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为何天天哭喊?一个县级地方官谈地方债

县级财政为何天天哭喊?——一个县级地方官谈地方债

我觉得当下困扰某些县级人民政府最大的难题是财政问题。

有一句口头禅:“中央财政盆满钵满,省级财政有序运转,市级财政跌跌撞撞,县级财政天天哭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财政的状况。

债务核心的问题是,产生债务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权责不匹配的问题。

债务由几个方面产生。

第一,刚性支出在逐渐增加。凡是上级部门,都可以给你发文,比如,某项工作的预算必须按照现有人口每人两元的标准来计算,而预算的核心要有财力支持,预算不到位,考核就会受限制。但是,这些刚性预算支出在不断增加。2011年我刚工作的时候,我县的村级事务支出约为3000万元,2018年村级事务支出高达1.2亿元。村干部的待遇要提高,不提高留不住人;村上服务老百姓要有专业经费,都需要财政预算,因为没有村级集体收入能够支持它。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大。过去配套比例较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地方财政配套70%。后来调整为“以奖代补”。例如,把一个项目建好后奖励3000万元,但是,项目完全建好可能需要1亿元。可是,如果你不去建设,一分钱都没有。所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配套资金或先期投入,是产生债务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近几年,县域经济,特别是西部地区县域实体经济支撑太弱。严格意义上看,一个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能够达10%,就已经是比较良性的状况,经济发展质量是比较高的了。但根据公开数据,目前西部很多地区达不到这一比重,一些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约有5%。西部很多地区,整个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本身对税收的贡献并不大。

客观来说,过去几年,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过度依赖,造成了税收结构畸形。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房地产对税收的贡献在减少。实体经济方面,部分低端的、落后产能关闭了,实际上税源是在枯竭。当然,我们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期,未来还是会迈向高质量发展。但是在当前来看,税收是在减收,而非增收。

與此同时,国务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措施,我们的一些规费收入、政府基金收入也在减少。但是,大家都不承认自己财政收入要减少,从数据上看,还在不断增长。西部地区工业有很大规模,但工业税收附加值太低,营改增实际上令县域税收减少了。可能从全国大盘子上看,税收还是整体增长,但具体到一个市、县,以一个区域为单位进行分析,税收减少的不在少数。大家都不提这个事儿,主要因为GDP考核的需求。

卖地收入这一块,实际上地方政府卖地收入也没有了。房地产企业对于经济的感知能力非常强。我们县距省会城市一个小时车程,房地产的经济效应传导到我们县一般要一年。前些年,我们省会由于新区建设,房价飞涨。这股效应从前年下半年传导到我们县,房价开始上涨,库存也去除了大部分。我们抓住机遇,卖了两次地,后来就卖不动了。房企看到全国一线城市限购,他马上就转入观望。

实际上,西部地区县域财政对土地的依赖非常大,土地卖不掉,基本上运营非常困难。最近提前下达了2019年的转移支付,实际上都是补充财力的。

目前,中央财政已经把各地政府债务全部锁定,各地正在填报隐性债务统计数据,统计十分严格,必须落实到项目上。不是今天你报30个亿,明天40个亿。对于政府融资平台,与政府债务有关的,也要看合同和支付凭证,每一笔钱一套档案。

实际上,有些县市的债务状况走到这一步,过去肯定是上了一些大规模的建设项目。

但还是要考虑,这个风气刹住之后,未来怎么办?

过去有些地方政府靠卖地,现在地卖不动,税收实际上也在减少,就没有收入了。财政的职能本身就是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保运转是摆在前面的。现在我们可以发债,国家鼓励发行专项债,坚持“开前门、堵后门”的改革思路。专项债是立足于当前开工和在建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专项债我非常赞成,但是有个现实的问题——以前的债务怎么办?它是分年分月到期的。

我们县财政债务率只有50%,一直控制得非常好。其他地区不一定是这个情况。但站在宏观角度看,兑付的时间到了必须支付,不然政府就算是失信了,要被纳入黑名单,影响整个地区融资源的配置,最终影响的是当地的实体经济发展。像西部省份,我估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的8%~10%是比较好的。实际上,债务风险预警是按照1这个系数来控制的,在1以内都是安全的。地方要发展,有一定负债还是合理的,保持合理的杠杆水平,就是100%以内都可以接受。

现在有些地方在搞财政重整。财政重整就是省一级在保他们的工资运转,其他的债务问题,实际上现在还没找到解决办法。还是那句话,还是该干活还得干,公职人员该发的工资还是要发。财政三个基本职能,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最后才是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