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成语“一诺千金”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讲信用,这个成语便是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其原话是:“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也就是说,“一诺千金”这个词是本来是形容季布这个人的。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下,楚汉争霸之时他多次将刘邦逼入窘境,而刘邦消灭项羽,建立汉朝之后却赦免了他。而季布的舅舅丁公在楚汉战争中曾经在即将俘虏刘邦的时候将他释放,后来刘邦却将他斩杀。季布和丁公一个与刘邦有仇,一个有恩,刘邦为什么会做出违反于常理的决定呢?
一、季布与刘邦的恩怨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记载,季布年少之时就因为任侠人在楚地非常出名,秦末起义之时,季布投身到了项羽麾下。季布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他多次率兵攻打刘邦,让刘邦焦头烂额(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所以,在刘邦消灭项羽,取得最后的胜利之后边下诏书,悬赏黄金千两捉拿季布,如果谁敢收留他,就夷三族。可见直到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对季布依然是恨之入骨。
*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皇帝亲自下令要捉拿一个仇人,想必季布是凶多吉少了。不过,季布早年的任侠之气让他结交了很多可以托付性命的朋友,在这段紧急的时间内,有两位恩人帮了他。
季布的第一位恩人就是濮阳周氏——周氏保证了季布的暂时安全
季布藏身于周氏家中之后,周氏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现在大汉急于缉拿足下,我现在有一个办法保全足下性命。如果足下能听我的建议,那我就直说;如果不能听,那我就先自杀以明志。”周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建议在当时来说很难让人接受,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绝对不会出卖朋友,他愿意以自己的性命为担保。周氏提出的建议就是让季布受“髡钳”之刑,也就是剃光头发、戴上枷锁,打扮成奴隶的模样。季布接受了周氏的建议,他与数十位奴隶一起被卖到了鲁国朱家家中。
*楚汉斗争形势图
朱家就是季布的第二个恩人——朱家才真正让季布彻底安全
尽管季布乔装打扮称了奴隶,但是朱家依然认出了他,他告诫儿子好好对待这位奴隶,随后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洛阳拜见汝阴侯滕公。滕公就是刘邦的发小夏侯婴,他曾经在彭城之战中冒死就下了汉高祖刘邦以及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是刘邦的心腹之臣。
朱家见到滕公之后说了三段逻辑非常强的话,最终说服了滕公。
第一句: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意思是季布到底犯了什么罪导致皇帝如此急迫地要捉拿他归案,甚至私藏季布都是夷三族的大罪呢?滕公的回答自然是在我们意料之内的——当今皇帝下令紧急缉拿季布,不就是因为当年季布差点要了皇帝的命吗!
第二句:君视季布何如人也?
朱家突然开始反问滕公,你觉得季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滕公的回答是:“贤者也”,可见即便是刘邦的发小,也听说过季布的大名,并且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人不错。
第三句: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这句话才说道了重点,它包含了四个重要信息:1,季布当年在项羽麾下效力,奉命攻打当今皇帝乃是他的分内之事。2,项羽部下的大臣多了去了,难道皇帝能把他们全都杀了吗?3,现在皇帝刚刚平定天下,就因为个人恩怨而在全天下缉拿一个仇人,这显得皇帝也太小肚鸡肠了——皇帝应该以天下为公才对啊!4,大家都非常清楚季布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如果把他逼急了,他向南逃到百越或者向北逃到匈奴,成为大汉敌国的将军,对大汉来说将是一个更大的威胁!
*西汉初年版图
朱家以上的论述,终于打动了滕公,滕公也将朱家的论点如实地向刘邦汇报了。刘邦大气地赦免了季布的罪名,并且亲自召见了他,将他拜为郎中。季布在汉高祖、汉惠帝、吕后直至汉文帝时期都是汉朝重臣,立下了无数不朽的功勋。
二、丁公与刘邦的恩怨
丁公同样曾经是项羽部下的武将,在著名的“彭城之战”中,刘邦所率领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精兵击溃,当时奉命追击刘邦的就包括丁公,经过一番白刃战之后,处于劣势的刘邦眼看自己就要被俘虏了,便转身对丁公说:“两贤岂相戹哉”,这句话煞有《水浒传》中“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的意味。毕竟丁公与刘邦曾经共同追随项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丁公决定放刘邦一马,于是他“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丁公的结局
当项羽势力被消灭,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丁公自认为曾经有恩于刘邦,便主动找上门去,希望能够谋个一官半职,没想到刘邦却把他带到了军营之中,对自己的麾下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意思是,若不是丁公当年暗中背叛项王,项王哪至于兵败身死呢?丁公实在不是一个忠臣!于是,刘邦下令将丁公斩杀。
*汉高祖刘邦
从季布和丁公的不同结局我们可以再次在刘邦身上看到一个成功政治家的特质——他不会被个人恩怨冲昏头脑。项羽已经破灭,就应该将之前与项羽的所有恩怨都一一冰释。汉朝已经建立,当务之急就是稳定民心,让百姓忠于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