒绝来自周围人的帮助,也要确保有恰当的人知道ta目前的状况(即使透露这件事违背了ta本人的意愿)。不要独自应对自杀危机。
加缪曾说:“最终,比起杀死自己,人需要更多的勇气活下去。”生活从来都不吝于向我们展示它艰难困苦的一面。而当个体在苦难的磨折之下难以为继时,唯有人与人之间深厚的联结,可以牵绊住彼此的生命,让渺小的你我不至于孤立无援。在死亡与危机面前,我们不应当是彼此的陌路客。
在此,KY希望大家能够转发今天的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自杀与危机干预,有意识地帮助、支持周围有自杀情绪的人们。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对身边的人表达出多一点点的善意,或许无形之中,我们就留住了一些踩在生死线上的生命,让他们重获活下去的勇气。
以上。
KY作者 / Celia、Jojo、Li
编辑 / KY主创们
Reference:
Beck, A., Steer, R., Beck, J., & Newman, C. (1993).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Suicidal Ideation, and Clinical Diagnosis of Depression.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23(2),
Beck, A. T., Steer, R. A., Kovacs, M., & Garrison, B. (1985). Hopelessness and eventual suicide: 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suicidal ideation. Am J Psychiatry, 142(5), 559-563.
Bhar, S. , Ghahramanlou‐Holloway, M. , Brown, G. and Beck, A. T. (2008), Self‐Esteem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38: 511-516.
CDC. (n.d.). Suicide rising across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urkheim, E. (1997). 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 Free Press; Reissue.
Fuller, K. (2018). 5 Common Myths About Suicide Debunked. The 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Lifeline. (n.d.).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suicidal?. Lifeline.org.
McGee, R., Williams, S. & Nada-Raja, S.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001) 29: 281.
Mind. (n.d.). How to cope with suicidal feelings. Mind.org.
Quek, E. (2018). 10 Myths and Facts About Suicide. Samaritans of Singapore.
Rudd, M. D., Berman, A. L., Joiner, T. E., Nock, M. K., Silverman, M. M., Mandrusiak, M. , Van Orden, K. and Witte, T. (2006), Warning Signs for Suicide: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36: 255-262.
WHO. (n.d.). Preventing Suicide: a global imperative: Myth.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ild, L. G., Flisher, A. J., & Lombard, C. (2004). Suicidal ideation and attempts in adolescents: associations with depression and six domains of self-esteem.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7(6), 611–624.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自杀的事实和数字: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