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魏晋以来,中国人皆推崇的春茶。谁先喝上春茶,就觉得比别人多拥有了一段鲜榨的春光。
绿茶确实是中国人的国民饮料,自古以来,国人喝的茶就是以绿茶为主。西晋时,贵族家庭皆饮茶,唐朝,茶道、茶诗盛极一时,吹起了饮茶美学,明朝的斗茶、点茶工艺精巧至臻。
绿茶也是中国产量最多的茶类,种植面积有9万多公顷,产销量几乎占据了中国茶叶的70%。
清明后,谷雨前,正是春茶季。我们回到绿茶本身,去找遇见它的最佳法则。
毛尖,中国最地道的风物
说到绿茶,人们往往想到龙井和碧螺春,这两种绿茶已与某个城市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一谈到龙井,就是杭州,碧螺春必然在苏州才是真的碧螺春。于是,我们将目光转向绿茶中的另一款品类:毛尖。问题来了,中国哪里产好毛尖?
▆一张地图教你看中国的毛尖都长在哪里?
满足种出好毛尖的茶山并不少,并且分布于中国各地,一般来说,只要满足海拔高,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土壤酸碱度合适(ph值在4-6.5之间),都能种出不错的茶树。哲学家莱布尼茨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句话也适用于此,不同地区的茶树,没有相同的茶味。作为分布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毛尖,没有专属于任何一个地方,而是基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口味。
?河南信阳,中国的古老茶区,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足,堪称是毛尖生长的理想家园。苏轼感叹,“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最好的毛尖主要来自连云山、天云山、车云山、集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等。
?古丈,湘西小城,主要聚集着土家族、苗族,早在东汉时期,就已有记录,《桐君录》提到,”东汉时代的永顺以南(酉阳),似列入全国产茶地之一”,古丈城自古位于楚蜀通津的要塞,据说留下了大量巴人种茶、制茶的技术,到了清明后,古丈茶山,溢满茶香。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贵州都匀的茶树大多生长在团山、哨脚一带的大山深处,基本属于云雾茶,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山间从早晨开始就起大雾,中午日光热烈,到了下午又是大雾,夜雨连绵,空气的味道特别好闻。早在贞观年间,都匀茶就属贡茶,陆羽评价其“黔茶难得”,五十年代,毛泽东尝过都匀毛尖后,写道“…茶很好,以后高山多种茶,我看此茶命名叫毛尖茶。”
?紫阳毛尖,在东汉末献帝时即被列为贡茶,也是中国第一款贡茶,清代一位知府叶世卓为紫阳毛尖打了第一个广告,“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紫阳地处汉江中游,巴山北麓,这是中国稀有的富含锌硒的地带,由于当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产于紫阳的茶叶富含硒,故有饮紫阳毛尖,能保健身体的说法。
寻觅茶之原味,最好的方式是去往茶山
去走茶山,寻觅茶的原味,往往成爱茶人的共识。
每至采茶季,茶山开始转绿,茶农就开始集体忙碌,白天忙采茶,晚上收青了以后,就连夜炒茶。采茶时,必须用二指采芽,不能用指甲掐,不然炒熟后每片梗都会变成红色,夜晚炒茶,茶农大多就住在山脚下,一灯如豆,群山如墨。一斤鲜茶一万片芽叶,四斤半到五斤才炒制一斤毛尖。
绍兴女孩元宵告诉我,她已经走了六年多的茶山,喝到好茶的心情,可以用“一期一会”来形容,走在终日云雾缭绕的茶山之中,会有什么样的际遇,会喝到怎样的一杯茶要看“茶缘”,她微笑了一下,“我觉得我的运气往往不错”。第一次喝到都匀毛尖的时候,她心中诧异于舌尖掠过的极其清淡的气味,像是蟹粉,而另一位晏老则形容他在当地喝到的可遇不可求的茶,像是“牛奶一样饱满”。
好茶,有时来源于意外,大多情况下,则会“交不少学费”,正如每个产业都会有不少秘密,茶也不例外。
找不到地方,并不是一句玩笑,一进入原产区,让你疑心踏入了一个旅游度假村,真正的好茶,远在更遥远的山中,而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抵达那个“应许之地”,你困惑于市区满眼或是灿烂或是暗淡的茶叶招牌,陷入了迷失。第二重圈套来自伺机已久的茶商,早在你踏入当地之时,他们就通过你的举止、谈吐来判断你的实力,他们往往健谈、自信,并且精于讲故事。初入江湖的人就会在这停下脚步,带走了茶商的高价茶叶。
最惨痛的经历,莫过于你跋涉前往原产地,与对方周旋一番,带回了假·毛尖,当然,我说的并不是假茶叶,而是茶商们通过对外地小众茶叶的精心伪装后,带入名声在外的原产地的行为。你痛恨茶商甜蜜的谎言,也痛恨自己不够坚定的心,其中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益使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原产地的茶产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所致。
走过最深的套路之后,我们至少可以对真正深藏的好茶做出一点推理,原产茶的颜值肯定不高,它藏于生活,灵气绝不外露,才看似如此普通。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手法可以做个小评测:
一般来说,冲泡绿茶的水温以85℃-90℃为宜,一次性向茶杯内注足沸水,一道水就能喝出茶的好坏,嫩度越好的茶叶,对水温要求就越低,在很多茶产地,当地人甚至用自来水冲茶。
一个普通人,如何找到那杯茶?
有人惧怕泡茶,是畏惧于印象里的茶艺表演,漂亮姑娘们深悟舞台效果,看了一套程序下来,任凭是哪位围观群众都会觉得那是甘露,但是,茶总归是用来喝的,没有那么多玄学,我们回归到茶叶本身,喝多了就能知道好坏,有人老爱给你说一些高深的,比如喝了好茶,背后冒汗,你说你喝了热水能不冒汗吗?当地人饮茶都深谙此道,古丈人口中的喝水就是喝毛尖茶水,拿一个粗瓷罐子,放一大把密密麻麻的毛尖,喝完了,再往里添水,茶汤呈淡青色。都匀人则直接吃新鲜茶叶,摘嫩芽放在嘴里,有一点很舒服的涩味。
想泡一杯好绿茶其实没有那么玄。明代陈师著《茶考》一书记载了最早的杯泡绿茶法:“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这撮泡。”此泡法沿用至今。
泡茶器皿的选择很多,但不宜繁琐,用透明玻璃杯最好,可以一窥绿芽沉浮的姿态,透过阳光能看到汤中细细的绒毛,闪闪亮亮,非常梦幻;用青瓷、白瓷茶碗也不错,可以欣赏汤色;还可以试试盖碗,它能清晰地捕捉到四处逸散的茶香。
好茶需配好水,陆羽在《茶经》里给出了答案,“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宋徽宗给出了一个用水尺度,“水以清、轻、甘、冽为上佳,对于现代人来说,山泉水>溪水>自来水。
一杯好茶冲开后会有舒服的香气,飘出一股熟板栗的气味,冲开之后,透过光线,你会看到绿意丰盈地涌出,灵动地跳跃,充满了生之喜悦,一口下去,喉咙里尽是芬芳,你似乎能感受到土地与雨水的秘密,茶农手指的粗粝质感,深山的春日,人间苦恼皆散。它通往你的内心深处,也引发你对乡村的种种美好幻想。
如果你用温柔的方式对它,它就会回应你最好的状态。周作人对此作过最幸福的表述,“喝茶当于瓦屋纸屋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共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文 | Avoy
专家顾问 |“懂茶帝” 创始人 吕洲科
浙江树人大学老师 张琳洁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晏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