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是世界读书日。人人都知道读书是好事,可真心没事就读会儿书(而不是打一把农药)的人着实不多。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你为什么读不进书”的那些事儿。
世界上有很多类型的阅读者,比如:
系列强迫症:买书一定要成套买,读书一定要按系列读。拒绝单行本,除非是某个系列的前传或番外篇。最尴尬是某个系列最后一部换人写,少了原作者注入的灵魂,不看难受,看了更难受。
畅销书绝缘体:专找小众读物,远离畅销书架。哪怕是原本很喜欢的书,只要上了畅销书架,在内心的地位就会瞬间下降。正在读的书说出来周围完全没人听说过,会有种特别的成就感。
多偶制读者:读书也要“左拥右抱”、“雨露均沾”。从来不会看完一本书再看下一本,都是同时进行的。在多本书之间来回切换,这样才过瘾。
书单狂魔:热衷于浏览和收集各类书单,从畅销书榜到冷门话题,一应俱全。对书名、作者甚至新版封面都如数家珍,实际内容可能只看了简介或者公众号推荐文章。
读不完星人:总是没办法读完一整本书;经常是读了几章或一半不到,注意力就开始转移。从此,这本书就被遗忘在角落里。下一次再想读点什么时,不管记不记得上次的书没读完,还是不由自主翻开了一本新书。
阅读怀旧党:喜欢一本书就反复读好多遍,每次都能看出不一样的细节;即使过去很多年,也愿意重温曾经喜爱的经典。
剧透爱好者:读小说先看结局,读非虚构先看结论,读公众号那就直接拉到文末看彩蛋了。包袱和伏笔在剧透爱好者的面前,都形同虚设。喜欢去实体店买书,因为可以翻完目录翻结尾,再决定要不要入手。
渣系读者:不是说这些读者真的“渣”,而是他们读书如找备胎,只有在手机没信号的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有本书要读。坐飞机三小时以上、去郊区踏青过周末、手机没电了还没带充电宝……在这些时刻,渣系读者终于翻了纸质书或阅读器的牌子。
上述阅读者中有你的影子吗?王尔德说:“正是你在不必要阅读时去读的那些书,决定了你身不由己时成为的那个人。”
一个人对书的选择,真的能揭示TA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不必要阅读的时候将读书当作消遣,而有些人一看到书就头大?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阅读选择和人格的关系,为什么有些人读不进去书,以及如何自发地投入阅读。
你喜欢读言情小说、科技文章还是传记文学?这可能不仅仅是随心的选择,而是与你的性格有关。研究表明,不同性格的人,偏好的阅读类型(reading genres)也是不同的;我们可能天生就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书更感兴趣。Annalyn等人(2017)整理了26种不同阅读类型的人格画像(personality profile)。
备注:引自Annalyn et al., 2017;图中caneo分别对应大五人格中的责任心、宜人性、神经质水平、外向性及开放性。
其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发现:
漫威DC粉可能比追番少女更开朗。研究发现,喜欢读日本二次元漫画和漫画小说的人往往非常内向,较为保守,也比较随性散漫;而相比之下,喜欢读美式漫画的人更具有开放性,还会稍微外向一点点。
喜欢这四种读物的人情绪通常比较稳定:宗教、科幻小说、自我提升和南美文学。其中,喜欢读宗教内容的人性格保守,但同时也非常有亲和力、偏外向;喜欢读科幻小说的人则不同:他们要内向很多,但更有探索精神和批判性。
言情小说和青春文学爱好者可能真的比较情绪化,但喜欢读回忆录的人也是。
读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咖们,最愿意去探索自我、探索世界。另外,和喜欢读科幻小说的人相像的一点是,他们也比较内向,可能喜欢和人争辩。
福尔摩斯迷可能也具备侦探式的严谨认真。喜欢读推理小说的人,责任心较强、保守、情绪比较稳定,而且不太随和。
虽然讽刺幽默读物经常被分在一类,其受众却可能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喜欢读幽默内容的人比较外向,有一定的责任心,但喜欢讽刺文学的人则完全相反。
另一则研究也指出,不同主题的文娱内容能够反映人们的性格(Rentfrow et al., 2012)。具体到书籍的选择,Rentfrow等人发现,喜欢读言情小说、时尚杂志等大众向读物的人,往往较有亲和力,性格温柔;而那些富有创意且聪慧的读者,可能比其他人更倾向于选择文艺审美类读物,比如诗歌、文学和人物传记。
阅读类型不仅是我们人格的映射,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人格。
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Maja Djikic和Keith Oatley在一篇文献综述中指出,阅读包含情绪的文艺作品,例如小说等虚构文学,可以为人格发展带来独特的、积极的改变,包括提高人们的共情能力(empathy)和心智理论能力(theory-of-mind)。
虚构文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文学小说引导我们去探索书中角色的想法和感受,获得社会交往经验(social expertise),提高我们的共情能力。
