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进入1945年时,无论是曾经称霸欧陆的德国,还是在东南亚掀起日之丸风暴的日本,都已陷入了穷途末路、大厦将倾的状况中。正如众多读者所熟知的,为了挽回在太平洋战场上惨淡的战局,日军不惜成立了所谓的“神风特攻队”(Kamikaze),让无数菜鸟飞行员,驾驶着满载炸药或是爆破物的战机,去和敌军军舰、航空器同归于尽。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样疯狂的举动,在地球的另一边也有。
当无数的B-17、哈利法克斯、兰开斯特战略轰炸机飞入德国境内后,油尽力竭的德国空军意识到,使用常规战术根本无法阻止盟军的脚步。为此,1945年3月,在“野猪”战术的创始人赫尔曼的提议下,德国空军正式成立了易北河特攻队”(Sonderkommando Elbe)。纳粹空军最后的挣扎,也由此开始。
▲与崇尚死亡,“为天皇献身”的日本军国主义相比,易北河特攻队的组成虽然是一群菜鸟志愿者,但好歹在每架飞机上装了逃生系统。
根据资料显示,易北河特攻队成立后,除了有2000架战机、2000名志愿者外,还有300名较为熟练的战斗机飞行员。在当时的第44专家中队,德国空军将领加兰德看来,让这些只会起降的菜鸟去攻击庞大、有效率的盟军机群,无疑就是“送人头”!即便是反对声一片,这项疯狂的计划依旧照例实施。
易北河特攻队的装备,是去除了装甲与其他附加设施,仅保留一门位于上引擎整流罩MG131机枪(备弹60发)的Me-109G型。在战机升空后,飞行员首先将爬升至万米高空,随后自高速俯冲下去,使用机首的螺旋桨撞击敌军轰炸机。易北河特攻队的攻击点有三处:敌机机尾、发动机机舱以及驾驶室。这三者中,要么是装有大量燃油,要么就是控制飞机的核心区域。一旦被迎面而来的战机撞上,其后果也是可想而知。
▲易北河特攻队的标识,即为德国空军传统的黑色铁十字标记。
▲易北河特攻队使用的Me-109G型战斗机。
1945年4月7日,新成立的易北河特攻队,在德国本土上空出动了180架改装后的Me-109,与盟军展开厮杀。根据德国人自己的记录,至少有22-24架盟军轰炸机被易北河特攻队的攻势击落。然而,实际只有15架盟军轰炸机遭到了这些飞机的攻击,仅8架全毁。与少的可怜的战果相比,易北河特攻队自身却是伤亡惨重:仅有30架返航,40人阵亡。其他出战的飞机,或是被盟军的护航机队射成了一团火球,或是被轰炸机密集的机枪火网击伤,迫降坠毁。这一战后,德国人就再也没发起过大规模的自杀式撞击战术了。
▲由德国画家赫尔穆斯·埃尔加德(Helmuth Ellgaard)绘制的一张“撞击战术”素描。
▲易北河特攻队在1945年4月7日当天,在空中发起进攻的彩绘与CG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