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一个人的正确方式,是离他越近越好

最近,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报告预估,今年电商网红能赚580亿,还评出了电商行业最具吸金潜力网红onlyanna。

onlyanna是谁?很多人没听过她,也没买过她的衣服,但是态度却很明确:网红都是靠粉丝赚钱,卖的衣服都是地摊货,质量差不实穿,只是拍照好看。

针对这种观点,立刻有人出来反驳:有些人没买过她家衣服就在那贬低是地摊货,没有了解过就给人家这样预设,然后还说买家都是人傻钱多,我只能说你脑洞太大。

生活中,很多人的“讨厌”其实是无据可循的。讨厌一个人,不如试着去了解他,不然,你怎么知道对方是真的不好,还是自己被刻板印象蒙蔽了双眼呢?

------------------------------------------------------

< 何不和你讨厌的人来一场激烈的会晤? >

作者| 菠萝油王子


早前,有一条关于在德留学的女研究生夜跑被害的新闻,这类型留学生新闻评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谜一般的谴责受害者活该,大写的仇富,另一种是心疼受害者及其家人,并祝一路走好的。自从去年大量难民涌进西欧,国内外的评论出现了第三种,在警方还没有公布真相的时候,他们已经默默地把锅交给了穆斯林,把治安变差的原因归结到大量收容难民。

在此,我并不是想探究西欧的治安和局势,我只是想说,大家真的了解穆斯林这个群体吗?大家多多少少对除了自己所在群体以外的群体有过臆断,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常常会有人这样想:你们读心理学的肯定有点心理变态;同性恋是滥交的;你们出国留学的肯定都很有钱、玩世不恭…….往往偏见和歧视就是这样发生的。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会把自己看成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而非单独的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家称为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特别是本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社会学家W.G.萨姆纳认为,本群体中的人处于和谐、秩序的关系中,同情、忠诚、牺牲,而对于外群体(自己所不属于的、由他人属于的群体)的人则轻视和抱有敌意。

也许有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偏见和歧视是不好的,但仍然没办法改变自己的想法或者行为,就像后会无期里面说的“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我们需要明白,这些偏见源于对“非我族类”的不了解。Allport 认为, 群际偏见是由于某一群体对另一群体缺乏充足信息或存在错误信息而产生的, 群际接触则为获得新信息和澄清错误信息提供了机会。因此,他提出了群际接触(Intergroup Contact)假说,减少群际偏见的主要方式是与外群体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接触。

有多项研究证实了群际接触有助于减少偏见,例如,,不同种族或不同信仰的学生,,无论他们是被随机分配还是自愿选择, 住在同一寝室则有助于减少群体间的偏见, 而且对室友的态度会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好转。

最初, 群际接触假说主要应用于如何减少种族、文化群体间的偏见。近年来, 研究表明群际接触理论也适用于同性恋者、老年人、精神病患者、政党等群体。

所以,当你对外群体产生了不理解或者偏见,可以找那个群体里的人接触一下,以我自身的经验来说,以前对南亚裔的印象并不是太好,但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认识了一些南亚裔的朋友,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就自然化解了之前的偏见。

大家有讨厌的人吗?比如我初中的时候就看隔壁班一个人非常不爽,而且也听到很多不好的评论和传言,但是就在初中毕业那个暑假,那个人在网上找到了我,问我为什么看她不爽,经过一番沟通和聊天之后,一切的误解都解开了,我们成为了朋友,直到现在。

何不和你讨厌的人来一场激烈的会晤,说不定,你们一切的误解都会随着接触而迎刃而解了。

如果你缺乏直接接触其他群体的机会,比如说你为了改变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一般人应该也不会轻易能够找到精神病患者进行面对面接触,那么通过想象与外群体成员接触,也是一种就可以改善群际关系的方法。

很多研究也印证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比如这一个,研究者让实验组被试想象强壮的女人(这是跟人们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的, 通常人们认为男人是强壮的, 而女人是柔弱的), 控制组被试想象在加勒比海度假(无关想象)、强壮的男人(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一致)。结果表明, 实验组被试对女性的内隐刻板印象更少。

世界也许很复杂,群际冲突每天都在发生,但是想让世界变得美好,不如先把自己变得更美好。大胆接受这个世界的多元化,迈出脚步接触不同的人和事,那些存在于你心里的偏见和歧视,自然随着接触和了解随风消散。

参考文献:

1. 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李红. (2010). 群际接触理——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 18(5), 831–839.

2. 于海涛,杨金花,张雁军,金盛华.(2013).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理论依据、实践需要与作用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1(10), 1824–1832.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