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怎样面对“996工作制”?

今天,我们该怎样面对“996工作制”?

解筱文

最近以来,“996工作制”又一次刷屏,成为了舆论热点,各方众说纷纭。

“996工作制”是指员工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目前,网上爆出执行这样制度的有华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58同城、苏宁、拼多多、大疆等40多家互联网、电商企业。

社交媒体广泛恶批这一制度的同时,马云、刘强东等一些企业大佬们却三番五次发声,力挺该工作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及时跟进评论,呼吁善待劳动者,依法合规,健康工作。

本文主要从“996工作制”产生的主要动因、争议的真正根源和利弊辨析以及发展走向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交流,与大家共同探讨,认知和把握这一热点事件。

“996工作制”产生的主要动因

在互联网等企业成长发展中,“996工作制”其实就是一些企业不成文的规定,只是没有浮出水面。最早出现在舆论视野的时间是2016年10月,当时58同城被曝出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度,且没有补贴或者加班费,也不允许请假,公司CEO因此受到员工声讨。其次是2019年初,济南浪潮集团、杭州有赞科技公司相继高调宣布实行“996”工作制,随即引发网络声讨。现在“996工作制”舆论再次爆发,并且涉及企业范围扩大,说明这不是一两个企业的偶然事件,而是很多互联网企业的集体性行为,甚至是“行规”。探究它的生成动因,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加以分析。

一是社会发展问题。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看,经济持续增速,中国社会正从温饱正向小康迈进。相比老一代劳动者而言,新生代的劳动者,在生存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前提下,对自身的价值、权益和健康更加重视,特别是互联网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员工更是如此。这些企业对员工超法定劳动时间的单纯微利或小利益激励,已经难以满足员工以时间需求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也因此正在从“时间就是金钱”的认识向“健康高于一切”、“时间价值大于一切”的观念转变。

从社会和人口结构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人口老龄化化加快、出生率放缓,处在转型期社会的年轻一代需要跨地域、跨时空妥善处理好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家庭要事。在这样发展环境下,很多员工不如往更“听话”,愿意通过超时加班来获取超工资收益。以此为一些企业强制推行“996工作制”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是企业经营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企业生存发展中,一些领域呈现出白热化竞争特点,企业竞争空间相互积压,竞争领域激烈交错。在市场空间增量有限,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增加、投资者给予较高期望之下,企业经营发展压力增大,众多企业处于不进则退的危险境地。

创业难,守业更难。很多企业初创阶段异常艰难,员工加班加点工作。但是,成功之时,却并未有半点轻松,甚至比以前更累。也就是,企业是要成长的,很难停留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舒适状态。

此外,人工成本是很多企业最重要的成本,减少用工,提高工效,延长工时,则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支出,提供更高利润。故此,一些企业明知违反国家劳动法规,也要实行“996工作制”。在个别企业,还有比“996工作制”更耸人听闻的“716工作制”,即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

三是特殊环境需求。在一些特殊企业、特殊项目、特殊岗位上,从现实角度看,确实需要有些从业人员能长时间链接主要相关联的工作要素,承担起重要的使命,而不得不选择“996工作制”,甚至“白加黑、五加二”工作状态。

“996工作制”受到争议的真正根源

从“996工作制”的舆论各方观点看,批评者的声音远高于赞同者。从道义和法律层面的表象深入分析,我个人以为,争议的根源主要是社会心态的异同。

一是公私之争。对于体制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而言,如果一些单位是 “996”状态,很多人还是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至少认为为国家多作贡献,奉献服务,创造价值也是值得的。因为,所创造的价值属于国家。而体制外企业一旦实行“996工作制度”,会让很多人感觉这是资本家在更多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长期加班加点工作也只是为贪婪的资本家在积累财富,情理上不容易认同。

