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有效的体检?

有效的体检

由于个人对体检花费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做什么检查,需要按轻重缓急排个序,优先处理那些“无声的杀手”,也就是在没有症状时查出来。

近日一条有关健康体检业乱象的爆料,引发公众对体检的关注。

存在乱象,并不能改变健康体检本身的价值,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需要做健康体检,而是能否通过健康体检获益。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的,是做有效的体检。

有效的体检是每个受检者的需求。要满足这个需求,有三个方面最值得关注。

第一,检查本身是否可以起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期发现的作用。这需要扎实的研究基础和科学证据。现代医学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体系,来研究、验证这些筛查检查手段的有效性、合理性、使用范围、收益和风险,这些研究结果也会很快转化为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实践。

第二,健康体检的提供方所提供的体检服务是否规范、合理,符合受检者的实际情况。这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以及行业内的规范和自律。在最近的健康体检行业造假事件曝光之后,国家卫健委很快专门发文,要求对健康体检行业进一步规范和监管。

第三是受检者本身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否愿意花费时间并支付费用。一个受检者,对健康体检本身需要有充分的认识,知晓相关医学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辨别能力,是实现有效体检的关键所在。从目前的医疗体系来看,社会医疗保险并不覆盖病前的预防服务,对预防服务的选择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是不同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遗传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面临不同疾病的风险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患病风险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最有效的健康体检应该是量身定制的。需要仔细了解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疾病史、是否吸烟饮酒等、职业经历、生活环境等,挑选出高风险因素,对与其相关的疾病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诊断的建议,以及生活方式、控制风险因素的建议。

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但实际上难以做到,因为成本很高,对体检机构以及主检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耗费的医疗资源和时间也多。

一般健康体检机构会采用折中的办法,提供的套餐男性和女性有所不同,不同年龄的人也有差别,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却无法个性化。

而有一些体检机构,会让受检者做一些问卷,主检医生会询问个人健康方面的问题,甚至还要做一些量表,进行风险测评,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提高体检的个性化程度,受检者需要认真对待,客观具体地回答问题。

另外,固定地在同一个体检机构获得连续的体检资料,与自己熟悉的医生比如固定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讨论自己的体检结果,都可以提高个性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有效的体检,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把钱花在刀刃上。

一般人对体检的认识是模糊的,认为全身上下都检查,有病都会查出来。实际上由于个人对体检花费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做什么检查,需要按轻重缓急排个序,优先处理那些“无声的杀手”,也就是在没有症状时查出来。

以癌症为例,像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常见的癌症,可以通过筛查手段早期发现,加以规范的临床治疗,可以获得治愈,而如果等到有症状再就医,往往到了晚期,治疗非常困难且效果不佳。

上述癌症诊断时为早期的话,五年生存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而晚期的话,五年生存率都只有10%,治疗效果差距巨大。

参加体检时,还需要对体检的目的、检查项目的意义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认识到体检对健康的益处。同时,也知道体检过程往往是一种筛查,与临床诊断还是有差别的。大部分检查只是起一个提示作用,需要进一步复查来明确。

体检检查也与临床检查一样,会有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也就是把没病的人误判为有病,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疑虑,或者把真的病人漏掉了,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因此,健康人在参加体检前,需要充分知情,对体检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比较好的认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接受相应的检查。这也能有助于正确理解体检结果。

很多体检机构最终给予受检者一份体检报告,加上一些对体检结果的判断以及建议文字。对于一般没有医学背景的受检者来说,仅阅读这样的报告无法帮助受检者后续选择正确的行动,使得体检效果最大化。

体检报告需要专业的解读,体检后到主检医生那里对受检者的身体状况、近期的健康隐患、长期值得注意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让其给予建议。同时,也对一些异常指标和检出情况给予解释:哪些需要马上就诊,哪些需要随访,多长时间、用什么方式随访,哪些只要下一年准时回来体检就可以了。

专业解读,可以督促就医,减少焦虑,指导受检者选择适合的行动,是有效体检不可省略的步骤。

作者:郑莹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