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为何罕见宋代古物出土?

嘉兴为何罕见宋代古物出土

嘉兴的富贵人家,纷纷远葬他乡,是因为嘉兴无山

参观嘉兴、上海等地的博物馆,我常有类似观感:嘉兴是浙北史前文化的重镇,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是众博物馆之收藏大宗;汉六朝文物,也算差强人意;但两宋文物,则格外稀少,连区域龙头大馆的嘉兴市博物馆,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明清时期,藏品才又逐渐丰富起来,重现“文物之邦”的风采。

两宋时期,尤其南宋,是浙江地区浓墨重彩的时代。温州、丽水、金华、台州等地博物馆,通常就数宋代文物比较丰富、更有看头。

我到嘉兴考古发掘,读嘉兴地方的书。嘉兴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的《嘉禾宋文钞》,是嘉兴的宋代文章汇编。通读一遍,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今天的平湖博物馆,馆藏宋代文物多为鲁肃宁夫妻合葬墓出土。鲁肃宁是北宋后期海盐县(明代以前,平湖隶属海盐)的豪强,南宋时期,鲁氏家族,簪缨相袭,盛极一时。

鲁肃宁的三个儿子,鲁詹、鲁詧、鲁訔,均为进士出身,官至高位,生前居住在家乡,但死后都葬到了湖州。鲁詹葬于“湖州归安县至孝乡高峰坞”、鲁詧葬于“归安县至孝乡仙岭”,鲁訔的墓地,由其生前亲自选定,位于“湖州武康县庆安乡后汪村”。三人的墓志铭,俱见《嘉禾宋文钞》。

嘉兴的富贵人家,纷纷远葬他乡,是因为嘉兴无山。重阳节登高,嘉兴无山可攀,古人只好登塔望远,每年的重阳节,都有从塔上挤下来摔死的人。

水乡平原没有“山环水抱”的好风水,只好远求湖州的阴宅,湖州有山有水。宋孝宗生父“秀王”赵子偁,本是嘉兴人,后来也葬到“湖州乌程县菁山”,子孙也因此迁居湖州,大书画家赵孟頫即其族裔。

宋代的嘉兴,火葬盛行,除了佛教因素,自然环境是主因。元代昆山人殷奎说浙西“为地尤下湿,人死不得高原广陇以葬,则相为火柩,以胔沉江流”。卑湿之乡,没有好葬地,于是火葬、水葬盛行,以至于依礼选择土葬的人家,反而被人嘲笑。

宋代文物多以随葬品的形式传世。嘉兴人要么火葬,要么把坟墓建到他乡,本地自然少有古物出土的机会。水乡不宜建墓,也不宜建窑烧造瓷器,浙江到处都有宋代的瓷窑址,唯独嘉兴无之。

那么,明代文物又为何重新涌现了呢?除了年代晚近,主要是因为明墓的埋葬方式较宋代大有改进,整体建于地面上的“灰隔墓”,在江南盛行开来。

灰隔墓,即“三合土”墓。以石灰、黏土、沙石和糯米浆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犹如水泥般坚固。墓室密闭,与外界空气隔绝,良好的防腐功能,为当地保留了大量明代文物。

嘉兴市档案局编《〈申报〉嘉兴史料集萃》一书,收录1872年至1949年间一些嘉兴的“八卦”新闻。其盗墓新闻多为明清时期的三合土墓。兹抄录1949年3月2日《申报》旧闻《禾开掘木乃伊》:

“嘉兴县属人和乡杨坟地方,乡民金福官父子连日深夜将杨坟挖掘,发现木乃伊一具。身长约六尺,颈颅肢体,完好如生,头上有一二分黄色头发,眼中瞳仁及牙齿、舌头、生殖器等均存在,未腐,手上留有六七分长之指甲。……闻讯者前往一观者颇众,现该尸已运抵禾城,二十二日在警局公开展览,二十三日移置民教馆展览,并于日内移上海市博物馆保存。年老乡人,认该尸系清乾隆时曾任兵部尚书杨姓,后裔现供职台湾云云。距今已历两百余年,面目如生,可云奇矣”。

2006年,我的同事在嘉兴王店李家坟地方,也发掘过一座明代嘉靖年间的灰隔墓,棺木和随葬品,宛如新造。开棺之际,臭气熏天。我的同事重提往事,至今以为噩梦。

作者:郑嘉励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