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的繁华起于宋,兴于明,完结于清,此后因上海开埠,太平天国肆虐江南,太湖平原的产业中心不断向东转移,上海取代了苏州的地位。但到了民国时期,家底深厚的苏州仍然不失为一座长三角大城市,传统商业极为发达,三教九流云集于此。
其实若不是太平天国攻下了南京、苏州
上海就不会接收整个江南的富户,也不会崛起那么快
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隐秘黑幕,性交易在这段时间内活跃于苏州。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有了闲钱都想在莺歌燕舞的苏州城找女子助兴。
民国时代的苏州,竟这样成了一座风流之城。
“名妓”无人不知
苏州老城偏西,在贯穿城市东西的干将路背后,有几条小马路,名字总让人产生不太好的联想:幽兰巷、花街巷、柳巷。这几条听上去花柳缠身的小巷子,今天只是一系列背街的小路,两边是民房,连个沿街店铺都没有。
干将路与幽兰巷、花街巷、柳巷
但退回民国时期,这几条巷子在苏州的热闹程度可不亚于今天的平江文化街区。你的感觉没有错,这几条巷子就是当年苏州花柳行业的集中区。粉黛佳人、燕肥环瘦、轻歌曼舞,都能在这几条巷子里找到,与北京的八大胡同、上海的四马路、成都的柿子园齐名。想要在苏州寻欢作乐,摸到这里就算是对了。
这片区域的成型,早在宋代就开始了。当年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向东南移动,位于大运河畔,周边水系发达良田肥美的苏州,就成了南方的商贸重镇。抛头露面的客商多为青壮年男性,有强烈的性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产业便应运而生,西美巷就成了性服务场所的集中地。
海运时代之前挨上了大运河
真是想不富都难
(姑苏繁华图来自wikipedia)
这条西美巷到现在也还在,就在幽兰巷、花街巷、柳巷中间,是最早期的性服务业中心,一直繁荣到明朝。有意思的是,明朝设在苏州的巡抚衙门和江苏按察使衙门,分别在今天的书院巷和歌薰桥,距离这片花街柳巷还不到一公里。清代也沿用了这些办公场所,可见明清时代的官僚也并不避讳这个距离。
随着西美巷之流与官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风雅更有追求的苏州在野文士就不愿意去这些地方了。苏州的娼妓业开始出现了第一次分流,有一部分受过教育、擅长吟诗作对的女子开始转到了苏州城西北的山塘街。
这就直接搬到了城外
这片区域今天已经被开发成了以白居易祠堂和真趣园为核心的七里山塘景区,游客可以从缕门码头上船,坐花船向北饱览沿岸的江南水乡风光。
而对于两三百年前的苏州文士来说,这些船可不只有观光的功能。知道文人喜欢去虎丘聚会的女子们就在这里候场,等待才子们愿者上钩,在水上娱乐会所度过一段时光。这是只有江南才有的特色服务业,号称“色界之仙航,柔乡之宝筏”,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描绘风月场景的艺术当然要跟上
(图片来自bilibili)
而诸如柳如是、陈圆圆一类的名妓,因明代南京的备用首都地位而得到了达官显贵们的青睐,频频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此前从事这一类职业的女子出现在史书上都是要遭人耻笑的,唯独出身苏州的可以成为佳话。
发展到清朝末年,已经天下无人不知苏州名妓,全国各地的官娼暗楼都要有一个苏州头牌才能开张。其中著名者,是活动在首都北京八大胡同的赛金花,甚至征服了外国公使们的心。
赛金花与第三任丈夫结婚照
(图片来自wikipedia)
而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出现了专门在风月场所活动的吴语教师,让籍贯不同的性工作者学习苏州话,最起码听上去是那么回事,以提高身价。
性服务业背后的悲惨故事
其实当年的各地女子大可不必把苏州话学得惟妙惟肖,因为在苏州的从业人员也未必就是苏州人。
清末国内民众起义、国外列强叩关,内忧外患实属千年来未曾有过的密度。而晚清人地关系紧张、义军破坏生产,康熙年间又规定了永不加赋,让晚清财政极为紧张。为了应对更迫在眉睫的困难,清廷放松了对黄河的治理,最终在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改道。
这次改道对江苏山东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黄河甩尾,在下游影响的地区包括山东、苏北、皖北各地,良田一夜变为荒滩,民宅垮塌,民众苦不堪言,难民数以十万计。灾民只能向南跑,山东难民跑到江淮一代,江淮难民则进入了富庶的长三角。
一路的灾区....
