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清朝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病逝。皇四子、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继承皇位,是为乾隆皇帝。
雍正帝在临终前召见了一批亲王和朝廷重臣,并任命他们为顾命大臣,辅佐年轻的乾隆皇帝一同办理军国大事。雍正指定的顾命大臣共有七人,其中有四人为核心成员,他们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非核心成员三人,分别是领侍卫内大臣(侍卫亲军统领,正一品)丰盛额、讷亲,内大臣(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侍卫亲军,从一品)兼户部侍郎海望。那么,这些顾命大臣后来都有哪些结局呢?
庄亲王允禄是康熙帝第十六子,雍正帝异母弟弟。早年康熙帝将他过继给了庄靖亲王爱新觉罗·博果铎。庄靖亲王去世后,允禄承袭庄亲王爵位。历任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职务。乾隆元年(1736年),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赐亲王双俸。后因同理亲王弘皙(康熙帝废太子允礽之子)关系密切,遭到惩处,免去都统之职,停亲王双俸。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获起用,任议政大臣。乾隆三十二年(1765年)去世,享年73岁。
果亲王允礼是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弟。雍正元年(1723)四月,允礼被授予果郡王爵位,后又晋封为果亲王。雍正帝认为允礼实心报国,操守清廉,因此先后任命他管理工部事务、管理宗人府事、办理苗疆事务。乾隆即位后,允礼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主刑部事务,赐亲王双俸。乾隆三年(1738年)去世,年仅42岁。
大学士鄂尔泰是雍正帝的左膀右臂之一,曾担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保和殿大学士等职务。乾隆即位后,鄂尔泰出任总理事务大臣,后又历任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子太傅,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虽然鄂尔泰在乾隆年间地位依旧显赫,但在朝廷中的重要性却逐渐降低。乾隆十年(1745年)病逝,享年66岁。
大学士张廷玉也是雍正帝的左膀右臂之一,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乾隆即位后,张廷玉和其他几位核心顾命大臣一样,出任总理事务大臣。不过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张廷玉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乾隆逐渐将他排除出核心权力圈,后来又因一些小事罢免了张廷玉的官职,削去伯爵爵位,并剥夺了雍正赐给他的配享太庙资格。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廷玉在老家去世,享年84岁。张廷玉死后,乾隆还是遵照《雍正遗诏》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资格,不过九泉之下的张廷玉恐怕是永远不会知道这份迟来的恩典了。
领侍卫内大臣、一等英诚公丰盛额是清朝开国元勋、武勋王舒穆禄·扬古利的后代。乾隆即位后,丰盛额协办总理事务。此后资料不详。
领侍卫内大臣讷亲是清朝名臣额亦都遏必隆之孙。乾隆帝即位之后,讷亲协办总理事务。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讷亲是所有顾命大臣中年龄最轻的,乾隆一度想将他扶持成为自己新班底的成员。鄂尔泰去世后,讷亲升任领班军机大臣,至此位极人臣。乾隆十三年(1748年),讷亲以经略头衔主持大小金川之役,但由于指挥失误导致清军先胜后败。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命讷亲用祖父遏必隆之遗刀自尽。
内大臣兼户部侍郎海望是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族侄,按辈分来说算是乾隆的表叔。乾隆即位后,海望升任户部尚书,协办总理事务。乾隆四年(1739年)加太子少保。乾隆皇帝对海望的评价是:“心地纯良,但识见平常。”乾隆二十年(1755年)去世。
从上述顾命大臣的结局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一点,掌握大权的核心成员基本都遭到乾隆的刻意打压,这也很好理解。新君上位,自然想要培养出自己的心腹班底,而不是父亲留下的这些“老家伙”。
非核心成员中,丰盛额后来的经历不详,估计是平平淡淡过完余生,没什么值得记载的地方。讷亲曾是乾隆很看好的一位,可惜恨铁不成钢,最后被下令自裁。海望本身就不是一个可塑之才,但优点是对皇帝忠心,结局也算是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