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悲剧”,你经历过吗?
这是一个高知家庭的教育悲剧。84岁的父亲和79岁的母亲都是大学退休教授。23年前,他们收到大学毕业的儿子寄来的一封“断绝关系”信,从此再无儿子音讯。
儿子小海在信里说,因为父亲对他的教育极为严苛,他想要摆脱父亲的操控,成为一个有人格尊严、能自由追求自己生活的人。
小时候,儿子不小心把屋顶的瓦片踩碎了,父亲罚他在邻里面前下跪。
初中,女同学有次向儿子借了70元,父亲知道后,找到了她,差点令她退学。从此这位女同学碰到儿子都躲着走。
大学里,父亲几乎认识儿子的所有老师,轻而易举就能打听到儿子的在校情况。有次父亲还要求儿子追求他指定的某个女生。
父亲强迫儿子一定要吃两碗饭,不吃就扇耳光。
在2017年7月央视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里,两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为自己曾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深深道歉,并希望节目组帮忙寻找“消失”23年的儿子。
节目组找到了47岁、依旧单身的儿子小海,但他的回复令父母心寒:不想见、不愿意见、厌恶见到他们。
豆瓣网友做了一个“父母最让你不能忍受的行为”调查,排名前三项的分别是:1、贬低打击嘲讽子女;2、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3、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
豆瓣小组里流行这样一句话:父母在等孩子道谢,而我们在等父母道歉。
很多时候,父母口口声声说着不想孩子将来吃苦,甚至明明心里很爱孩子,但最终做出的选择却往往是以否定、打压、讽刺、批评、控制等残暴的方式来予以伤害——
“你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是没用!”
“别以为考这么点分数就了不起,你看看人家?”
“我是你老子,你就要听我的!”
于是,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孩子的自信,以及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都是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
小华回忆起她的童年,如噩梦一般:“小时候如果试卷考砸了,父亲除了撕掉我的试卷,还要把我拉出大门口打,让大家看笑话,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中,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些场景,我在哭,周围的人都在笑。父亲总是把我小学一年级犯过的错误以及最不堪回首的往事挂在嘴边。”
小华说:“那时候的自己,真的低到尘埃里,即使现在长大有男生追求,我还是会很自卑,感觉自己不配有人爱,生怕听到一点负面消息,不然就会拼命地否定自己。大学期间,除了过年,放假我也很少回家,因为我觉得在学校比在家里温暖,至少同学还会把我当人看。”
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纵观我们的周围,很多父母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在孩子身上实施了各种不适当的教育,致使孩子心里埋下阴影,影响其一生的生活。
(木华林荐自《文摘周刊》)
责编:天翼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