此后黄河下游一直不稳,难民不断涌入苏南,甚至一直到了民国十六年,《苏州明报》还记载了“望亭镇乡绅救济灾民,一日引发数百张米票”的新闻,可见滞留苏州生活无着的难民很多。
本质上是河流的分布与变迁改变了江苏
而此时又正逢乱世,清朝崩溃、北洋政府解体、蒋介石北伐、国共矛盾等接连发生,这都意味着规模或大或小的战争。
其中对江南影响最大的事件是江浙战争,爆发于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最终以齐燮元终结。民国军阀军纪不严,打仗捎带手就要抢劫百姓,齐稳定局势后还曾在上海到太湖一带“剿匪”,对百姓又是一次劫掠。这两场战斗在江浙一带又制造了大量难民,连传统上富裕的扬州也有民众出逃的现象。
苏州就成了这些人除上海以外的第二选择。
1920年上海于苏州河上的交通与发展
上海虽然富有,但要扎下根来也是不容易
(图片来自wikipedia)
在那个年代,难民是没有尊严的。没有住宅和农田,意味着传统上男性耕种养活家人的生活方式无法继续,女人也必须外出工作。但除了缫丝纺织产业外,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的女性在已经工业化了的苏州很难找到工作。出于生活需要,占据支配地位的父母、兄长、丈夫甚至会出售没有工作能力的女子。而大规模收购女子的便是风月场所。
话说回来,上海又何尝不是如此
(图片来自豆瓣)
其实就算找到工作也不一定能维持生活。根据何一民先生在《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一书中的考证,由于女工的收入低于男壮工,轻工业企业的淘汰率又很高,收入非常不稳定。为了让已经陷入赤贫的难民家庭能尽快恢复,还有工厂女工主动提供性服务的记录。
有供给说明有需求。由于苏州的底色仍然是一座工商业城市,在此劳动的经商者往往是青壮年男性。根据苏州科技大学吴慧慧的统计,1920年代吴县的性别比例长期保持在130的不正常高位。这意味着很多青壮年男性无法获得配偶。为解决生理需求,他们就会去花街柳巷找点乐子了。
但是任何种群都存在清流
(图片来自游戏-隐形守护者)
梅毒、仙人跳与放白鸽
当地政府并非没有想过办法。1929年,江南剿匪司令钱大钧就认为城西风月区影响市容,使人堕落,下令苏州市政府清理娼妓。当年六月,苏州市政府进行了半个月的专项整顿,吊销官娼执照,宣传禁娼运动,还进行了性病危害的公众演讲。
结果是便于管理的官娼被取缔了,原来的从业人员却分散到了苏州各地的小旅馆里继续接客。禁娼运动变成了一地鸡毛,鸨母们鬼鬼祟祟地站在水果摊、小酒馆、桥头,既是拉拢潜在的客人,也是观察警察是否到来好通风报信。
不怕你们不信
我主观上是不想的
(图片来自游戏-隐形守护者)
实在是因为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了当年苏州的顽疾,很多妇女不从事这项工作就无法谋生了。执法人员上有政策,女子们下有对策,或是伪装成卖花女,或是假装亲朋友好友上门,时人感叹“苏州的私娼是捕不完、捉不尽的。”
成效不彰再加上社会通货紧缩引发的财政危机,最终国民苏州政府妥协了,恢复了官娼,将阊门外设为公娼区(还记得才子们喜欢的七里山塘水乡吗?),要求官娼进行登记、依法纳税(额外还有保护费)、定期检查梅毒,并为从业者划定了三个收费档次,明码标价。
真是太腐败了!
复活的官娼们于是更加积极交税,制定了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诚实详尽的收费标准。女子们每出台一次,便向税所缴纳一角的印花税,从不拖欠,甚至多缴,只求行业监管稳定。而因姿色不佳收入不高而不想交税的私娼,也仍然活跃在大街小巷的旅馆里。
某春宫图
(图片来自bilibili)
性服务业如此发达,对苏州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根据吴慧慧对《苏州明报》的统计,性病广告在医药广告中比例最高能达到33.5%,说明治疗这类疾病已经成为了当时苏州很有利可图的行业。其中有正规医院通过科普梅毒危害为自己做宣传的,也有医疗公司用漫画宣传自己新药的,更有医学骗子在报纸上兜售高价而无用的偏方,其乱象与今日广告行业相差无几。
一个妙方
而在《右台仙馆笔记》这样的地方小说中,还记载了清末苏州发达的色情诈骗行业。
其中一个故事说道:“使女子以色为饵,诱其它之男子入室。坐甫定,同谋之男子若饰为夫也者,猝自外归,见客在,则伪怒,谓欲捉将官里去。”(卷二·24则)此招名为“仙人跳”,直到今天老司机还会提醒年轻人不要上这样的当。
还有一个故事是某人在苏州坐船,同船老太说自己有个女儿,一百两纹银就可以娶回家。男子付了聘礼,等到的新娘却是一个稻草人。(卷三·44则)此招名为“放白鸽”,果然人类的本质几百年都不会有变化。
可见,为了你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是远离风月场所为好。
作者:克勒鸡
校稿:猫斯图 / 编辑:酸奶泡
参考文献:
张超. 民国娼妓问题研究[D]. 武汉: 武汉大学, 2005.
刘宙彤.清代后期文言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吴慧慧.从《苏州明报》医药广告看近代苏州社会问题(1925~1937年)[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8.
何一民.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J]. 2004.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