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boys中最乖的他化起了烟熏妆,乖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

在综艺《我是唱作人》中,王源顶着烟熏妆、锡纸烫、一身朋克造型登上舞台。人们记忆中的王源,明明还是一个乖乖仔,这一次却看到他的个性和气场。

上一期,王源一首《姑娘》唱得打动人心:

“想要谈恋爱这件事,

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讲,

关上了灯,

我总是会想,

我会遇到个什么样的姑娘…”

大家都有点看傻眼了,印象中的王源和眼前的他,似乎不是同一个人。

要知道,王源从小就是一个“乖乖仔”。小时候挨打第一反应是“爸妈打我的话,就是我做错了”一点不反抗父母,让人着实心疼。爸妈说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吃,他也会完全照做。

这种乖巧的性格也一直延续到练习生期间,他是公司舞蹈底子不算好的孩子,每次练习都是一边抹眼泪一边咬牙坚持,再辛苦也不放弃。妈妈说这孩子从小就乖,压在身上的事,再苦再累也照单全收。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的,就是一个关于“乖孩子”的问题。你从小是一个乖孩子吗?父母为什么偏爱乖孩子?做一个乖孩子对我们的心理发展会有哪些影响?来看今天的文章。

像王源一样从小听话,非常乖巧的孩子还真不在少数。有天,我们后台收到一条留言。

留言者说:“我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他们总是自豪地和别人夸我有多乖。可是,我却越来越厌恶‘乖’的自己。而且一直以来,都是父母说什么我做什么,现在我这么大了,却发现自己不知道真正想做什么事。我该怎么办?”

类似的倾诉在后台并不少见。小时候做一个乖孩子,似乎更容易得到父母的赞美;但在乖孩子们长大后,习惯性的压抑却带来不少困扰。

父母口中的“乖孩子”往往具备两类特质:“顺从”和“贴心”。

“顺从”指的是乖孩子会服从父母的指令和安排,很少违背或反抗父母的意愿;

而“贴心”则要求乖孩子去理解父母的需求,并且得体谅父母的难处、迎合父母的愿望。

如果一个孩子又听话、又会为父母考虑而服务父母,就能得到“乖”的评价;相反,则可能被评价为“有自己的主意”、“翅膀硬了”等等。

如果你在小时候被称为“乖孩子”,那你可能对以下的描述并不陌生:

1.在父母的意愿面前,乖孩子会牺牲自己的需求。即使乖孩子想要得到某个物品、某些机会,但父母说不许,最后也只能妥协。有时孩子十分抗拒做一些事,但听到父母的要求后,也只能压抑自己的不适和痛苦,满足父母的愿望。

2.乖孩子习惯看人脸色。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乖孩子会揣摩对方的情绪,有意无意地根据对方的表情、声调等情绪信号来调整自己的反应。乖孩子似乎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如果想要需求得到满足,最好等父母心情好时提出。乖孩子也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觉得得为父母的情绪负责。比如父母一旦不高兴,乖孩子可能第一反应是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

3.乖孩子有隐秘的怒气。表面上,乖孩子会顺从、迎合父母的需求,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会怀有对父母的不满和愤怒。碍于种种原因,乖孩子们并不能顺利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也不允许自己对父母感到怨愤,而没有释放的情绪会从其他途径浮现和表达。因此,一些乖孩子会时不时突然生气,却又找不到具体原因;或者表面上和父母没有冲突和矛盾,但一同父母说话就感到烦躁。

4.乖孩子心中有一套规则,他们的行事并不遵循自己的需求,而是遵循这些规则的指示。即使乖孩子未必认可这些规则,但他们会用条条框框来自我审视,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则。比如,明明乖孩子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但看到父母在洗碗,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就去洗碗。虽然普通人也会有类似的自我审视,但乖孩子的自我审视频率更高,也更少质疑这些规则的合理性。

1965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提出了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指标:

1)“回应”(responsiveness),即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回应程度。

2)“要求”(demandingness),即父母对孩子自身成熟、独立、承担责任的要求。

她按照两个指标划分出四种教养方式,其中,“高要求、低回应”的威权式(Authoritarian)教养倾向于培养出顺从的乖孩子。威权式教养方式重要求而轻回应,父母对孩子一方面提出严苛的要求,强调无条件的顺从,不允许孩子偏离自己的设想;一方面又很少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回应。(Cherry, 2019)

