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角下的复仇女鬼
鬼的泣诉和营造的哀殇氛围,衬托的是某种人性的缺失和时代的悲哀。
古今中外,鬼故事常常是引人入胜的。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环境中,人们读鬼故事的时候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人和事不一而足。人类学家在解读现当代社会中的鬼传说时,总结出在全球化的时代,流行文化促使东西方不同社会的人对鬼的解读出现了相似的特征,即偏向个性化和心理层面的叙述。
这其实很好理解,鬼故事和鬼传说大多是以鬼喻人,人们对鬼的思索大致都是关于现世的命运和人事际遇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自我”的追寻和探索更加紧迫,鬼传说里自然也就多了许多注重内心思考和情感的内容。而且人们对“自我”的理解很大程度也跟现代的政治法律是分不开的,因为这些时常左右着我们对身份的定位和认识,所以鬼传说里越来越多的内容跟社会秩序和政治纷争有关。
鬼在寻找现实的答案
在奈特·沙马兰执导的电影《第六感》中,结局部分揭示出布鲁斯·威利饰演的儿科心理医生麦坎事实上是一个鬼魂。整部电影中都看到他在尝试帮助被困扰的男孩科尔,拯救自己的婚姻,而结局揭示我们一直看到的其实是一个已经死去一年却不自知的人,只能看见自己生前放不下的人和事(无法拯救的病人和无法挽回的妻子),只因放不下曾经辜负的人而以鬼魂的形式存在着。
而少年科尔,从一开始就知道麦坎医生是个鬼魂,却无法告诉麦坎,因为他从来就不知道如何应对自己能够看到死者的灵视能力,更不懂得怎么跟死者打交道。少年需要麦坎医生的专业帮助克服对灵视能力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麦坎教少年不要一味害怕鬼魂而是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这些鬼魂,以达到与自身的和解。同样在这个过程中,麦坎走出了生前辜负病人的阴影,并通过与少年一起帮助鬼魂,最终也意识到了自身已经死亡的现实。
在这部电影中,死去的心理医生无法看到自己作为鬼魂的事实,而少年却无法选择不去看自己不愿意看到的鬼魂,这就像一则寓言,反映的是当代世界中(传闻中的)鬼魂与活人的关系。电影中鬼的泣诉和刻意营造的哀殇氛围,衬托的是某种人性的缺失和时代的悲哀。影片中无时无刻浸透着的孤独感,才是编剧和导演真正倾诉的核心对象。而这个电影故事也很好地反映了当代世界各地大部分鬼故事的新特征,即赋予鬼魂极大的心理感受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是自我意识强化的标志。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以斯帖·帕伦(Esther Peeren)教授提到,鬼魂一直就有的那种介于可见和不可见,生与死,物质和非物质的临界特征,再加上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强烈情绪(诸如恐惧和困扰),使得他们成为非常广泛的社会道德和政治议题最敏感的触发者。而且鬼魂常常触发个人和集体的回忆或创伤,充满了历史和传统的阴影,并且强烈暗示着社会变化的要求。许多议题都跟一个社会中关于性别、种族、阶层和政治权利的规范失衡相关。
当代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指出,鬼传说有很强的时间性。鬼来自往昔,与现实对话以寻求一个答案,他们是人们在历史上经历过的创伤的后果和寓言。
牛津大学的玛利亚·德尔·皮拉尔·布兰科(María del Pilar Blanco)教授在她关于美洲晚近的鬼传说与地域关系的研究中提出,近年来的鬼传说很多都强烈暗示着被压制的集体记忆,他们不是无意识的亡灵,却是一种“历史的病征”。人们在听取和转述鬼传说的过程中,事实上见证了,受创伤个体的生存情境,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范围地引起了集体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从前人们对亡灵复仇那种直接经验上的感受,如今更多地引向了大范围的被隐藏和刻意忽略的社会问题的讨论。
作为历史道德审判的鬼魂
被焦虑和恐惧攫取,通过复仇想要解开自己生前的心理症结的鬼魂,是二战后广泛弥漫在世界各地的整体心理阴影的反射。如今传说中的鬼魂不再像欧洲中世纪时那样有鲜明的目的和作为,也不像在哥特文学中那般充满古典命运题材的寓意,更不像中国古典和前现代文学作品中那样爱恨情仇血肉丰满。当今的鬼魂就站在迷惘的人们所面对的镜子的另一面,同样苦苦挣扎于自我意识,充满自我否定和情绪压力。他们正在成为人们心理症结的具象化投射,是某种焦虑和迷惘情绪的存在。
