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之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在位时期,将自己二十多个儿子全部封到各地做藩王。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时候,这些藩王个个手上都掌握着兵权,已经逐渐出现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建文帝即位后,在和他的心腹大臣黄子澄、齐泰等人商议过后,决定开始削藩。
不过,建文帝削藩的行动很快就引起了藩王的激烈回应。其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号起兵对抗,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战争历时三年(1399年-1402年),最终燕王朱棣率领军队攻下帝都应天府(今南京),成功篡夺了皇位,是为永乐皇帝。
对于上述这段历史,许多了解明史的人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那么,建文帝削藩做错了吗?
从战争结果上来看,建文帝削藩肯定是错了。但是,建文帝的错误并非错在削藩,而是削藩的过程中昏招频出,最终才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首先要说的是,削藩本身并没有错,藩王实力日渐壮大,对中央皇权的威胁就与日俱增。借用西汉时期晁错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作为维护藩王权益的代表,朱棣同志在成功篡位当上皇帝之后,第一件干的大事就是把藩王们手中的兵权削的干干净净。由此可见,削藩其实是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建文帝削藩会失败呢?这其实有好几个原因。第一个给建文帝挖坑的就是他的祖父朱元璋。朱元璋分封藩王的目的是让朱家子孙遍布天下,对外可以帮助中央抵御外来入侵,对内可以对朝廷中的权臣形成压制,反过来权臣也可以对藩王进行制衡。原本这样的设计并没什么问题,可是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即位后不会受到权臣挟制,就把所有的权臣都给干掉了。这样一来,权臣是没有了,可是藩王的权力也没人来制衡了,那么皇帝就成为藩王主要的对手了。
第二个给建文帝挖坑的还是朱元璋。由于他杀光了功勋卓著的名将,结果导致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手中无将可用,最后只能任命李景隆这样的坑货带兵上战场。结果拥有压倒性优势兵力和更好装备的明军在战场上却屡战屡败。
第三个给建文帝挖坑的就是他自己。他的第一个昏招就是将朱棣在南京的三个儿子全部放回到了北平,帮朱棣解决了后顾之忧;第二个昏招就是任命李景隆这个中看不中用的坑货为大将军,虽然当时他手中可用的将领不多,但随便挑一个都很难找出比李景隆更差劲的人了;第三个昏招是太过信任黄子澄、齐泰。这两位老爷子忠心有余,能力不足,让他们大谈儒家典籍是没问题,可指望他们在军国大事上运筹帷幄,那就好比是盲人摸象了。
此外,建文帝的一句“至理名言”成为压倒他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就是:“勿让朕担负杀叔之名。”你不想担负杀叔之名,那就让你叔去担负杀侄之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