在一些威权式家庭中,父母会采用明显而激烈的方式来要求孩子顺从,比如孩子一旦忤逆,就会被惩罚和责备。

而有些威权的教养手段更隐蔽,看起来没有用强权逼迫孩子顺从,但家长会用哀求、自我伤害等方式来情感勒索孩子,迫使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会说“我做了那么多都是为了你,你怎么好意思反对我的苦心”。

不论手段明显还是隐蔽,乖孩子们感受到的信息是一致的,他们明白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重要,父母的要求才是更重要、更值得被优先满足的;明白只有乖巧和顺从,才能换来父母的认可。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在父母需求面前让步的习惯,变得会揣测父母的需求。

不过,为什么有的父母会喜欢乖孩子呢?这可能是因为父母自身有问题需要处理,或是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Kato, 2015):

父母自顾不暇,所以将孩子的需求看作负担,喜欢不提出需求的乖小孩。某些父母没有处理好自己身上的负面情绪、工作事务等等,被各种问题困扰。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力去处理孩子的问题,只希望孩子顺从自己的想法,别提出更多要求来“增加父母负担”。

父母在其他地方受气,于是从孩子身上找到权力感。有些父母在社会中遭受挫折,所以想通过支配孩子来获得权力感和掌控感。

父母自身是匮乏的,想从孩子身上索取爱和关注。有些不安的父母会依赖孩子,比如一些反复询问孩子是不是爱自己,要孩子用顺从和体贴来证明对父母的爱等等。

父母要求孩子乖,可能是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有些父母曾经因为自己不顺从而被教训,或是耳闻目睹过他人由于违逆而被惩罚的事件,内心充满了焦虑。他们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担心孩子因为不够顺从而在社会上吃亏等等。

a. 乖孩子看不到或看不起真实的自己

许多乖孩子会困惑于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不晓得自己喜欢什么,甚至感受不到当前的情绪。这是由于乖孩子长期被要求以父母的需求为重,以至于很久没有关注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情绪和渴望变得不敏感。

而且,有的乖孩子甚至会主动地压抑或回避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因为一旦他们发现自己拥有需求,就会意识到它们不可能被满足,意识到“做自己”会引发与父母的冲突,这让乖孩子十分痛苦。一个乖孩子表示:“我希望自己的意志不存在,这样我就可以完完全全听父母的,就不会那么难受。”在不断地伪装和自我压抑下,乖孩子并没有足够的机会去体验和活出真实的自我。

此外,一味地用乖巧的方式取悦他人,会让乖孩子无法信任真实的自己。当人们为了得到他人赞赏而行动,这时讨好的行动本身会让人觉得自己懦弱,只能依附于他人的肯定。并且,人们会看低真实自我的价值,认为只有伪装才能得到他人的赞美,而真实的自己不会被人喜欢。(May, 2009)

b. 不信任他人

除了不信任自己外,乖孩子也不信任他人。他们感到别人给自己的关爱和支持是“明码标价”的,需要自己的付出和讨好来偿还。乖孩子一方面厌恶着向自己不断索取的他人(尽管有时别人没有这个意思),一方面又只能讨好别人来防止对方离开自己。

c. 有的乖孩子走向反面,变成暴戾的、事事叛逆的人

一些乖孩子从顺从变成对父母激烈地反抗,甚至对父母施加暴力,强迫父母遵从自己。这可能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乖孩子学会的是“谁力量大就顺从谁”的沟通方式,而等他们成长起来,发现自己比过去更有话语权后,就用父母压迫自己的那套反过来要求父母。

而对另一些暴戾的乖孩子来说,他们内心深处渴望父母的关爱,只是由于一直没从家长那获得足够的爱,他们感到过去事事顺从的方法是无效的,于是转而使用了另一套方法,去胁迫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给予自己想要的爱。

a. 一点点感受真实的自己

许多乖孩子之所以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是因为缺乏机会去尝试各种事物。如果对一些活动试都没试过,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呢?这里推荐一个成本较低的探索方式:“30分钟/7天小实验”——每天拿出15-30分钟,去尝试一件事,比如涂鸦、写小短文或是跟着视频跳个舞等等,试验7天,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这方面有热情。假使在尝试7天后感到意犹未尽,可以继续做下去。

探索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一下子没找到喜欢做的事,也不用着急,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未必能一下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却很容易发现自己厌恶什么、不合适干什么,这也是发现自我的一部分。