这种变化自然也跟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20世纪的兴盛和流行分不开。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在关于亡灵主题的研究上载浮载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生都在神秘哲学的亡灵研究主题上游走,在心醉神迷和强烈鄙视之间徘徊。至于更有趣的卡尔·荣格,大文豪塞缪尔·贝克特会告诉你,他的许多女性病人病历可以直接结集为当代最精彩的鬼故事集。
历史学家们认为唯灵论促进了人们对心理学的理解,社会学家们说心理学上关于自我意识的阐述,影响了当今人类对鬼魂的理解和转述鬼传说的方式。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如今的鬼传说不再单纯强调那种闹鬼的惊险,而是更多地着眼于鬼魂内心的创痛和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经验。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尼尔斯·布般德特(Nils Bubandt)进一步指出,当今的鬼传说,迎合了人们对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体心理探索的需求。在制度化宗教的影响力慢慢消退的今天,个体经验和内心情感成了更高更神圣的存在。而个体经验和记忆从来就是由历史构筑的,鬼传说很大程度上构筑了主流历史叙述之外人们对历史不一样的阐述。
在鬼传说中,活人既是受影响的客体又是经历或影响了历史事件的主体,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米歇尔·福柯都提到权力实现的方式在于对人们内在的统治。自由和自我意识都不能让人们置身于权力的影响之外。与之相似,人们也不能把自身单纯认作被鬼魂影响的客体,对鬼传说的理解和诠释构筑了自我,是生命政治的一部分。
鬼不仅仅构筑了理性和权利的新形式,而且还改变了对历史和政治权力的认知。当今的鬼在人们心里施加的影响更像是某种历史道德审判。而在当今的全球化大浪潮中,把个体心理的焦虑投射到历史和社会政治层面,不再局限于西方,我们在全球各地都可以聽到焦虑的鬼魂传说。
性别角色理论下的复仇女鬼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性别角色讨论,是几乎全人类一起经历过的,最重要的几次社会浪潮之一,它不仅改变了上世纪和本世纪的社会分工、企业及政治机构运作方式,而且也在学术界、艺术界和文学界催生了不可逆转的启蒙运动。这个专题专门定位于现代复仇女鬼的传说,希望结合以上提到的种种关于鬼魂的社会理论探索,以及重要的性别角色讨论潮流,让读者通过女鬼们生前死后的故事一探近世的历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印度尼西亚复仇女鬼“食阴者”的惊悚传说,它结合了全球化浪潮为印尼带去的新词汇和新流行文化形象的分析;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克罗地亚的复仇女鬼“黑色乳汁”的传说,它结合了对复仇的几种层面的心理需求分析;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希腊复仇女鬼“死亡歌声”的传说,结合了复杂的地区历史变迁和社会传统之间关系的分析;第四个故事讲述了从江户时代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日本女鬼,揭示了为什么诞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幽灵,依旧可以在当代日本社会频频“作祟”的原因;而第五个故事则是关于墨西哥的哭泣女人的诅咒,这个既有印第安血统,也有西班牙特色的女鬼,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一直被用来反映和评论墨西哥的社会政治,在这5个故事中都有关于性别角色的讨论。
每篇文章的作者在写作中尽量不作任何政治、学术或道德评论,只是把事实和相关的学术及社会评论呈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读者在为女鬼们惊叹或一掬同情之泪的同时,也以自己独特的感受作出判断。
作者:彭李菁
来源:《世界博览》201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