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妈妈,就是着急的妈妈。
01
前不久,哈尔滨发生了一件让人痛心的事件。
15岁女孩小月,在一次摸底考试中,从班里前三名落到了20名。
也许在普通人眼里,这只是正常的成绩起伏。
但家教一向严厉的小月,却紧张得懵了圈。
回到家中,母亲孙女士板着脸,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假期光顾着玩了吧”,就转身回了房间。
随后几天,小月情绪变得十分低落,不愿与家人说话。
但由于成绩下降让孙女士非常生气,也没与女儿过多交流。
一天晚上,小月像往常一样早早上床睡觉。
孙女士经过房间,发现桌子上有几个空药瓶。
再看小月,浑身大汗淋漓,昏睡不醒。
原来,小月吞服了350片胃药阿托品,企图自杀。
吓得孙女士赶紧把她送往医院。
经过一夜的抢救,小月终于度过了危险期。
据当值医生金辉副主任介绍:
阿托品是治疗胃部痉挛的药物,过量服用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而小月吞了350片阿托品,已经远远超过了成人致死量。
多亏家长及时发现,小月才得以成功获救。
对此,孙女士感到十分痛心,后悔平常给了小月太大的压力。
来源 | 新晚报
02
/焦虑投射,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像孙女士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把成年人的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这也是中国父母的常态,一天到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劲全往孩子身上使。
有心理学家说过:“许多父母到了一定年龄,自己成长受到限制,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巨大焦虑。”
“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焦虑投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双倍的压力。”
最近几个月,在上海读小学的小谷发现,爸爸对他越来越严厉。
每天检查作业,只要错误超过两个,就要罚站一个小时。
每次考试如果低于95分,就两个星期不能看电视。
有一次小谷测验跌破了90分。
还被爸爸痛骂:
“我怎么生出你这么没用的孩子!”
不仅如此,原本自由的周末也被爸爸报的辅导班填满。
最多的时候,足足有六个辅导班,语文、奥数、英语、音乐、美术、武术,样样俱全。
这让小谷非常疑惑,本来实施宽松教育的爸爸,为何变得如此焦虑?
原来,在去年年底,小谷爸爸参加了大学同学聚会。
十多年不见,同学们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的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当了大官。
也有人下海创业,赚得盆满钵满。
一个个谈笑风生,成了众人的焦点。
当有人问到自己现状时,小谷爸爸感到特别尴尬。
这些年来,一直在小公司做普通行政人员,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
只能吞吞吐吐说一句:“还行吧。”
这让小谷爸爸心里很不是滋味。
既然自己已经落后于人,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于是,他开始疯狂将精力放到儿子学习上,在他眼里,只要孩子成功,就能证明自已。
为了逃避现实的挫败感,小谷爸爸生生把孩子当成了赌注。
派克曾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的认知就像一张地图,在成长中不断和人生的地形、地貌进行妥协和谈判。
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
如果地图漏洞百出,就会迷失方向。
讽刺的是,不少家长视野狭窄,成长局限。
自己的地图灰蒙蒙一片,却总根据自已的“经验”来要求孩子。
还把探索地图的责任,理所当然地强压在孩子身上。
03
/着急的父母,会剥夺孩子成长空间/
有人说,父母有多焦虑,孩子的起跑线就有多前。
前不久,北京海淀区的二胎妈妈萱萱,在刚出产房不到三个小时,就焦虑起了孩子的学习。
她先是跟大娃语音通话,辅导作业,然后打开手机里的早教软件,放在出生不到三个小时的二宝耳边,说:“来,宝宝,今天的早教课开始了……”
在我看来,这样的早教简直变态。
但萱萱却说,其实焦虑都是被逼的。
记得大娃出生的时候,没有什么压力,希望给他轻松快乐的成长空间。
结果到了幼儿园时,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像上了发条一样。
有一百天开口讲话的;
有二岁会自己洗澡穿衣服的;
还有些“神童”,三岁认字,会100以内加减乘除,甚至开始学习微积分……
这可把萱萱吓到了,她决定不能再重蹈覆辙,必须让二娃跟上这条起跑线。
这个加速的社会,就算你心态多好,都不得不把所有事拼命往前赶。
美国喜剧演员安妮塔·兰弗洛创作并演唱的《妈妈之歌》,一度风靡全球。
歌词是一位母亲急切的催促声: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
“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
似乎每个母亲,都忍受不了孩子的慢节奏。
但实际上,成年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大不相同。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妈妈,就是着急的妈妈。”
适当的催促,能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
但过多的催促,则通常源于父母自身的焦虑。
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这些焦虑就会投射给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要么影响激素分泌,造成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
又或者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有一位二胎爸爸,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他刚上小学,跟着妈妈学做饭。
刚开始做饭难免手忙脚乱,但妈妈却在旁边一直催。
“能不能快一点?等你做好饭,我们都要饿死了!”
结果,在一声声催促中,他不小心把碗摔了,手指也烧伤了,还被妈妈打了一顿。
从此,他抗拒做饭,直到现在36岁了,仍然不想学做饭。
要知道,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已的成长节奏、思考和历练。
父母自身有焦虑,应该通过自我成长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加快节奏,甚至干涉孩子的成长。
如果父母总把焦虑投射给孩子,不仅难以达到本身的期望,还会让孩子在压力中无所适从,心生恐惧,形成双输局面。
04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精神胚胎/
部分家长有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
父母怎么去塑造和教育,孩子就变成什么样。
所以很热衷于为孩子设计“教育路线”,甚至“人生蓝图”。
从小学到大学,将一个个目标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逐一“攻关”。
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每个孩子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从出生那一刻起,人格特质的基础内核就决定了未来发展的相对趋势。
有一项研究发现:
当在新生儿的床边制造出一些声响时,有些新生儿会自然地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而另一些新生儿的反应则相反。
那些转向声源的新生儿,更可能成长为外向的人,而相对的,另一些新生儿则更可能成长为内向的人。
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往往是由精神胚胎决定的。
无论日后如何成熟或变化,最终总是在某个特定范围内波动。
也就是说,一个内向的人,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以及反复的努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变得健谈,但也很难彻底转变成为一个乐于交际的人。
所以,我们更需要根据自身特质,知道自己愿意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以及擅长做什么。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父母就希望他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科学家。
在长达10年的学生生涯里,高晓松也一直按照父母的要求走,并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科学家,反而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利用课余时间,高晓松组乐队、参加商演、做原创音乐。
像《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无悔》等知名歌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初稿。
到了大三那年,高晓松毅然从清华退学,走上音乐道路。
经过多年努力,最终成为了乐坛一股强劲的力量。
心理学家认为,精神胚胎就好比“出厂设置”,我们每一个自发行为,都反应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
精神胚胎发育良好的孩子,有极好的感受能力,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最终,他将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所以,不要急着去塑造孩子,更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
只有孩子的想法有存在的空间,对自己的人生才有更多的掌控权。
父母的职责是协助生命的发展,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作为一个人,最大的自由。
/今日作者/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