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压垮了大明王朝?朱元璋送出的福利功不可没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皇帝之一,他早年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后来加入起义军,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创建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在做了皇帝后,没有贪图享受,而是一直勤于政事,建树颇多。虽然他也干过滥杀功臣等从道义方面看起来不太地道的事情。但从一个皇帝角度而言,朱元璋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帝王。

朱元璋一手创建的明朝在经历了二百七十六年后,终于走到了尽头。造成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朱元璋在两百多年前送出的一项福利政策可谓是“功不可没”。


朱元璋贫苦出身,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他当上了皇帝后,就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从出生开始就能充分享受到人世间的各种荣华富贵。跟中国历史上许多封建帝王比起来,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子孙,那是真的好。他把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全部册封为亲王,并分封到全国各地成为藩王。

这些王爷的待遇都非常丰厚,按照洪武(朱元璋的年号)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上的资料来看,“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紵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暂且抛开其他不说,我们光来看看米五万石是个什么概念。明朝洪武年间,正一品的官员每月工资是禄米八十七石,合计一年的禄米是一千零四十四石。而一个从九品的官员每月工资是禄米五石,合计一年是六十石。也就是说,一个亲王的年薪,光禄米一项,就比正一品的高官多出近五十倍。比从九品的小官高出了八百多倍。

此外,每个藩王还有“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这几千人的“保镖”是藩王的亲兵,藩王可以直接对他们下达军事指令。而这些人的兵籍隶属于兵部,所以工资当然是由朝廷发放的。

为了朱家子孙能世世代代享受这些福利,朱元璋还定下了一套袭爵制度。亲王的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余各子封郡王(降一等);郡王的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各子封镇国将军(降一等),以此类推。

不过,后来可能朱元璋也觉得给儿子们太多钱未必是好事,而且那么多钱他们也花不完。于是在洪武二十八年更改了藩王们的待遇,“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

当然,以明朝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在朱元璋当皇帝时期,养几十个皇室宗亲,自然是九牛一毛,不成问题。可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他的子孙繁衍的速度竟然是成指数级增长。

终明一朝,共有八十七位亲王,其中有二十五位是朱元璋时期册封的。就数量而言,增长幅度还可以接受。但郡王人数却达到了624位,郡王以下的镇国将军、奉国将军,人数增长就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宗室人数为19611人。万历二年(1574年)五月,宗室人数三万余人,朝廷每年支付给宗室成员的禄粮禄米高达九百万石。万历四十年(1612年)二月,宗室人数竟然已经达到了“有六十万余位矣”。

自从明朝“靖难之役”后,永乐皇帝朱棣将藩王的军权都给削去了。所以各地藩王在政治上失去了追求,只好整天在王府中忙着生孩子。除此之外,藩王们另一个兴趣就是如何从朝廷手里捞到更多的钱。藩王的工资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就定为永制,不能变更了。但藩王们还有个“变通”的方法捞钱,那就是找各种理由向朝廷请求赏赐,而在所有赏赐中,最受藩王青睐的就是赏赐土地了。刚刚开始的时候,朝廷给藩王赏赐土地通常都是几十顷。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一些受皇帝恩宠的藩王得到赏赐的土地多达数千顷。最夸张的是万历皇帝给自己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一次赏赐了四万顷的庄田。

除了朝廷的赏赐外,藩王们还通过各种手段侵占民田。随着这种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导致很多农民失去田产,没有了谋生的手段,最终只能选择揭竿而起。

1644年,明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藩王和那些宗室子弟纷纷遭到了灭顶之灾。而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却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对子子孙孙的过分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