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两岸的有哪些文化遗存?

汉江两岸的文化遗存

种类繁多的风物无疑是汉江对人类慷慨的馈赠,而在时间的长河中,汉江沿岸还延续、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神秘灿烂的巴蜀文化、瑰丽奇异的荆楚文化、包罗万象的中原文化、气势恢宏的秦文化……

沿着汉江两岸探寻这些底蕴深厚的文化遗存,仿佛是在解读一部鲜活的“汉书”。

“中国乞巧之乡”郧西的七夕民俗

在古汉水沿岸,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已有千年,许多有意思的民俗因此而衍生:“穿针引线”送情郎,鲜花搽脸染甲“乞巧”,祭拜魁星,迎送巧娘娘……位于西汉水上游的西和县,还因为县内保存完整且流传了1800多年的“乞巧”民俗,获得了“中国乞巧之乡”的称号。

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一直到七月初七晚上,西和县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

活动前一两个月是“乞巧”的准备阶段,包括选址、筹资、练歌、生巧芽、请巧、造巧等工作。等到以织女为原型的巧娘娘被迎请到位后,就算准备就绪。到了农历六月三十日的晚上,人们就到选定的乞巧地点跪拜巧娘娘,同时,盛装出席的女孩子要打着灯笼,齐唱代代传下来的《迎巧歌》。

接下来的7天,对西和县未婚女孩子来说,是一生中弥足珍贵的时刻:无论大村小庄,都选定了乞巧点,供姑娘们载歌载舞、相互交流、互致问候,同时还要举行“手革半搭桥”“跳麻姐姐”“祈神迎水”“针线卜巧”“照瓣卜巧”等乞巧活动,而到了七夕这天,乞巧活动更是达到高潮,各村乞巧队伍要到山泉边、水井旁,一边跳舞,一边歌唱《迎水歌》,并举行祭祀水神的活动。伴随着婉转悱恻的《送巧歌》,姑娘们将巧娘娘送到河边,焚纸化掉。在茫茫夜色中,火焰由明亮转暗淡,逐渐消失,但姑娘们的祝福与期盼,却一直弥漫在西和县的大街小巷,经久不散。

虽然西和县被誉为“中国乞巧之乡”,但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却是另一处——位于汉江中上游北岸的郧西。

郧西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是鄂西北最偏远的县城。在鄂西北,郧西算不上山水最俊美的地方,却是汉江冲出陕西进入湖北后,最依依不舍的温情浪漫之地,因为流经郧西的汉江,被当地人认为是牛郎织女故事发生地的天河。所以,郧西遍地都是与牛郎织女有关的乞巧文化符号:天河广场、七夕广场以及众多以牛郎织女命名的道路。在2006年,郧西乞巧习俗还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当地人介绍,七夕乞巧风俗,在郧西民间至今没有中断过。每年七夕,郧西女子就要忙着各种“乞巧”活动:穿针引线,做香包、绣球、鞋帽、枕头等刺绣物品,大多送给准情郎或心上人;采集鲜花放在水盆里,在院中露置一晚,第二天取来搽面,或者捣碎指甲花,染红指甲以“乞巧”;还会制作各种巧食,点心、麻花、马蹄酥等要做成花鸟鱼虫样,而寓意爱情的花馍有鱼戏莲、蝶恋花、福寿盘桃等主题。夜晚,郧西人就会在庭院中放一张几案,摆上巧食,请天上的织女来品尝。

郧西女人忙着乞巧,男人也没闲着。在七夕这天,郧西男人都要祭拜魁星,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因为传说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道教中主宰文运的神。此外,郧西人在酒桌上猜拳时最爱出的拳就是“五魁首”,有祝愿对方官运亨通或是事业发达之意。

秦巴山林里的歌者传唱《诗经》的房县民歌

在汉江流域,有一片被称为“秦巴山区”的神秘之地。3000多年前,生活在这片高山丛林里的人不仅好战,而且能歌善舞:打仗时要用歌舞开道,用激越、神秘的歌声震慑敌人,每逢佳节喜庆,男女老幼,也要聚在一起击鼓踏歌,歌舞狂欢。久而久之,在汉江上游各个部落方国的相互影响下,多姿多彩的汉江民歌得以孕育形成。

汉江民歌,也称“陕南民歌”,受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汉文化熏染,其内容丰富多彩,唱腔南北兼容、东西互补,委婉动人,余味绵长。其中尤以汉江上游汉中、安康、商洛、十堰民歌之风最盛,普及度最高。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老一辈人,自生下来就受到祖祖辈辈歌唱不息的民歌熏陶,因此个个都是山林歌手。例如,在汉中市南郑区协税镇马家岭,这里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一张口,都能唱几首乡土味十足的民歌。

冬天,马家岭下雪的时候,山里人无事可做,就会在家里点燃火塘,一边烤洋芋,一边吹牛聊天,聊到兴致之时,便有人开始唱歌。只要有人领头,围在火塘边的一家人就会跟着一起唱。在苍茫、寂静的大山里,阵阵委婉、悠扬的歌声在白雪山林间久久飘荡,让人回味。

