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1. 超级真菌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传染性极强
流言:
超级真菌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传染性极强。
真相:
流言中的“超级真菌”,其学名为耳念珠菌,是一种可以引起严重感染的真菌。资料显示,耳念珠菌2009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
目前,耳念珠菌在国际上被冠以“超级病原”的称号,主要归因于以美国为主的地区所受到的严重临床威胁。首先,自2016年以来,美国监测发现耳念珠菌在纽约、新泽西、芝加哥等地区的发生率快速升高。其次,在美国发现的耳念珠菌,对临床常用的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种类的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目前中国共报道耳念珠菌感染18例,没有集中暴发案例。在已经完成的全国范围67家ICU病房念珠菌血症的研究中,亦未分离出耳念珠菌。在我国近10年间覆盖230家医疗机构的侵袭性真菌病监测中,耳念珠菌的发生率低于1/20000,所以公众不必恐慌。
2. 跑步会损伤膝盖易患关节炎
流言:
经常跑步的人容易得髋关节和膝关节炎。
真相:
导致关节炎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超重和受伤等,而跑步的时间长短、强度、距离和完成的长跑次数与关节炎没有任何关联。换句话说,年纪越大、体重越高、有关节炎的家族史或者曾经有过关节受伤的人越容易得关节炎。
长跑并不毁关节,马拉松运动员得关节炎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还低。2017年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出于健身目的的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也就是说,跑步可以是膝盖的保护因素,关键在于正确的跑步方式。
总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跑步,只要不导致受伤,对关节和健康都是有益处的。
3. 近视能治愈
流言:
只要用对方法,在一定期限内孩子的近视可以治愈。
真相:
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
除了因睫状肌痉挛所致的“假性近视”外,近视是不可逆的,严重情况甚至会导致失明。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办法能使其恢复。也就是说,近视只能被“矫正”,不可“治愈”。
目前,近视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药物、光学眼镜、角膜塑形镜、手术治疗等,基本原理均为改变光线折射路径或者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但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近视眼结构改变。所以,近视后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缓度数加深的速度。
2019年3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表示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近视治愈”等带有误导性的表述。
4. 无线耳机致癌
流言:
250名科学家联名警告,AirPods和同类型的无线蓝牙耳机可能致癌。
真相:
消息中提到的科学家们的联名警告确实存在,但是无线耳机并不是这封联名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也并没有实际的研究数据表明无线耳机会致癌。
科学家联名信的主旨在于:随着科技的进步,由各种电子设备产生的辐射也日渐增加,因此应该加强对于辐射的限制。这则消息中提到,将无线耳机置于耳道中,会使头部组织暴露在相对较高的射频辐射下,从而引发对无线耳机安全性的质疑。
无线耳机从原理上来讲并不会致癌。公开资料显示,蓝牙使用无线电磁波的波长为2.4-2.48GHz,属于“非电离射频辐射”,其辐射量在电磁辐射量安全标准以内。至于“耳机”致癌更是无中生有,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有能量的,由于耳机比扩音喇叭更靠近耳膜,因此对于耳膜产生的损害也就更大。长期佩戴耳机可能对听力有危害,但是这并不代表戴耳机会致癌,目前尚未有研究表明戴耳机会导致任何癌症。
5. 爱生活爱健康就要买“无添加食品”
流言: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天然无添加,绝不含防腐剂”才是优质食品的代名词。
真相:
本质上来讲,大部分商家宣称的“无添加”几乎都属于文字游戏,除了误导消费者,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一瓶水,商家可以宣称“本产品0碳水、0卡路里、0糖、0咖啡因、无色素、无香精、无添加、无麸质、无转基因”。其实,它还可以再加一些台词,无增稠剂、无乳化剂、无酸度调节剂、无凝固剂、无抗氧化剂等等,因为水中根本无需添加这些物质。
再比如“纯天然、无高果糖浆、无阿斯巴甜、无三氯蔗糖、无甜叶菊、无明胶、无人工色素、无防腐剂、无麸质”的酸奶,其配料里可以添加花蜜、果胶,所以不需要加高果糖浆、明胶等。同时因为是白色的酸奶,里面没加谷物,当然不需要加色素,也无麸质。
想买到好食品,关键还是去正规渠道,并且要学会看配料表(主要是前几个配料)和营养成分表。凡是标榜“无添加”的,商业噱头往往大于实际健康意义。只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足够高,合规使用就没有问题。
6. 血管里面有“垃圾”“毒素”需要排毒
流言:
血管里面有“垃圾”“毒素”,如果不清理就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
真相:
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比如代谢蛋白质之后产生的尿素、胍类化合物、酚类等产物,就会通过肾脏排出。平时适当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排毒汤,都不可能把它们从身体里清出去。
代谢废物,既不会堵塞血管,也不会诱发“三高”。堵塞血管的罪魁祸首,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脂类。例如胆固醇,适度水平的胆固醇可以维持人体正常运转,但如果长期胆固醇水平较高,就容易引起动脉血管粥样斑块。
人体真的不需要排毒。对健康人来说,人体本身就有强大的排毒能力,强大到让我们感觉不到“垃圾”的存在。只要肝肾等器官正常运转,就不用担心毒素对我们的伤害,也就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方式来“排毒”。
7. 婴儿退烧药“布洛芬”服用会致残
流言:
布洛芬不能再服用了,会致残,形成永久性伤害,美国正在全面召回!
