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的热映,使很多人对大脑产生了兴趣。我们是如何感知世界的,意识来自何方,决策的机制是什么,机器人会有自我吗?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书单:《认知神经科学》、《脑与意识》、《思考,快与慢》、《人工智能简史》、《失控》,等等。
这些书加起来有几千页厚——如果嫌麻烦,还有另一个选择,读一读《大脑的故事》。
《大脑的故事》(图片来源:豆瓣)
那么,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西部世界》第二季的科学顾问,一位全球知名的脑科学家,究竟在书里说了些什么呢?
大卫·伊格曼(图片来源:eagleman.com)
人们常常把婴儿比作一张白纸,其实,婴儿的大脑,更像是一束纸纤维。新生儿脑内的神经元彼此独立,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他们几乎不能动,也没有正常的感官。随着外界信息的涌入,神经元之间以突触的形式迅速连接到一起,及至两岁,小朋友们的神经元突触会超过一百万亿。
婴儿(图片来源:CDC)
有的人可能会据此推测,成年人的突触一定更多咯?
恰恰相反,从两岁到成年,突触在不断减少,最终稳定在五十万亿左右。这种减少,与灭霸打响指不同,不是随机的、盲目的,而是有意挑选的结果,某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得到强化、有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则被削弱。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把婴儿比作一块璞玉,所谓成长,即雕琢玉石的过程。
不同年龄段,雕琢的程度不同,表现也不一样。儿童常常显示出令人惊叹的观察力,而少男少女,随便找几部青春电影看看,就能发现,社交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功成名就的人回忆往昔时都禁不住感慨,“我当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书呆子”。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生存。
所谓观察,就是看到、听到、闻到、摸到。问题是,大脑居于头皮、肌肉和颅骨组成的小黑屋之中,它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呢?答案是,大脑压根不知道。我们能拥有正常的感官,是因为大脑擅长猜测。视网膜,会忠实地记录每一个进入眼睛的光子,然而,血管在视网膜前面——如果大脑不假思索地展现视网膜影像,我们将见到极其可怕的场景,整个视野里遍布着粗大红色的枝蔓。幸运的是,大脑在进化中学会了以下技能:
1. 推演正常画面:通过割补,用正常画面替代附近的血管阴影;
2.剪辑:因此,虽然脑神经元对声音和画面的处理速度不同,但我们跟人聊天时从未经历过“声画不同步”
3. 还有最重要的,学会忽视细节:留心细节太消耗能量了,而高耗能是生存的大敌,把它们交给潜意识就好了。
未成年人则是另一副模样。人们常常歌颂少年时代的感情,以为那时的感情最是真挚。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如此。内侧前额叶皮质在少年时代异常活跃,使人们格外关注他人的看法。这意味着,少年更在意朋友、更容易被朋友鼓动、更容易识别朋友的情绪。研究显示,当看到别人微笑的时候,我们会首先下意识地进行模仿,眼睛眯起、口角上提,接着才意识到对方在开心。有学者对此很好奇,中间的模仿到底有什么用处,于是,他们为志愿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是美容院里的常客,它可以削弱神经对肌肉的控制,使脸蛋显得紧致,换句话说,它会削弱人的模仿能力。结果显示,一旦削弱志愿者的模仿能力,他们识别情绪的能力就大大下降。
镜像神经元(图片来源:哈佛大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未必人人能做到,不过,见到别人伤心,自己脑内的伤心神经元也会被激活,倒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就是镜像神经元,它给我们共情能力。有学者猜测,共情和利他,可以让群体更好地发展,进而增加个体存活的机会。青春期,正是学习共情的关键时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跃度会逐渐下降,让位给理性中枢,眶额叶皮质——过于强烈的情感,同样不利于生存。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困惑,难道“自我”,只是大脑在生存压力之下的妥协?
当然不是。在理性和潜意识之外,大脑还有一个特别古老的部分,负责进行调控,即奖励中枢。关于奖励中枢,各式各样的文章已经够多。我们知道,推迟满足感的能力影响行为模式,有的人行事拖拉,有的人却果敢坚毅,总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所谓“满足感”,就是一种可以激活奖励中枢的情绪。
实际上,每一个决策,是先工作还是摸会儿鱼,是去健身还是去吃火锅,大脑都会小心推演,预判其结局。可以想象,减肥成功需要的时间比吃火锅长的多,在这个过程中,牵扯到更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推演资源。因而,大致上,大脑总是倾向于快速奖励。
我们都有懒惰、拖延、不坚定的一面。幸好,脑科学的进展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大脑的判断,基于场景,换言之,环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只要修改一下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果敢坚毅。比如说,你可以跟朋友相约在健身房见面,不去即失约,等到了之后,大脑便会觉得,“来都来了”,干脆运动一会好了……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大脑固然造化神奇,也有着种种局限性。有没有办法让它再次——最好是快速,进化呢?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人工智能”这个词已经出现了。随后,人工智能领域几次兴起又几次陷入低潮,直到最近,才渐渐接近曙光。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功能方面,它具有异常优秀的适应能力,结构层面,无数个简单神经元交织起来,竟然能够产生高级智能。
前者意味着,大脑就像一台主机,只要技术足够,我们可以随意接入配件。比如,人工耳蜗。人工耳蜗可以把环境声音转换为电信号,一开始,大脑无力这些电流,不过,只要经过适度训练,大脑很快会掌握其中的窍门,重建听力。运用相似的原则,我们也可以把很多科幻作品里的东西变成现实。比如,机械义肢。有些人患有小脑共济失调,运动中枢正常、肌肉正常,但是连接运动中枢和肌肉的神经出了问题、没办法正常运动。脑科学的进步,使这种疾病不再是绝症——先让患者想象某个动作,接着把此过程中产生的神经信号记录到电脑里,电脑虽然没办法理解信号的含义,却可以适应,慢慢学会将某种信号模式和肌肉运动对应起来。
机械义肢(图片来源:搜狐)
后者意味着,终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成为现实。
单个神经元所包含的智慧,在CPU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即使堆积数以百万计的CPU,计算机也没有办法出现自主性,只能按照人类的指示、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工作。脑科学家们目前认为,关键在于神经元的组织形式,如果我们能够有效模仿,人工智能就不再是一个梦想。
大脑的连接模式(图片来源:humanbrainproject)
总之,《大脑的故事》以极其浅白的语言,介绍了脑科学的方方面面。史蒂芬·霍金在书写《时间简史》时,曾经得到过一个忠告:每在书里加入一个公式,就会损失大量的读者。《大脑的故事》忠实地遵守了这一原则,全书只用了寥寥数个专业术语。另一方面,读科普的好处是,几乎立刻就能用上。科学如此深远又如此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脑科学这种枢纽学科更是如此。身处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种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大脑的故事》展现了一幅幅壮美的画面——我们常说”造化神奇“,原来脑科学家们已经向着造化的巅峰(大脑)进军了,而且已经走了那么远。
作者:赵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