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纪录片:等待市场的考验
“不能期待纪录电影在院线上创造多少神话,这是不现实的”
导演范立欣的微博在2011年6月到2017年6月之间一片空白,此前的微博多是和讲述中国打工者故事的纪录片《归途列车》相关。
2012年年初,《归途列车》获得第33届新闻及纪录片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两个奖项,范立欣也成为首位获得美国艾美奖的中国导演。
此后,范立欣的创作主题几经转变,如今,他的关注目光从中国本土社会议题转向动物和自然。2017年7月,他重开微博,为新片《地球:神奇的一天》做宣传。该片是中英合拍协议框架下的第一部中英合拍电影,由BBC(英国广播公司)地球影业和SMG尚世影业共同出品。
《地球:神奇的一天》历时三年,跨越22个国家制作而成。其前作是2007年上映的《地球》:一部自然历史领域里程碑式的电影,取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至今仍是史上最卖座的自然纪录片之一。
为了尽可能地与亚洲观众产生共鸣,《地球:神奇的一天》在中国多地取景,邀请范立欣作为联合导演,作家严歌苓担任中文旁白编剧,成龙担任配音,配乐也在中国录制。
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出现了多部颇有影响的自然纪录电影,比如《我们诞生在中国》《重返狼群》等,这些获得良好票房和口碑的纪录片,也给市场带来了信心。
拼图游戏
不同于前作《地球》记录了北极熊、非洲象和座头鲸一整年的生活,《地球:神奇的一天》提炼出一条新的故事主线,它用一天来展现自然界的神奇——从世界上最高的山到最远的岛、从野外的丛林到繁华的城市。
由于运用了超高清摄像机和无人机等技术,纪录片尽可能真实地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象:幼年的斑马宝宝想要穿过一条湍急的河流、企鹅爸爸每天都要以性命与大海相搏来抚养家人、抹香鲸家族喜欢在大海里垂直着打瞌睡、树懒走在寻找真爱的路上……
电影在中国优先发行,瞄准暑期档的亲子市场,打出“为生而战,为爱而生”的口号,试图引导更多的孩子同父母一道探寻生命的意义。
影片导演之一彼得·韦柏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他喜爱这部纪录片中戏剧性的瞬间,比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游蛇和刚出生的蜥蜴宝宝之间的战斗。
蜥蜴宝宝破壳后何时离开海滩,是它一生中面临的第一场生死抉择。蜥蜴是一种冷血动物,需要通过晒太阳获得足够体力,刚破壳的蜥蜴宝宝如果没有晒够太阳就离开海滩,会因体力不支而被捕食,但若不尽快离开,游蛇越来越多,处境更加危险。
想要在自然纪录片中呈现这样的戏剧冲突,需要大量精准完备的前期工作,韦柏参与了剧情大纲的撰写:“一旦设计好了这个结构,我们就要决定怎样把各种动物的故事安排在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像一个拼图游戏。”
但这个拼图游戏并不简单,良好的故事性要求极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支撑,因此摄制组有着一支科学顾问团队。范立欣对《瞭望东方周刊》形容:“又要是科学家,又要是电影人。”
前期的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摄制组更好地捕捉戏剧性瞬间,范立欣说,这“不是表面上去理解动物的基本行为,其背后还蕴含着科学奥妙”。比如,蜂鸟和蜜蜂空战的场面必须在下午拍摄,因为只有在下午,拍摄地才会有暴雨,从而捕捉到两者冲突性更强烈的争斗场面。
电影导演兼编剧旁白理查德·戴尔对本刊记者透露,对于每只动物,他们都花了上百个小时来寻找合适的故事。他需要与剪辑师合作,在大量的镜头素材中塑造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但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戴尔认为在追求故事性的同时也要把握真实的准则,“自然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通常你并不是真的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在记录动物们是如何生存的。”
蛰伏时期
几乎所有的自然纪录片导演都会强调“故事性”。BBC地球影业懂得熟练运用各种电影化的叙事手段,但中国早期的纪录片并非如此。
范立欣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他回顾了21世纪之初电视台专题片的制作方式:“先有一个稿子,然后去拍一些空镜头,贴在这个稿子上面。就是流水账,没有故事性”。
这导致了国产纪录片一度成为照本宣科的代名词。
2010年前后是国产自然纪录片的寒冬,那几年进入院线的此类片种票房惨淡。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统计了2011年国产纪录片城市影院票房数据,排名前十的纪录片中,勉强可以归入自然纪录片的《龙江行》排位第十,总票房165元,观影人次11人。
不过,情况正在慢慢好转。
国家《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随着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建立,以及视频网站的兴起,纪录片整体发展向好,自然纪录片也开始培养起受众。
央视纪录片频道引入了一系列蜚声国际的优秀自然片,如《地球》《生命》等,让年轻观众看到自然纪录片的另外一种可能。
2011年,雅克·贝汉执导的法国自然电影《海洋》被引入中国,以2700万元票房在中国电影市场掀起了“蓝色漩涡”,打开了自然纪录片的中国院线市场。