二是主客之争。审视实行“996工作制”的这些企业,看其主要管理者与员工对此制度的态度、言论和认知,相去甚远,两极化呈现。企业创始人或者掌舵者,他们站在“我的企业”角度,貌似发出与员工和企业命运共同体的呼唤,决意“企业与我共存亡”,言之切切。马云讲:“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人想做没机会。”而作为大多数员工,工作仅仅就是工作,即使有上升空间,那也是“我供职的企业”,凭什么要如此拼命,谁知道我能在这里干到哪一天?昨天的自己可能是刘强东曾经嘴里的“好兄弟”,今天或许就是他需要清理的“三类人”。

“996”等非正常工作制的利弊辨析

“996工作制”舆论热点所引发出的是,人们对更多类似长期超时、超劳等工作制度,或者不成文规定的广泛讨论,以及对其中利弊的思辨。我个人以为:

从积极的方面看,非正常工作制虽然有悖道义,涉嫌违法,但“996工作制”的实行,对中国互联网、电商、通信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获得了发展先机。比如,“白加黑、五加二”的建设发展工作状态,为中国高铁建设发展、中国铁路引领世界铁路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今天的盛大中国,无不是一代代人透支生命健康和宝贵时间,不断积累创造的。因此,我们才有更多的底气和自信,豪迈走向复兴梦想。

从不利的方面看,非正常的工作制,确实存在诸多危害。主要有:一是影响着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长期的高强度、超劳工作,特别是从事智力劳动,过早透支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对劳动者造成的健康伤害远远大于其获得利益。二是不利于家庭稳定。家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湾,是个人情感的依托。长期的非正常工作,难以和亲人团聚,不能更好承担家庭义务,享受家庭的温暖,疏于情感交流,容易给人造成情感的系统性“坍塌”。三是不利于下一代成长。子女的成长是家庭最主要的大事。长期的非正常工作状态,难以发挥父母双亲对孩子的良好教育作用,实为重大缺憾。四是影响社会稳定。众多的劳动者,如果长期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对其健康、家庭等诸多不利影响之下,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群体性的集结,势必带来社会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如果在某些人眼里,“996工作制”等工作制度是一种好的制度,那么我认为,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成立。

第一,劳动者身心极为健康,家庭成员有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照顾老人,唯一需要更多家庭收入。

第二,长期非正常的超劳超时工作,能获得巨大的利益,或者与其付出能匹配的价值,换句话讲,就是钱给的足够多,劳动者可以用足够的金钱解决能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单位有员工良好的生活业态,工作强度适中,双职工家庭能将工作融入生活,可以单位为家工作。

第四,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需要有人奉献牺牲时,劳动者乐意奉献建功。

“996工作制”何时退场

奋斗为了创造,创造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更好的享受付出的回报。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我们在感恩一代代人过往的伟大奉献创造时,更应该珍爱当下,改变我们的发展模式,尊重劳动者,关怀劳动者,高扬健康理念,让广大劳动者更健康更快乐工作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福报!这也是世界大势和时代方向,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很多国家,劳动者的平均工作时间低于中国。欧洲一些国家早就实行四天或者四天半工作制,而我们加班文化长盛不衰。特别在一些互联网科技公司中,“996”更是一种普遍现象。加班成为北上广深等地知名企业的“标配”。我以为,“996工作制”这种逆势制度,不应该大范围蔓延,而只能在特殊环境,有限空间个别存在。

正如最近新华社署名“辛识平”的电讯《奋斗应提倡 996当退场》中所指出的:“一些企业强制推行的“996工作制”就是在透支健康、透支未来,这恰恰是对奋斗者的伤害,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误读。善待劳动者,让劳动者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是对奋斗者的最好致敬,对奋斗精神的最好弘扬。”

值得一提的是,与“996工作制”相反的则是,2019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实行四天半工作制,深得一些舆论赞同。此后,河北省在印发的《河北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政策措施。”这是一种良好的开端,也是时代的呼唤。

今天,在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共识中,需要各行各业的艰苦奋斗,需要苦干实干,但也更需要让劳动者在奋斗中更大程度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而,“996工作制”只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是 “加班中国”陋习的变异,注定需要退场的。(配图源自网络)

本文作者:解筱文,评论人、作家、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