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周围的巨大环状物质第一次被人类拍摄到

射电星系、类星体、耀变体、塞佛特星系和活动星系核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其实,它们完全相同。科学家证明这些不同的名字都是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相同的天体后取的。现在,天文学家第一次拍摄到了能够将这些星体联系起来的照片,仿佛是找到了最后一片揭开谜团的拼图。他们在一个巨大黑洞的周围拍摄到了尘土飞扬的圆环形物质。

在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有超大质量的黑洞,在许多情况下,黑洞巨大的引力会吸入物质,这些物质会作为吸积盘围绕着黑洞旋转。当物质的碎片落入黑洞时,它们会变热并且发光。与此同时,许多这样的物质也会以几乎是光速的速度射出喷射流。

广义地说,这些天体都被称为活动星系核(AGN)。但令人困惑的是,由于活动星系核在地球上所呈现的外观不同,它们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最明亮的活动星系核被称为类星体,而耀变体则是那些具有喷射状的星系核,偶尔会直接指向我们。塞佛特星系基本上是具有可见主星系的类星体,射电星系则在特定的射电波长下分外明亮。

但是为了使这些星体以相同的方式存在,天文学家很久以前就提出某种圆环是活动星系核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种圆环就是围绕在活动星系核周围的厚重的环形尘埃和气体。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从不同角度观察会使它们看起来像是不同类型的天体。例如,如果我们透过圆环的中心去观察,我们看到的就是发光的类星体,而如果我们从侧面看,由于尘土飞扬的圆环遮住了光线,只有射电能穿透圆环的遮挡,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射电星系。

问题是,从来没有人直接拍摄到圆环的照片,只是在M77等星系中曾间接观察到圆环的存在。而现在,来自美国国家射电天文观测台的研究人员已经能清楚地看到圆环的存在。

“圆环是活动星系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证据证明活动星系核附近有光度较低的圆环存在,但我们以前从未在发光的射电星系中直接看到过这种环形结构。圆环说明了为什么不同名称的星体实际上指的是相同的东西,而所谓的不同只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文章主要作者Chris Carilli说。

为了拍摄圆环的图像,研究小组在银河系天鹅座A的中心成功找到了一个明亮的活动星系核,该星系距离地球7.6亿光年,还拥有一个质量是太阳的25亿倍的超大质量黑洞,而且黑洞周围绝对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圆环。

研究人员使用超大阵列(VLA)望远镜观察天鹅座的中心,发现圆环聚焦成了一团半径高达900光年的尘埃云。

“天鹅座A是信号最强,同时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射电星系。比任何具有相对强大的射电星系离我们近10倍左右,这种近距离能够让我们在高分辨率的超大阵列望远镜所提供的星系核图像里看到圆环的存在。然而,如果我们要在光度较低,距离较远的星体上找到类似的圆环,则需要提高望远镜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可能下一代的超大阵列望远镜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突破。”文章的共同作者Rick Perley解释说。

作者:晴空飞燕/编译

蝌蚪五线谱编译自newatlas,译者 晴空飞燕,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