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行星相比,我们的地球生机盎然,处处充满生命的奇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地球是“活”的。但是,有个科学家更进一步,提出了地球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是真正活着的生命体,有着一套完整复杂的呼吸、消化系统,江河湖海就是它的血液,大气循环就是它的呼吸循环,风雨雷电、地震火山就是它的喜怒哀乐。这就是著名的盖亚假说,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假说,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假说的提出者——英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一个“非主流科学家”,一个“科学怪人”。
离群索居为科学
英格兰南部有一个很偏僻的小渔村名叫科尼什,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夜晚可以看到星星忽明忽灭地闪烁,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如果你在乡间迷失了方向,顺着林荫的小路一路前行,你也许就能找到詹姆斯?洛夫洛克的神奇小屋。
洛夫洛克的房子外表看起来很时髦,里面更是别有洞天。他的实验室就安置在他的家中,也许你随手打开一间房门,就能看到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不知用途的仪器和设备,就像是来到了“科学怪人”的城堡。詹姆斯所有的研究和发明都是在这里独立进行的。
有些人将他称为“非主流科学家”,更多的人叫他“独立研究学者”。世人大多对詹姆斯的行为感到不解,因为他的行为有悖于一般人对于科研的认识——那本该是一种许多人通力合作认识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社会行为,但是詹姆斯却自己出来“单干”了。是否是因为他找不合适的工作自暴自弃了呢?
其实洛夫洛克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英国国家医学研究所任职了20年。在这里,他拥有丰厚的报酬,享受着优渥的福利,生活轻闲得像在度假。只要不犯什么违反原则的大错误,洛夫洛克完全可以悠闲地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但是这个“金饭碗”却让他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恐惧。他认为,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像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那样,将从事科学工作当成自己惟一的生活方式,而没有其他的要求。为了不束缚自己的想象力,詹姆斯辞去了工作,选择了离群索居。
活着的“地球”
洛夫洛克拥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将成堆无用的垃圾变成拥有神奇功能的小工具。他最伟大的一项发明就是电子俘获器,它敏感到如果有人在日本让一种溶液溢出,那么一周之后,人们可以在英国检测到。这是当时灵敏度最高的分析装置,可以测量痕量的物质,让各个学科的科学家,比如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爱不释手。
能够发明出这样神奇的仪器,即使离群索居,洛夫洛克也还是受到了多方关注。很快,美国宇航局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以实验员的身份参加登月行动,用他发明的设备去测量月球的土壤。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洛夫洛克提出一个假说:与其他行星不同,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化有机体,它能够调节自身气候,养育地球上的生命,就像万物之母。在他的邻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蝇王》的作者威廉?戈尔丁的建议下,他给这个理论起名为盖亚,即“地母”,那是地球诞生之后,古希腊的一位神祗。
在洛夫洛克的“盖亚假说”刚刚提出时,面对的就是一片又一片反对的浪潮。由于在假说中,洛夫洛克提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影响生物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生物进化过程,使生物学家们认为这个理论有悖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因此必然是不对的。这样的反对持续了整整25年,直到詹姆斯用计算机展示出了盖亚类系统是如何运行的数字模型,并提出了雏菊理论,他的假说才开始慢慢为人们所接受。
神奇的“雏菊世界”
洛夫洛克借助计算机模拟出了一个与地球极为相似的星球。这颗星球上埋藏着两种雏菊的种子,一种为黑,一种为白。黑色的雏菊可以吸收热量,白色的雏菊则会反射阳光。最初的时候,太阳光线微弱,星球表面温度很低,雏菊种子都在沉睡。随着阳光强度增加,黑色雏菊首先觉醒,开始向生长蔓延,使星球温度缓慢上升。
升温后的地球已经可以让白色雏菊生长了,它们开始在赤道附近萌发,很快与黑色雏菊达到了势均力敌之态,地表温度也开始稳定。后来,阳光开始越发强烈,黑色雏菊开始萎缩衰败,数量锐减,白色雏菊占据了地球表面。但好景不长,白色争取全都反射阳光,使地表接受不到足够多的热量,地球开始降温,也不再适合白色雏菊生长。白色雏菊开始慢慢减少,而黑色雏菊又冒出头来。这样反反复复,星球的温度时起时落,但却始终处于适宜雏菊生长的范围。
后来,有科学家提出,詹姆斯的雏菊星球太过单一,不具特色,詹姆斯于是向星球中投放了大量的兔子。兔子吃掉雏菊,菊花数量骤减,但随着兔子数量增加,雏菊不够吃了,于是兔子也开始因饥饿而死亡。雏菊又开始大面积增长。再后来詹姆斯又向星球中投放了狐狸、狼以及许多其他生物,最后发现,物种的多样性只会更多地维持这种平衡,而不会毁坏它。这有力地证明了盖亚假设的科学性。
这是科学还是幻想?
确实,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热带雨林就是盖亚理论的实例。树木通过树叶的蒸发作用释放出水分,树木增加空气湿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暴风雨的次数,这种相互作用保持了热带雨林的勃勃生机。可是,这种相互作用真有那么普遍、那么紧密,以至于可以说整个地球是“活”的吗?主流科学家对此颇为怀疑,觉得盖亚理论其实没有多少科学价值,更像一种幻想小说。
阿西莫夫的科幻巨著《基地》中就借用这一概念,描写了一颗名叫盖亚的行星,在这颗星球上,不仅所有的有机生命都被联系到一起,而且连土壤矿石都能储存它们的记忆,它们“共同拥有一个思想和意识,成为一个巨大的超级生命体”。卡梅隆导演的科幻电影巨制《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形象也明显脱胎于盖亚假说——每个生物的意识都可以通过“圣树”联系在一起。
不过,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越来越多地科学家成为了盖亚假说的拥护者,无数的科学家在詹姆斯?洛夫洛克的假设下,有了新的研究目标和方向。洛夫洛克的理论也有了更加极端的趋势,根据他之前的预测,气候变化将对地球产生灾难性影响,到2100年,会有80%的人类因为环境问题而死亡。这一预测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是随着研究的继续,洛夫洛克承认,自己的估计或许过于悲观了,他在自己的新书中纠正了这一观点,但仍然警告人们需更加关注自然,以及自己会对自然产生的种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