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趣谈科学| 城市灾害来临,我们如何应急避难?

五四青年节来啦!《知识就是力量》特别策划“青年科学家趣谈科学”系列内容,我们将从航空航天、生命科学、化学、人工智能、动植物、物理天文等领域挑选青年科学家,一方面带领大家认识中国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群体,另一方面,这些青年科学家将带领大家读科学、知科学、爱科学。

在城市的公园、广场、体育场,

我们时常能看到“应急避难场所”标牌

这是因为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为应对地震突发事件,

不少城市都设置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这样可以快速有序地疏散安置居民,

为居民提供可靠的应急避险空间。

那么,当城市灾难降临,

我们如何利用身边的公共资源避难逃生?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设置在哪些地方?

有哪些注意事项?

临近“全国防灾减灾日”,

就让我们跟着

青年科学家黄帅一一学习吧!

黄帅博士,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研究员。2015年1月获得北京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学会会会员、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及减灾、海陆场地的地震液化机理和城市群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等多项科研项目。2018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包括SCI、EI检索的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参加编译行业规范英文版1部。参与完成的“铁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评估技术研究”获得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城市灾害来临时,如何应急避难?

撰文/黄帅

当前世界各地城市灾害频发,但是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城市的防灾资源环境并不相协调,尤其是在构筑物抗震、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滞后,造成我国许多城市在面临灾害时表现得十分脆弱,地震、洪涝、雷电、沙尘、雾霾、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大。

图1 常见的城市灾害

而城市社区在防灾、避灾、抗灾、救灾等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因此提高城市社区的防灾能力,对于城市整体的防灾能力的提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构建社区防灾空间体系

提高城市社区的防灾能力,关键在于构建社区防灾空间体系。社区防灾空间体系首先是确保建筑物的抗倒塌性能,再充分利用社区自身具备的防灾资源,完成社区居民的紧急疏散、安全避难,同时阻断社区灾害的蔓延等。图2标示出一个社区基本的防灾体系所涉及的主要方面。

▼横屏观看更清晰

图2 社区防灾体系

图中标示①建筑物的抗倒塌性能:减小灾害中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损伤,需要进行社区内建筑物的危险度评估,确保建筑物满足抗震规范标准,对危险性建筑进行改修加固等措施。社区防灾上的重要建筑物要加强其耐震化。

图中标示②避难防灾的路径保障:要保障灾害发生后灾民的安全疏散,选择合理的避难疏散路径引导居民到达规划的避难设施据点。首先要保证路径的安全性,道路两侧建筑物要满足红线要求。其次社区重要道路要满足抗震要求,以确保救援及物资输送。

图中标示③身边避难场所和防灾据点的确保:灾害中可作为社区居民临时避难的区域包括社区空地、活动广场、社区小公园、中小学校等,要充分利用社区身边的避难场所,保障其防灾机能,设置相应的防灾设施。

图中标示④火灾等次生灾害扩大化的限制:减少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加强建筑物的不燃化,保证其防火性能。其次社区空地、绿化带等起到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同时要具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及时的消防救援资源。

规划城市避难场所

规划城市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突发灾害的有效措施。灾害发生后,市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疏散到危险较小场地,并通过有效的灾害管理进行有序的自救和互救行动,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人员伤亡,降低损失。

比如,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引发的大火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大量建筑物烧毁,而在这场灾难中,城市里的公园、广场和绿地等公共场所对灭火和阻止火势蔓延起到了积极作用,东京有七成以上的人口因顺利进入避难场所而得以幸存。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避难所收容的灾民数也达到30万人。

灾害发生时人群沿着避难疏散路径前往紧急避难场所,从人群的出行时间和动态避难特征要求前往避难场所的疏散通道在足抗震性能的前提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容纳能力,并且避难路径与各层次避难场所间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便于人员的转移。日本一般将避难道路与绿道结合,以宽10m以上绿道作为避难道路进行疏散。

图4 疏散道路与避难场所的相关性

社区避难场所主要包括社区内部的小公园、学校操场、空地等场所并且被规划作为避难用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中规定紧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500米,步行约5~10min之内可以到达,因此避难场所的服务面积以紧急避难场所为中心,以500m为半径画出同心圆,所覆盖的区域面积占社区总面积的比率为社区避难的可达性。

图5 紧急避难可达性示意图

以社区层面进行的防灾建设更加接近居民的实际需求,以社区避难场所为例,如图6和图7是2013年芦山地震中以城市小广场和中学校园为依托的避难场所。社区周边的小广场和校园作为避难场所,一方面居民方便到达,另一方面居民熟悉其地理环境。

图6 芦山县城

图7 芦山中学

学校运动场可以作为避难场所,规划中应该提高其利用率以及对周边社区的服务能力,如图8和图9所示。

图8 学校避难场所内部

图9 避难场所外围道路

以安贞西里社区为例,内部有安贞社区公园,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公园共有6个出入口,北边有公园正门及其左右两个出入口,东边有一个,南边有两个,这些出入口均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和相应的标识,同时公园正门边设置有应急物资供应站,避难场所内部各种配套设施完善。此外,社区还包括五路居第一中学操场、安贞里二小操场、北京BISS国际学校操场、华联商厦门前绿地等避难空地,总避难面积达33715.5平方米,人均避难面积达到2.12平方米/人。此外社区紧邻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中心避难场所,应急避难条件十分便捷。

图10 内部指引标识

图11 外部指引标识

图12 应急物资供应站

图13 社区内部避难广场

社区小范围防灾区域内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充分利用绿地、小公园、操场等开阔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等,从社区防灾角度来说来说更加容易实现。通过对城市中各个社区防灾能力提升的逐步推进,点面结合,最终实现城市整体防灾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防灾社区的建设就是要将社区潜在风险消灭在社区层面,最终实现整个地区或城市各个击破、化整为零的防灾结构模式,可避免灾害无序扩散,有效降低伤亡和损失。

今天,青年科学家黄帅为我们带来的“应急避难”的内容你都了解了吗?如果你有更多思考,欢迎留言区互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