此外,我们可以试着捕捉自动化想法,即那些会迅速闪过、影响我们行为的声音。对乖孩子们而言,“应该句式”是常见的自动化想法,像是“我现在应该去做xxx,不然我就是个坏人”等等。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去应对它们,首先是反驳,问自己为什么这些是“应该”做的,为什么如果不做到就是糟糕的,是不是有例子可以反驳这个声音等等。并且告诉自己“声音不是现实,它们只是父母的要求内化在我们心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不听它的”,把声音放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问问自己:“我现在到底想做什么,这件事我是不是愿意做”等等。

b. 练习拒绝的技巧,学会说“不”

乖孩子很难对他人的请求说“不”。他们害怕说“不”会让对方不再喜爱自己。乖孩子们需要意识到,如果自己提出适当的、合情合理的拒绝,而对方无法理解甚至反应过激,那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对他人说“不”,很难,或许可以尝试一些技巧,像是先拖延时间,说自己需要点时间来决定,然后仔细想想要不要答应对方的请求,再给出拒绝;像是把自己的拒绝夹杂在对请求者的理解和恭维之间,来缓和拒绝的尖锐感;还可以在拒绝的时候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比如告知对方可以寻找其他能够求助的对象,或者等你先忙完手上重要的事等等。

c. 尝试理解父母

在前文中,我们解释了有些父母会要求我们做个“乖孩子”。去尝试理解他们的动机,并不是为了要原谅父母,我们有权对父母的做法感到不满和愤怒,也有权选择不原谅。尝试理解父母,是为了帮助乖孩子们认识到:“父母之所以如此对待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或是不够好,而是父母有问题和需求需要被解决。我们的需求也是重要的,我们值得被爱。”

在尝试理解父母、复盘父母行为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发现,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相较于小时候已经发生了变化,向着更积极的方向改变,比如父母逐渐听得进我们的要求,也学会了双方退让;也有些人会意识到,父母始终没办法尊重自己的意愿,没办法接受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仍然强迫顺从,那么,或许可以及早地和父母保持合适的距离、在更尊重的环境和关系中做自己。

d. 对自己可能会有的心理改变做好准备

“乖孩子”做出改变的过程,也是探索自我、整合自我的过程。日本社会学家加藤谛三指出,当人们认识到自己不必做乖孩子,而父母可能多少利用了自己的乖巧和贴心后,人们可能会发生以下心理变化(Kato, 2015):

第一阶段:解放被压抑的自我。在乖孩子时期,“乖孩子自我”占据了对外的、主要的位置,而“被压抑的自我”处于被遮蔽的、在内的位置。通过不断地自我感知和探索,人们逐渐认识了“被压抑的自我”,并且明白自己不必再处处压抑。于是,人们改变了主次,把原本被压抑的部分表现出来,而将过去乖孩子的面具压抑到深处。在这个阶段,一个过去的乖孩子可能看起来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人,Ta对自己的认识也可能发生剧烈的改变。

举个例子,A在过去非常崇敬父亲,而当A发现自己对父亲的怨恨,也明白自己可以对父亲有怨言后,这部分对父亲的爱变成了轻蔑。A对自己的认识,也从“我是个敬慕父亲的人”变成了“我是个独立的、超越父亲的人。”

第二阶段:“二次压抑与纠葛”,厌恶过去的自己。释放了被压抑的部分,逐渐独立后,人们开始否认过去的自己,认为那个通过伪装来向父母乞求爱的自己非常懦弱和愚蠢。人们希望摈弃作为乖孩子的历史,重新陷入新的自我压抑和厌恶中。

诚然,要接纳自己厌恶的过去是非常煎熬的,但加藤谛三指出,想要彻底走出对自己的压抑和厌恶、获得平静,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过往的自我也是生命的一部分。(Kato, 2015)我们可以试着改变对过去的看法,比如,试着反驳对做乖孩子的自责。毕竟对一个孩子来说,渴求父母的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而孩子不得不用迎合的方式来和父母相处,也并不是孩子的错。

此外,我们可以试着用成长式的眼光看待曾经的自己:成长是一个连续的、有起伏的过程,做一个乖孩子或许是一处坎坷或低谷,但并不能代表我们的现在和将来。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自己现在的成就,比如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并相信随着能力和资源的增长,我们还能做得更多。

今日互动:你曾经是一个乖孩子吗?做乖孩子的经历,给你留下了哪些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来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吧~

KY作者 / 隋真

编辑 / KY主创们

Reference:

Cherry, K. (2019). Why Parenting Styles Matter When Raising Children. Verywell Mind.

Kato, T. (2015). 人生の悲劇は「よい子」に始まる. PHP研究所.

May, R. (2009).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WW Norton &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