次年,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编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称:“2011年中国启动了纪录片产业化引擎,也许可称为产业元年。”
但是,能够走入院线的自然纪录片仍然少之又少,在影视行业的资本热潮尚未席卷之前,自然纪录片作为电影门类中较为冷门的一支,仍然少有民间资本涉足。
2010年前后,处于蛰伏期的中国纪录片产业,亟待更多的资金投入以及更加完整的工业流程。
“拿来主义”
BBC在自然纪录片制作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以高额投资、顶级团队专业制作、史诗性的题材和优良的制作工艺而著称,作品的视听效果趋于完美,制作上已形成完备的工业流程。不仅如此,他们还培养起了几代人的观影习惯。
而在中国,这一切才刚刚起步。
范立欣认为:“BBC六十年的自然纪录电影制作经验,不是一天就可以超越或者赶上的,目前的捷径就是以联合制作的方式,直接参与到最核心的创作当中。我们可以‘拿来主义’,学习自然电影制作的整套流程,这个流程非常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告诉本刊记者,从调研、摄制到后期编辑,一部自然纪录片的制作要经历严格的工艺流程,这也就是所谓的“纪录片工业”。
“制作一个大型自然纪录片,就像一个多兵种集团作战,需要相当成熟的工业体系才能支撑严格的分工、合理的模式和一些创新性环节。目前国内还处在实验、学习状态。”张同道说。
“联合制作”早在2011年就已经出现,但更多是在电视领域。央视纪录频道曾和BBC等7个著名国际电视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推出了系列纪录片《生命的奇迹》。
中外联合制作的自然纪录片首次登陆院线,出现在2016年暑期档。由陆川执导、迪士尼出品的自然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曾创下纪录片首周末票房纪录,最终获得了6700万元票房。
2014年4月,英国文化大臣塞吉德·贾维德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共同签署合拍片协议,符合条件的合拍片将在两国享受“国民待遇”,在融资和发行等方面获得有利条件。
《地球:神奇的一天》是中英合作拍片协议框架下的第一部院线电影,范立欣是被BBC地球影业所挑选出来的。“他们看中的可能是我的中国身份。我对中国文化、中国观众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有很多国际合作经验,有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能力。”范立欣说。
当然,自然纪录片内容需要庞大的时空转换,范立欣在接受本刊采访时透露,即便是BBC这样的制作公司,也不可能独自承担起《地球:神奇的一天》这样的鸿篇巨制,“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找资本、寻求全球市场的回报”。
春天来了?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中国共上映12部纪录电影(含1部引进片),票房合计约8292万元。2014年至2016年,国产纪录电影的总票房分别是1815万元、3163万元、7795万元,同比增长74%和146%,显示出纪录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迅速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编撰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出现在了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一的高考试题里。由此或可一窥纪录片产业日渐高涨的关注度。
在纪录片产业整体发展看好的情况下,自然纪录片成为在院线市场上颇有前景的纪录片类型。
范立欣认为,首先自然纪录片受众广泛,老少咸宜,主题正面无害且具有科普效应,尤其适合亲子观影;另外,随着国内影院视听设备的升级,自然纪录片宏阔的自然美景和高规格的制作,能带来更震撼的视听效果,而小屏幕对这个品类的内容几乎不具备媒介替代性。
接下来,范立欣打算和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摄影师奚志农一起拍藏羚羊回迁。但即使是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导演,寻找投资方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范立欣又补充道,“现在好多了,(前几年)谁也不知道什么是自然纪录片。”
包括范立欣在内,很多纪录片创作者甚至讳言自己的作品是“纪录片”。因为投资难找,观众对纪录片也存有偏见,以至于在影片宣传过程中,片方会尽量将“纪录片”转化成其他名词,比如“自然电影”“真实故事片”等。
范立欣希望《地球:神奇的一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局面:“如果连续的几个自然纪录片票房都有很好的表现,实际上就形成了很好的规律性,观望中的电影投资方就会有更强的信心。”
第一批下水的自然纪录电影正在等待市场的考验。
“不能期待纪录电影在院线上创造多少神话,这是不现实的。”张同道认为,在观众消费习惯建立过程中,纪录片的票房体量恐怕在短时期内还不能和商业电影相比。
张同道给出的建议是,“吸收国际经验,利用后发优势,从高位出发,直接切中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
“制作团队先学习、合作,培育自己的队伍,同时也培育观众,我相信将来中国也能够拍出非常棒的自然纪录片,最终赢得市场。”他说。
作者:刘佳璇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