真相:
美国食药监局网站显示,2019年1月29日确实有一条召回布洛芬的公告。
但从原文可以看出,这次召回与布洛芬药物本身的安全性无关,其实是美国Tris制药公司的一款布洛芬口服混悬滴剂由于部分批次可能浓度较高,超过了规定标准,而做了全国范围的召回。
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召回是基于健康危害评估。浓度较高的布洛芬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或更罕见的腹泻,甚至耳鸣、头痛和胃肠道出血”。但该公司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这样的严重不良事件”。
也就是说,布洛芬在美国被召回的原因是个别产品本身浓度超标,这和朋友圈刷屏的布洛芬致残根本是两码事。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消炎作用;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起到解热作用。布洛芬一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和欧美各国推荐的首选儿童退热药之一,无论发烧感冒,还是止疼消炎,布洛芬基本上都是常备药。
8. “生酮饮食法”靠吃肉就能减肥
流言:
无数科学研究支持的“生酮减肥法”,美味、健康和身材可以兼得!只要不摄入糖分,就可以随意吃高脂肪的肉类,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这一减肥理念横扫全球,明星都在追捧。
真相:
“生酮减肥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长期“高脂低碳”进食方式,反而会增加肝脏、肾脏的患病风险,甚至危害大脑健康。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所谓饮食“结构”的改善,生酮饮食的确能让一些人体重在短时间内出现下降,尤其是本身摄入脂肪就不算多的女生。但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生酮饮食法对人体健康是长期有益的。
其实,“高脂低碳”的极端饮食模式弊大于利,已经是营养学界的共识。长期摄入高脂肪食品,会对心血管造成很大的危害,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使血管弹性减弱、管腔变窄、甚至阻塞,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发生。脂肪在肝脏中沉积过多,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由于代谢的改变,生酮饮食法也极大地增加了患肝病、肾病的风险。当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时,人体会处在酮血症的状态,肾脏排出酮体和体液,导致人体失水,体重迅速减轻。较长时间的生酮饮食,更是会大大增加肾结石、骨质疏松和高尿酸的风险。
除此之外,人的大脑需要糖类提供能量,而摄取糖类的最主要方法就是碳水化合物。大脑长期得不到平衡的摄入,会出现失眠、便秘、脱发等症状,不仅危害身体健康,对人的心情也有很大影响。
9. 食用香椿会中毒
流言:
香椿(芽)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物质,简单食用就会中毒、致癌。
真相:
香椿当中的确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物质,但是“含有”不等于“致癌”。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另外还有一些亚硝酸盐物质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吸收土壤当中的氮元素(N)转化形成的。所以,大部分蔬菜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物质,只是含量或多或少,大不相同。
也就是说,香椿中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很正常,其他像芹菜、油麦菜、菠菜等大家常吃的蔬菜中同样含有,并不需要大惊小怪。
对于香椿来说,发芽期香椿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处于最低状态,随着时间增加,亚硝酸盐物质的含量才会逐渐升高,而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最多的恰恰是“香椿芽”。
在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就评估出了亚硝酸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该数值定为0.07毫克/千克(以亚硝酸根离子计算)。值得注意的是,亚硝酸盐在体内的代谢比较快,只要摄入不超标,对于身体的影响并不大。
由于香椿在整个生长周期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大约在1.475—2.778微克/克之间,因此拿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举例,如果想吃香椿吃到亚硝酸盐中毒,至少需要吃1.6千克左右的香椿,根本不可能达到。
内容来源:北京晚报、北京科技报、蝌蚪五线谱网、“科普中国”、“上海网络辟谣”、“饮食参考”、“企鹅科学”、“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