过去,汉江上中下游为秦楚分界,陕西商洛、安康和鄂西之间的百姓,只能隔山而居或临江相望,但随着往来汉江两岸的渡船增多和秦楚古道的修建,百姓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诞生于秦楚两地高山密林间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也在昼夜不息的江风吹送下,相互渗透、相互滋润。在这样兼收并蓄的宽容中,位于汉江下游的房县,就形成了具有楚调、巴音、秦韵、豫曲等风格相融的房县民歌。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诗祖尹吉甫的故乡,而尹吉甫曾辅佐周宣王,据说是《诗经》的收集者与编纂者。所以,千百年来,《诗经》文化深深地渗透进房县文化中,以房县民歌最能体现。至今,在土生土长的房县人演唱的民歌中,许多歌词都与《诗经》有关,甚至有些句子完全就是《诗经》里的原句,如民歌《年年难为姐做鞋》中就唱到:“关关雎鸠(哎)一双鞋(哟),在河之洲送(哦)起来(咿哟),窈窕淑女(哟)难为你(耶),君子好逑大不该,(我)年年难为姐(哟)做鞋(咿哟)……”

房县民歌不仅拥有深厚的古代文化积淀,而且种类多样、腔调多变,内容极为丰富:男女恋爱有情歌,女子出阁有哭嫁歌,插秧薅草有锣鼓歌,逢年过节唱伙钹歌,家人亡故唱丧鼓歌,还有踩梁歌、踩秧歌、采药歌、采茶歌、劝酒歌、绣花歌、船灯歌、砍柴歌、放牛歌等,可谓“千里房县无处不飞歌”。

祭神捉鬼的端公舞来自楚国宫廷的“苞茅缩酒”

据《汉书》记载,“汉中之人,不甚趋利。好祀鬼神,尤多忌怨,崇奉道教,犹有张鲁之风。”在这种祭祀活动中,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职业——端公就产生了。

传说,端公是远古一名将帅,原名为“端”,因跟随黄帝打败了蚩尤,被封为公,因而得名。做端公的大多是男人,也有女巫。

在汉中、安康一带,人们把端公作法叫作“跳神”。作法的过程非常复杂,首先要请神问卦,弄清楚冲撞的鬼神的来历,接着画符、写祭文,准备敬神捉鬼的法器,包括师牌、法印、法铃、角卦、号角、师刀、令旗、令剑、法衣、法裙、冠帽、面具、木雕神像……还要掐算生辰八字,算一算做法场时,哪些属相的人需要回避,并在做法场后,多少天内不能出入主家。在山里,若是看见别家门口贴符、挂一只箩筐,路人最好回避,因为这是法事的标识,属相忌讳的人如果冒然闯入,会惊醒刚刚被降服的鬼神,惹祸上身。

正式祭神捉鬼时,掌坛端公(也叫“顶神”)和陪祭端公(也叫“站案”)穿上五色法衣,焚香敬神,击鼓鸣乐,庄严神秘的气氛在现场升起。接着,掌坛端公带领“站案”进行口念咒语、烧符化裱、焚香跪拜等环节,“站案”分列两旁吹打伴奏,而掌坛端公手执法器令剑登上祭坛,一边起舞挥剑,一边高声宣咒,捉妖降魔。大一点的法事,要提前准备好几天,也可能连续做三天三夜,一直念经念咒、驱鬼拜神,不能中断。

值得一提的是,端公在祭祀时跳的舞蹈被称为“端公舞”,又叫“扛神”“做枯斋”。这种舞蹈起源于楚国宫廷舞,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端公舞兼收并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舞蹈《踩花罡》《神枪舞》《祭五方神舞》《祭五猖神舞》《大鹏金翅鸟》等都保留了巴文化、楚文化和巫文化的印记,其舞与楚辞《九歌》中的舞蹈十分相似。因此,端公舞被誉为“研究楚国楚巫文化的活化石”。

现今,端公舞主要流行于湖北南漳县薛坪镇一带。南漳县位于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在南漳县,至今还保留着一项来自楚国宫廷的古老祭祀仪式——苞茅缩酒。“苞茅”是产于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一种茅草,可以过滤液体杂汁,相传楚王在这一带立国之初,环境非常艰苦,周天子优待楚人,让楚人上缴的贡品中,就有这种廉价的茅草,专门用于在祭祀仪式上过滤酒浆、缩酒祭祀。

仪式一般在晚上进行,夜幕降临时,端公们将法器供奉在几案上,然后燃起一堆大火,仪式由此开始:主祭端公带领陪祭端公上场,先将一个撒了细沙的托盘放到台架上,再将一束苞茅放到托盘中央。这时,主祭端公跪地,两位陪祭端公分列两侧,左侧的人手执一壶盛满的苞谷酒,注入右侧人手捧的杯中,然后递到主祭端公的手里,与此同时,两旁的执乐器者开始打击乐器,并轮番演唱。伴随着乐声歌舞,主祭端公一边念咒语,一边将第一杯酒洒到茅草上,祭拜、起身,带领其他端公围绕冲天大火,且行且舞,鸣乐演唱。如此重复,至少循环3次,隆重时则循环5到7次。

当地人认为人间的酒因蒙尘而浑浊,只有通过“苞茅”这种圣洁的草本植物,将酒过滤、去渣、去污,才能将清澈的美酒献给神灵和祖先,以虔诚之心,求得人间太平、驱灾消祸、五谷丰登。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