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都是为了“吃”?

食品与生活:旅途中的缤纷小吃

吃在旅游这件事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人往往因为对吃喝的向往而选择旅游目的地。出门旅行,若在朋友圈发几张风景照,关注度也就那么回事,但若贴上9张美食图,好家伙,连长期潜水的人都浮出水面,问“这是哪儿?”“好吃吗?”“自由行还是跟团?”仿佛一瞬间跟你成了同道中人。

健康饮食,吃有节制,一直是我们倡导的餐饮宗旨,但是一出门就在眼花缭乱中乱了方寸。在厦门,有好多比较成规模的小吃一条街,如曾厝坟、中山路,人来人往,有的铺子前甚至排起长队。每家铺面上先是色相逼人,红晕晕的灯光里冒着热乎气,再看造型摆得精致喜人,任谁也抵挡不住这美食攻势。女儿这样的吃货已经无法控制激动心情,蚵仔煎、沙茶面、鱼丸汤一路吃过,按说已经是饱了的,但是又有不甘,仿佛对不住别的摊主一样,继续点烤生蚝、烤鱿鱼、花生汤……我是害怕了,胃容量有限,这样很容易消化不良。我灵机一动,与她抢着吃,这样会缓解她的压力。看我与她抢,她竟无比骄傲:“你看看,我说好吃吧!”我也只能顺势开导她,好吃也得有节制……那一晚我们在路上来来回回散步,走了很久,直到基本消化了才回酒店休息。

有一年去云南大理,做攻略时考虑体验原生态的风景,就选择住在了柴村。当时柴村的旅游管理似乎还不完善,住宿尚可以接受,现实告诉我吃饭就不要太挑剔了,只要高温做熟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跟随我出行的女儿却不满足这样的饮食,她的理念是出来玩嘛,总要尝尝当地的小吃,所以她正餐不正经吃,街边遇到卖凉粉的、烧烤的,就无限向往了。其实这孩子在家里也是这样,带她去多么考究的餐厅吃饭都没有兴趣,对路边摊儿却情有独钟。那些小摊贩完全没有卫生概念,黑乎乎的手在主料和配料间抓来抓去,我冲女儿龇牙咧嘴又瞪眼,示意这东西能吃呢?她才算作罢。回到客栈,跟上了年纪的老板娘聊天,说到饮食的卫生问题,老板娘又气又恼又无奈,称前几日一个女孩子独自出游住在这里,在外面乱七八糟地吃,结果吃坏了肚子,在房间里吊了3天水,下一站丽江也无法成行,直接回家了。

外面的世界精彩又新奇,诱惑得年轻的孩子们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但是别忘了妈妈的叮嘱——健康饮食,吃有节制。

作者:清风徐
      来源:《食品与生活》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