虚构文学还会引起暂时的人格波动(fluctuation of personality)。Djikic和Oatley发现,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像是坐上了“情绪的过山车”,被其中情节的跌宕起伏牵动着,和主角同悲同喜。这些情绪不再只是主人公的情绪,同时也是我们自己的。而在人格系统不稳定的前提下,这些内在的、强烈的情绪体验就有可能让我们的人格结构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阅读小说,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社会交往经验,并且影响我们的人格塑造。在年轻的时候多多阅读好的小说,是可以让我们实现自我养育的途径,很多在有问题的家庭成长出高尚的人格的孩子,都是因为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一方面,选择阅读一些非虚构类型的内容,例如科普读物、哲学或学术文献,则会强化人们的逻辑能力(logical thinking)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会让人变得更严谨、更好辩论。
人们常有这样的调侃,“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向往沉浸在书中世界的体验,却怎么都“读不进去”。甚至,每次打算读书的时候,莫名其妙就开始做其他事,结果想读的书还是只停留在书签标记的那一页。
临床心理学家Victor Nell在关于自发快乐阅读(ludic reading)的研究中指出,如果想要人们自发地开始读书,需要在阅读前满足三个条件:
阅读能力(reading ability)
积极的期待(positive expectations)
选择适合的读物(correct book selection)
并且,在阅读后感到比做其他事更愉快,人们才愿意继续阅读。
根据Nell的概念模型,人们想读书却读不进去,可能有下面这些原因:
1.阅读能力有限,可能会让人对读书有心无力。
研究表明,人们是否读得进去书,与阅读时的理解速度(reading comprehension speed)有关。一方面,较高的理解能力是让阅读变轻松的前提;另一方面,读的书多了,理解文字的能力也会提高。
Nell举了一个阅读外文读物的例子:当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进展不错时,我们可能已经能看懂这门外语写的菜单、新闻标题或小品文章。而直到我们的语言能力又进步许多,才会开始有可能读外文长篇小说、文章等。
除此以外,段内阅读的灵活性(within-text flexibility)也是自发快乐阅读的关键。研究发现,跳段、着重看自己喜欢的部分,都会让读者更有继续读下去的愿望,而以稳定的速度阅读、不放过每个细节,反而会让人读不进去书。
2.对读书的观念比较刻板,认为阅读必然是不快乐的。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成了一件严肃甚至有些神圣的事。这种刻板的观念导致人们对读书缺乏积极的期待。一些人可能认为,阅读就意味着正襟危坐,意味着娱乐的对立面,意味着枯燥和乏味。他们或许因为功利的原因想要读一些书,却从不认为读书可以是快乐的。
有关读书的刻板观念,也会影响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刻板观念让人们把自己限制在某一类名著上。然而名著虽好,却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
还有一些人会刻意选择那些阅读起来很吃力的内容,认为只有这样的阅读才会带来自我提升,结果却根本读不进去。Nell在研究中发现,越是经典的大部头和名著,在人们心目中的阅读难度越高,相应地,也让人越没有动力进入自发快乐阅读的状态。
3.过去喜欢读书的人,在碎片化阅读中感到焦虑。
《纽约客》作者Katy Waldman在她的博文中提出“阅读的不安全感(reading insecurity)”的概念: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发现自己从阅读中得到的东西没有过去那么多了。注意力太容易被分散,太少有整段的、不受干扰的时间用于读书……我们很难再享受到维吉尼亚·伍尔夫所谓的“持续的、不倦的阅读”。
这种阅读的不安全感,在过去喜欢读书的人的身上影响尤为明显。对于这些读者来说,越来越读不进去书,就像是某种积累已久的珍贵能力在逐渐流失。明明想读书,也选了喜欢的、应该读起来很享受的书籍,却很难再长时间沉浸其中了。
如果你苦恼于读不进去书、想要获得更愉快的阅读体验,你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塑自己的阅读观念。你需要去打破过去给自己的种种限制,放下“阅读必须要有收获”、“必须要读懂每个细节”的包袱,从主观上把阅读当作一种闲暇时光里的娱乐方式、一种了解作者观点或想象力的途径,而不是在工作学习之余给自己新增的任务。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在阅读中体验更多的可能性:有看不懂的部分没关系,可以先跳过;一时间读不下去原作,可以先挑导读、精编或漫画绘本……这样做带来的良性循环是,随着阅读量的积累,你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步提升;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选择正在变得比过去更多。
你也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就像我们会被某些特定的人吸引,选择喜欢的人来进一步交往,阅读也是我们和某本特定的书之间发展的一段独特的关系。
你不必强求自己去读那些在他人眼里很经典、却没能引起你个人兴趣的书。重要的不是其他人如何评价你的阅读,而是你在其中是否体验到愉悦和意义,是否在那些“不必要阅读”的时刻,也仍愿意继续下去。
KY作者 / Celia
编辑 / KY主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