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国家取消了户口?

我国的全国性户口(户籍)制度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一本薄薄的册子见证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人群流动变得越来越平常,一个大城市的户籍也成为了很多人追逐一生的梦想,是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

不过我们也并不孤独,放眼世界实行类似户籍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一些,主要集中在东亚汉文化圈,不过其数量和管控力度也在逐年降低。今天就来看看这些和我们相似的地方。

越南

越南于17年年底宣布将废除户籍制度,并争取在19年年初完成。没宣布废除之前,越南的户籍制度历史可谓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越南宣布废除户籍制度

然而BBC表示废除尚需时日

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后,胡志明接管北方,战争状态中止,城市化和工业化开始展开,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然而城市无力负荷,失业人数增加,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却减少了。再加上国内反对势力活跃经常造成社会混乱,当局认为限制人口流动不失为一个好的管理办法。

经过一系列商讨,北越政府在1957年发布了495-TT通知,规定了农村居民搬迁到河内等大城市的种种限制措施,这也是越南限制人口迁徙的第一份法律文件,但只在城市实行,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持新生国家的稳定局面。

居民在河内抢着登记户口

7年后的1964年,应越公安部“增加战争期间安全保障”的要求,北越政府颁布104-CP号法令,户籍制度才开始在北越正式实施。北越公安部直接负责实施,其中的小部分条款发展到今天有所变动,但核心一直都在:每位居民只能在一个家庭中注册为永久居民。

1975年4月,户口制度在整个越南范围内实行。和我国一样,越南户籍制度,也有户口本、身份证两样最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

1973年 越南户口统计场景

这两份重要的文件在1986年革新开放以前渗透到了越南人粮食,土地,住房,教育,卫生和就业分配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公民权利只有在进行户籍登记过后才能得到保障。

1986年革新开放后,越南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保留着复杂的户籍制度,其中户口方面的规定最让人头疼:

根据规定,居民的户口有四种类型:KT1至KT4。KT1是永久居住地,即家庭所在地;如果居民在省内临时迁徙,则需注册一个KT2地址;如果出省,则需注册KT3地址;出于工作或求学需要出省居住,则需申请注册KT4户口。

户口封面长这样

看上去好像还算合理,然而小小的越南一共有58个省级单位,每个的大小仅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地级市,试想一下出市就要换户口,这有多麻烦。

如此麻烦的制度显然造成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对于缺乏正规教育和正规工作的农民工。但由于牵涉到社会福利甚至儿童的入学资格,申请户口非常重要,对穷人更是如此:如对于没有登记KT3或KT4的胡志明市家庭,医疗保险,扶贫援助和免费入学等社会福利均无法享有。

1957年以来越南户口的变化总结

而政府的收获则是能在长时期内严格掌握人口流动、居民的出生和死亡信息,甚至严密监控居民是否在户口所在地作息,由此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表扬”户口制度的一大好处——防止婚外情。

进入21世纪,越南的户籍制度有所松动。2006年的“居留法”将此前的KT1-4四种户籍简化为临时和永久性两类,还大大减少了永久居留条件;在大城市中获得户口也只需要在那里停留1年。

在废除户口簿和身份证后

人们将在执行管理程序时使用个人识别码

而近两年户籍制度废除传得火热,实现之后许多繁琐的行政程序将得到简化,如房屋搬迁、车辆登记等,在与行政机构进行交易时,公民也只需要提供识别号码即可。可以说户籍制度即使不废,在越南也差不多名存实亡了。

日本

日本的户籍制度始于明治元年(1868年)10月。

当时的天皇政府在与幕府的斗争胜利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便是整顿户籍。明治元年,京都政府制定“京都府声籍仕法”,1871年,该法正式颁布实施,全国各府县以此法为蓝本开始进行户籍编成,以“户”为基本单位。

日本户籍制度百年纪念邮票

但日本现行的户籍制度并不是这个版本的,而是在昭和23(1948年)1月1日施行的新“户籍法修正案”和“户籍法实行规则”。虽然名叫“昭和23年式户籍”,但直到昭和32年左右日本政府才完成了对所有以前户籍的改制整理工作。

户籍法是建立在民法基础上的,对户籍薄的管理、记载内容、申报内容和方法、户籍修订等做出了详尽规定。如户籍中记录的主要内容有:姓名、出生年月、上户口原因及时间、生父母姓名以及当前与父母的关系等等,与我国户籍制度类似。

日本的全部事项证明书

来源:东京荒川区政府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户籍法中关于“原籍”(本籍)的规定。

日本的户籍薄是由原籍所在地的政府保管,为了便于拿到户籍变更的相关文件(往往需要回原籍所在地政府),法律规定 ,“原籍”的地址可变更。而且只要是日本国内有门牌号码的地址,就可以随意选择。于是就出现许多旅居在东京的人原籍在“皇居”、“国会议事堂”和“东京塔”的现象。

