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学校该关门了吗?

今天,科技与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放学后,学生不再去操场玩“老鹰捉小鸡”,而是拿手机玩起了“王者荣耀”。同样是玩游戏,但形式完全不一样了。然而,学校的教育似乎没什么变化,还是让学生听铃声上下课,每天奔波于学校家庭之间,像100年前一样。

西方国家最初学校诞生

100多年前,工业革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欧洲国家开始诞生办全民教育的想法。目的是把人口的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标准化程度,有了足够的文化知识,人们就可以胜任机器操作等新式工作,赚了钱还有能力去“欣赏”科技创造出的新鲜事物,比如汽车、冰箱、收音机、电视机等,以消费再来拉动生产。

事实上,工业化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业革命前,人们一般都以务农为主,生活作息自然按照农场的节奏,孩子跟着父母打打杂,或者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孩子跟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起。但工业化使农民变成了工人,纷纷进工厂上班,父母不得不在早上7点进工厂,一直干到下午5点,这期间完全不在家。

那么孩子怎么办,就一直闲在家无人照看,无所事事?当然不是!而是把他们送到孩子自己的“工厂”,他们的“工作”就是学习将来如何工作——这就是学校。学校的诞生及发展,充分体现了工业化的特征。

学校的工业化特征

诞生之初,学校的组织管理大部分借鉴于军队和工厂。学校规定课程任务,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上课)、规定的地方(教室),一起做规定的事情(学习)。铃声成为统一行动的指挥棒,这是工业革命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当然,学校也有积极作用,它确实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但其中的教育方式仍有很多缺点,典型特征就是整齐划一。如果一个人在智力上有超常或低下表现,他会不被理解,格格不入,同样在身体上若异于常人(如长了六指),也会如此。也就是说,你要聪明但不能太聪明,否则会感到孤独、厌倦;你要努力学习、积极活动,但又不能太积极,否则会感到孤独、遭排斥;你要有批判性思维,提出独到见解,但却不能太独到,必须在某个特定框架内,否则老师和同学无法理解,你同样会感到孤独、无聊。

有的人擅长运动,身体灵活,但对语言、文字信息反应迟缓;有的人擅长音乐,对声音敏锐,但对数理推理、逻辑运算难以把握;有的人擅长文字处理,文思泉涌,但生活动手能力一塌糊涂……人与人各不相同,但在学校里却必须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

信息时代的学校

20世纪大多数时候,工业化、制度化的学校被人批评为糟糕的教育形式。但是这种集中式学校教育也一直没有改变,因为分散教育——在家上学的弊端很大,孩子可能会彼此孤立,知识不连贯,社交能力差。

然而,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格局,分散教育的可能性得以实现。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运算(或AI)等技术,可以为每个人量身定作不同但又系统的教学内容,在家就能学习。当然,这需要社会整体的支持,比如定期举行一些集体活动,登山、野营、比赛等。

未来的小学、中学,可能更像现在的大学。学生不必每天花大量时间在路上,只为了早上8点前准时赶到学校;也不必为了解决某个难题而约好时间地点等待老师,而是可以自由地“上课”,把赶路的时间花在解决难题上。老师也不必一大早提前到校“备课”“备学生”,而只要在智能教学系统里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或赴约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专职老师)。

这也要求父母必须与世界接轨,不断学习。父母既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有影响的老师,如果成功地在家教育孩子,将是对孩子最好的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