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究竟怎么防
流感病毒的厉害之处,一是碰到谁就感染谁;二是不停地变异,人类也就无法生产出通用的疫苗来对付
春节的脚步近了,也迎来了流感季节。一些中小学已有相关通知,发热的孩子需要在家隔离。传统教育中,总是提到好学生勤奋学习,感冒发烧肚子疼都坚持上学,不要缺课。而描写先进人物,也往往是“带病坚持工作”。
不管是“带病上学”还是“带病工作”,客观上都是“只算小账,不算大账”。一些疾病是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比如流感,“带病上学”“带病工作”的同时,会给同学同事等带来被传染的风险。
有的病虽然没有传染性,但会影响人的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带病上岗”,意味着大大增加了事故风险。尤其是操作机械、车船、手术等需要精准度的岗位,带病上岗,无异于闯红灯。发热的学生在家隔离,这样的做法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
人越多的地方,流感病毒就越容易传播
流感是感染流感病毒产生的疾病。症状有轻有重,轻的可以只是发热、咳嗽、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咽痛、流鼻涕等等,一般在一周之内就可以自愈;重的则引发并发症,可以致人死亡。传染范围小的可以只是零星病例,而大的则可以全球暴发,造成数万甚至数十万人死亡。
流感病毒的厉害之处,一是不分种族、性别、年龄,碰到谁就感染谁;二是不停地变异,人类也就无法生产出通用的疫苗来对付。当一个人感染了流感病毒,咳嗽时病毒就可能随着咳出的飞沫进入空气。其他人呼吸时吸入这些病毒,也就被感染了。除了空气,被感染者的手上也可能有病毒,与其握手,甚至接触其摸过的地方,也可能被感染。
简而言之,人越多的地方,流感病毒就越容易传播,比如学校。而病毒在与人的免疫系统斗争的时候,身体素质越弱小的人抵抗力就越差,如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等。学校的孩子处于双重高风险,自然也就是高危人群。在这种环境中,一个人得了流感,就不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像一件无声无息的武器,时刻在向周围人扫射。而所谓的“带病学习”“带病工作”,只是满足了自己或者个别人的利益,而在伤害着广大人群的利益。
注射流感疫苗是最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世卫组织估计,全球流感每年发病率在成人中约为5%至10%,在儿童中约为20%至30%,造成300万到500万例严重疾病,死亡25万到50万人。
为了对付流感,世卫组织建立了一个“全球流感监测和应对系统”,协调世界各国的流感中心,检测每年流行的病毒。每隔半年,就更新一次流行的病毒类型,针对最流行的三种或四种病毒类型,来生产流感疫苗。
虽然这三种或者四种流感病毒的类型只是一种估计和预测,病毒不见得就按专家们的预测去流行,但多年来的实践显示,注射流感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积极有效的措施。换句话说,流感疫苗并不完美,也完全可能跟实际的流感病毒并不匹配,但迄今为止,并没有比它更好的办法。
值得庆幸的是,流感疫苗并不需要与流感病毒完全匹配才能发挥作用。有一定偏差,只是抵抗流感病毒的能力降低了,但比起没有打疫苗,抵抗力还是要强一些的。
世卫组织把妊娠任何阶段的孕妇、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儿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卫生保健工作者作为流感的“高位人群”,建议每年都接种疫苗。但这不是说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就高枕无忧。流感是男女老幼通杀的,从对自己、对他人都负责任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家中有婴幼儿的父母和老人,自己接种疫苗,也是在保护孩子——你感染了流感病毒,可能没有生病或者症状很轻,但是难免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就没有那么强的抵抗力了。
美国疾控中心的相关建议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注意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美国疾控中心还提出几条建议。
首先避免近距离接触。如果他人病了,就应该与其保持距离;如果自己病了,就应该与别人保持距离。
其次,发热了就隔离。在美国,学校对发热的管理简单粗暴,尤其是在幼儿园:只要体温超过100华氏度(37.8℃),就立刻带离班级,通知家长去领孩子回家;然后在家里呆到体温正常,不用药的前提下24小时保持稳定后,才能重回学校。而且,这规则不仅仅针对流感,任何原因导致的发热都照此办理。对于上班族,这样的规定有时候很让人恼火——孩子低烧持续不退,就几天不能去上班。但这种措施针对每一个孩子,所以也就降低了所有孩子被感染的几率。
第三,咳嗽和打喷嚏时挡住嘴和鼻子。这应该是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避免飞沫,也就大大减少了把病毒传播给他人的可能。
此外,还需要经常、正确地洗手。自己的手,可能是被别人的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途径,也可能是自己的病毒和细菌传给别人的途径。不仅要洗手,还应该用清洗剂彻底、充分地洗手。在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就学习完整的洗手流程:用洗手液,搓洗唱完字母歌的时间,冲洗干净,擦干或者烘干。
同时,避免揉眼睛、掏鼻子、抹嘴巴。一方面,手上容易沾上细菌和病毒,做这些动作容易通过这些部位感染身体;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已经感染了,这些动作也会把细菌和病毒传递到手上,然后容易通过手再传播给他人。
作者:云无心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