各种热门景点当户籍地

随意选

这样吊诡的对应现象与我国户籍制度中籍贯这一项意义不大的栏目有些相似,对于很多人来说,籍贯与出生地、现居地没有任何一致性。

在如今日本,看似复杂的户籍制度大多只存在形式上的意义,跟民众的福利、迁徙挂钩并不多,“住民票”才是重点。公民在接受义务教育、进行国民健康保险办理、登记纳税、选举等活动时,都需要出示“住民票”,这才是在日本生活最重要的证件。

在日本

学区内户籍是无意义的

日本的户籍制度还有一个副作用,被影响的则是朝鲜半岛。

在朝鲜李朝时代,存在着两班、常民等级制的户籍制度(良民男子也有户牌),日本殖民者又在此基础上将其改造为日本家族式的户口制度。近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户籍制度造成了某些人权侵害和男女歧视的事实,韩国已于2008年1月1日废止了户籍制度。而在朝鲜,则仍然保留着“国民身份证制度”,令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两班,1863年

贝宁

东亚国家实行户籍制度,和辐射力强劲的中华古代王朝为稳定政局采用的手法有关。但人类的智慧总是相似,还有个位于西非中南部、濒临几内亚湾的小国贝宁,也实行“户口制度”。

从上世纪60年代独立后,贝宁(当时叫达荷美)政局一直动荡,发生过多次军事政变。1972年,克雷库中校发动政变,改弦易辙,正式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一走走到1989年。在此期间,贝宁参考朝鲜实施了“国民身份证制度”,做了一些修订并沿袭至今。

贝宁国旗

其实非洲很多国家都实行身份证制度,但和户口制度是两码事,为何贝宁的身份证制度会被称作“户口制度”?

一是贝宁的国民身份证的办理手续严格且繁琐。在贝宁,只要是满18岁的公民都必须申办国民身份证,经父母或监护人同意的未满18岁公民也需要申办。按照《贝宁共和国国民身份证管理办法》,办理身份证的地点须在常住地的县级或镇级公所。

身份证长这样

办理者必须携带本人出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明、本人职业证明(就业者需由雇主开立证明,学生需由就读学校开立证明,失业和退休人员则需持能证明自己失业、退休状态的证明),已婚妇女需携带结婚证明,寡妇需携带配偶死亡证明,未满18岁者需由法定监护人陪同并签署书面同意书,境外出生的贝宁公民需携带国籍证明原件,归化者需携带入籍证明原件,到指定地点办理,并一次性缴纳手续费2400西非法郎。

二是贝宁国民身份证必须严格锁定在常住地,即原则上要在身份证登记的出生地办理,如果常住地变更,则需要由原住地和现居地两地派出所出具证明材料。这点和户口制度还是很像的。

在我国

特殊情况也会引起疑问

三是重点:国民身份证是和许多待遇挂钩的。如果贝宁公民想要在经济首都科托努开设银行账户、信用卡、开公司、申请互联网服务、上公立学校等,就要把身份证登记地改为科托努,还要在科托努指定地重新办理。

理论来说,公民按照贝宁宪法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但因为“待遇与国民身份证登记地挂钩”原则,如果不在新居住地申领新的国民身份证,就无法享受和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生活、学习、事业都会遇到很多不便。

贝宁的签证

然而申请新居住地的国民身份证(尤其是科托努或波多诺伏等大城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迁入地和迁出地公所都需开立准入、准出证明,而这往往需要请出“大人物”作书面担保;其次,重新申办国民身份证需和第一次申办一样准备各种材料、走各种程序,而贝宁作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偏远地区或农村的申领者面对繁琐的公证过程(每项都要收费)和一次2400西非法郎的办证手续费,或许选择直接放弃。

大多数人应该没钱去请“大人物”

基于国民身份制度的种种弊端,贝宁政府也不是没有提出改革该制度,毕竟这个制度并不符合1990年通过的“建立民主、法治、多元化新国家”共和国宪法原则,也阻碍了“迁徙自由”的实现。但由于技术、资金、以及既得利益者反对等因素的限制,至今也没有实现。

在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内,人才和劳力的自由移动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必然。为了享受发达地区的好生活,即使没有名分人们也愿意蜂拥而至,最终让阻碍他们前进的措施名存实亡。

作者:酸奶没泡沫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生菜

参考资料:

[1]H? kh?u: 9 ?i?u có th? b?n ch?a bi?t.[EB/OL]https://www.luatkhoa.org/2017/01/ho-khau-9-dieu-co-the-ban-chua-biet/

[2]崔营:不断变化的日本户籍制度.

[3]陶短房:贝宁的“户口制度”.[EB/OL]https://star.news.sohu.com/s2013/benin/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mily_register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