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西楚霸王项羽在听说韩信攻破齐国和赵国之后决定派楚国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精兵出击韩信,但是在潍水之战中,一向战无不胜的龙且却遭遇了惨败——他本人被灌婴部下所杀,二十万精兵几乎全军覆没。此时,项羽派武涉前往游说韩信,希望他能够背叛刘邦,但韩信拒绝了。随后,又有门客蒯通劝说韩信背叛刘邦,靠自己的势力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但是韩信又拒绝了。
而汉朝建立之后,已经被软禁的韩信却在长安城中选择了造反,最终被夷三族。那么,如果韩信在掌握兵权的时候选择了造反,他能够击败刘邦,夺取天下吗?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韩信的军事能力与政治能力两方面来分析。
在军事方面,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的军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初汉争霸之际,项羽也许是唯一一个能够与韩信一较高下的军事天才。自刘邦封坛拜将之后,韩信很少有战败的情况。他率兵平定魏国,又击败了代国和赵国,降服燕国,攻克齐国,随后自封为齐王。在随后的战争中,韩信全歼龙且二十万大军,让楚国真正开始对刘邦产生了畏惧。一向以武力征伐天下的项羽,也不得不排出说客劝韩信背叛刘邦。
而韩信选择了忠诚,并与彭越一起会师垓下,彻底消灭了项羽的势力。可以说,没有韩信,刘邦要耗费更大的精力,拖延更长的时间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更何况刘邦从反秦起义一直到楚汉争霸,包括后边出征匈奴,几乎都没打过像样的胜仗。所以,如果韩信于刘邦对战,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刘邦对此也非常清楚,所以他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在政治方面来说,刘邦之所以是刘邦,就在于他会用人、会抓权。在《史记》中,我们多次看到刘邦夺取部下军权的记载。比如彭城之战刘邦惨败之后,“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再比如垓下之战消灭项羽之后,刘邦“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由此可见,韩信虽然有着出色的军事能力,但是他所指挥的士兵都不是完全听令于他。
再来看韩信部下的第一武将是灌婴,第一文臣是曹参,这俩可都是追随刘邦多年的铁杆心腹啊,有他俩在,韩信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可能就先被控制了。而忠于韩信本人的,史书中可能只提到了那个建议他三足鼎立的蒯通。公元前196年韩信选择造反的时候,他能够调动的只有自己的少量门客以及长安城中被关押的囚徒。
所以,论真正在战场上厮杀,刘邦肯定不是韩信的对手。但是刘邦的政治手腕比韩信高几个数量级,在真正上战场之前,刘邦就已经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