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邪典片”之害怎么治
米老鼠被车撞得血溅路口,迪士尼公主剖腹产六胞胎……这些视频角色都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现在却被各种折磨虐待,甚至带有恐怖、惊悚、色情及不符人伦常理的荒谬剧情。“儿童邪典片”正大光明地出现在适合儿童观看的视频分类里,有的还被打上了“教育”“幼儿”“亲子”等标签,优酷、腾讯、搜狐、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此类视频的点击率都很可观。
刺激的画面、反人伦反道德的情节,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何保证孩子免遭“儿童邪典片”的毒害?当前的传播乱象到底是谁之过?
刘波(儿童教育专家)
据媒体报道,本次整顿前,仅仅在某国内主流视频网站的“母婴频道”里,就有数百个充满性暗示和暴力暗示的视频,单个视频观看量高达660万人次。
为什么孩子会喜欢看“邪典”视频?看了以后会受到哪些影响?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1~3岁是肛欲期,3~6岁是性蕾期。这两个时期,孩子对于“邪典”视频中涉及到的屎尿屁、血腥暴力很感兴趣。
弗洛伊德也提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童年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心理情结。
本来肛欲期和性蕾期只是幼儿进行自我探索的一个必经阶段,家长正常引导或者孩子正常感知这个世界,就基本没问题。但在少儿心智发育不完全,自制能力差又模仿能力强的阶段,如果经常观看这些“邪典”,那么暴力、色情等各种不正常的种子就种植到了他们的心里,很难说将来会变成怎样的“恶之花”“恶之果”。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画面、声音和文字三种传播途径中,低幼儿童最容易受到画面影响。“邪典”画面带来的影响,在孩子记忆中储存的时间比文字和声音都要长。孩子因为无法理解和处理看完恐怖画面后产生的害怕、焦虑、不解情绪,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等生理问题。
希望经过此次“邪典视频”事件,国家在政策法规层面进一步出台约束性条例,遏制低俗暴力内容的制播。当然,在保护儿童的事业中,家长的主角功能不可替代,广大家长也应该通过本次事件自我反省。
王之波(“遇见人工智能”新媒体创办人、总编辑)
“儿童邪典片”登堂入室,充分暴露出相关视频平台在审核技术手段上的漏洞。
视频网站对于内容审核,多采取的是“先审后播,自审自播”机制。由于视频内容体量庞大,而自审团队人员有限,有限人力只能集中于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大电影等重点内容的审核。其他内容,大多采取“系统过滤+人工审核”,先由系统分帧过滤,凭借技术对视频中的图像和关键字进行识别,当系统识别出问题,才转由人工审核,同时对有问题的上传ID进行记录,对某些高危ID进行重点审核。人工图像审核是对机器没有通过的视频每6秒截图,一页60张图来快速阅览。
这几个步骤中,机器审核号称能够判断出99%的内容,只有1%需要动用人工。机器审核视频原理是先建模,然后导入海量违禁视频,让多个机器同时进行深度样本学习,再标注无法通过的图像种类,进而把这些样本揉碎、旋转、添加“噪音”,提高机器识别能力。
那么,为什么“儿童邪典”视频在机器审核中能轻而易举通过呢?因为审核样本图库中没有放入这类素材,所以在机器看来,它们与正常的动画片没有太大区别。机器没看出问题,人工环节就被省略。至于标题,此类视频也没有很明显的黄暴字样,通常只是《艾莎公主做手术》《米老鼠打针》,等等。
智能推荐算法已成为目前主流视频平台的标配,既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又为平台本身提高分发效率。在应用过程中,谁掌握的数据丰富,谁就有可能打造出最佳的推荐状态和更懂用户的认知。通过平台算法上精准智能的推荐,儿童只要看过几个视频,平台就会推荐更多同类视频,形成恶性循环。
通过此轮严查,平台有技术漏洞已经是清楚的事实。要快速防范其实也不难,平台方立即着手建立训练一套防范此类别的模型即可,只要重视到位,技术上是没有难度的。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针对网络制作传播“儿童邪典”视频相关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近日通报,已紧急部署约谈相关互联网企业,要求深入开展清查,同时追溯制作传播源头。
媒体曝光的“邪典”视频着实令人震惊。可以说,有关出品、经营机构就是打“邪”牌,而疏于管理的视频平台、粗心大意的家长却给“邪”开了一路绿灯。因此,在严肃清查有关互联网企业的同时,还有必要反思“儿童邪典”视频生存发展的土壤。
“邪典”视频经常被包装成“科教”“益智”产品,且在孩子观看后会不断在页面推荐同类视频。假如制作、传播者真的认为给迪士尼公主进行剖腹产是“科教”的话,说明他们对科教的理解完全走偏了。事实上,制作、传播方游走在法律边缘,把“邪”作为卖点,就是要迎合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恶趣味。此类视频最早来源于国外,被国内视频网站“搬运”进来。现在还有不少国内机构制作中国版“儿童邪典片”,并将其当作“创新”进行传播。
近年来,类似的违法“创新”还不少,比如有的创业者开发出“逃课神器”“代写论文APP”等,急功近利可见一斑。
由于我国影视作品、游戏目前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标准,在指导孩子观看动画片、玩游戏时,家长并不知道哪些适合孩子。有的家长完全不关心孩子看了什么视频,有的家长甚至觉得“不就是恶搞吗”“挺好玩的”。殊不知,这些“好玩”的“恶搞”中,充满虐童、暴力、色情的暗示,这种暗示带来的心理影响并非立刻显现,却是长远和深重的。
此次严查“儿童邪典”视频之后,监管部门应该认真思考,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角度出发,明确哪些影视作品不适合未成年人,哪些必须由监护人陪同观看。只有形成制度,才能在严控商业机构开发(包括引进)未成年人产品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苏老师(上海教育工作者)
“儿童邪典片”事件已给全社会的父母敲响警钟:你们是否把iPad当成了一个不领工资的保姆?
当下95%的儿童父母是双职工,一边有公司带回来加班的“作业”,一边有繁重的家务,再加上吵闹的孩子,确实难以招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能让孩子自得其乐,父母似乎就得到了解放。
然而正如我们看到的,iPad绝非合格的保姆,网络算法也无法代替父母来筛选孩子们接受的信息,尽管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网络监管已经足够严格了。
面对“儿童邪典视频”,家长应尽可能减少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从促进幼童心智、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发育的角度,适合孩子的是娃娃、积木、玩具车等,而不是冷冰冰的屏幕。
父母与孩子之间应有一定的“产权意识”。正如各种玩具应认定是孩子的私产,父母不应未经同意就随意送人,电子产品也应被认定为父母的私产,不是孩子可以随时随地要求拿来玩的。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做“低头一族”,亲子学习是比报任何培训班都好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陪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陪伴看片子的过程中,父母孩子可以关注对方的反应并交流观剧的感受,这种交流对锻炼孩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有许多好处。就算防不胜防遇到不良内容,家长在快速按下“退出”按钮后,也可以立刻进行心理上的“善后”。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