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英雄”,都是被逼出来的

木材危机

2015年底,英国最后一家深井煤矿宣布关张,为如火如荼三百年的英国煤炭开采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英国媒体报道,随着煤炭行业利润率下降,英国煤炭工人大规模下岗的社会现实。

当然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下岗工人一样,英国的这些煤炭工人也没有完全灰心,还组织起了自己的小乐团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自娱自乐了一把。可惜乐器玩得再漂亮,也改变不了这个行业没落的现实。

工人下岗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一个庞大的行业就这样没了。怕是年轻人都不愿意承认这个发达国家曾经有过煤炭开采行业。

但倒推300年,煤炭可是英格兰最引以为傲的资源,英国的煤炭让他们第一个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

18世纪的欧洲,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森林危机。在此之前的岁月里,欧洲人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的船只、枪炮和金融手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先进的,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也让欧洲完成了一系列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

然而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仍然是木材。无论是造船建房的原材料,还是炼钢的燃料,全部都是木材。从这一点来看,欧洲在资源获取方式上和其他的落后地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能源方面,除了木材以外,水力和风力也很重要。但是这两种能源的获取和利用有着严格的限制,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用,极大地限制了相关机械的普及度。

说到头来,支撑着欧洲第一次走向繁荣的资源,还是木材,换言之也就是森林。

然而森林的可再生能力并不好,即使有意识地再种植,材质致密的木材也需要至少十年的生长时间,一年生的木材可用性非常低。经过15世纪以来300年的使用,西欧各国容易开采的森林已经消失殆尽了。

比如在英国,1800年的森林覆盖率仅为4%不到,比今天的中国新疆自治区还低,可见其荒芜。当然这背后也有自然条件的原因在。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土壤也不算肥沃,长草比长树容易得多,所以地表植被始终是草多树少,即使到了今天,英国的森林覆盖率也只有12%左右。

既然本土没有足够的树木,那么能不能从殖民地进口呢?

答案是也不现实。木材这种资源的价值密度不高,一吨木材的售价远不如一吨棉花或者几百个奴隶,从美洲和印度兴师动众地往回搬木材实在是不划算。英国本土就这样陷入了木材紧张的困局中,甚至不得不向森林密度较高的欧陆国家购买木材。

这对于英国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外交和经济危机。

从烧木材到烧煤

由于国内森林不断减少,英国木料的价格连连上扬,最先影响到的是对价格极其敏感的城市平民。

当年的伦敦,已经是一座具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到了1850年更是突破了230万规模,是当时西方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都市。

不过城市的繁荣终究还是属于一小撮人,大多数伦敦居民连做社畜的机会都没有,根本就是为有钱人服务的牲口。

牲口也有自己的需求,有饭吃、有床睡、有燃料取暖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在木材不紧张的年代,平民甚至可以自己去伦敦郊外砍树取暖,但随着城市边界越来越远,全国森林越来越少,木材价格越来越高,他们就必须另寻办法了。

这时候他们发现市场上的煤炭价格不贵,热值还比木材好,便大规模地转向了烧煤过冬。

英国人使用煤炭取暖的历史很早,公元9世纪就有教堂用煤炭取暖的明确记载,而在更早的罗马统治时代,也被发现了有煤炉的考古证据。这些古人之所以发现了煤炭的作用,是因为煤炭在英国中部大规模存在,并且有不少是露天煤矿,根本不需要去开采,遍地俯拾皆是。这可比砍木头方便多了。

红色区域是英国煤炭分布,全部在中部,储量庞大。

所以当伦敦市民大规模使用煤炭的时候,煤炭的价格还是很便宜的。

不过一种货物一旦供不应求,价格也就上去了。英国中部,乃至更北方的苏格兰煤产区的矿主们发现,来自伦敦的商人越来越多,随手捡来的煤矿已经无法满足南方大城市市民如饥似渴的需求,便开始提价。煤炭这种原本不名一文的特产,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利润空间。

如果按照正常的市场经济逻辑,煤炭价格的上涨会吸引更多逐利的资本家和产业工人到来,把产能拉回去,从而平抑物价。

但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

19世纪的英国,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的后期,虽然坐拥大量殖民地,号称“日不落”,但本土资源匮乏已经让英国明显显出了后劲不足的疲态。国家有大量军舰和殖民地官员要供养,与法国、德国、美国这些老对手的竞争又无日无之,王室只能设置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为国库筹措钱粮。

国家对企业用人的薪金征税,对供养工人的食品征税,对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动力源马匹征税,对马匹所需的套头鞍具干草也征税,甚至对大家要使用的道路也征税。苏格兰政治家托马斯·格雷厄姆这样形容:“(几十年来)不管是人力还是马力的价格都翻了不止一倍……(于是)资本家们一直把他们的资本用于推动发明,有了这些发明,他们就无需使用被课征重税的畜力,而他们的努力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具体是什么成就呢?

典型代表就是纽科门蒸汽机,以及我们可能更熟悉的,瓦特改良版的蒸汽机。

蒸汽时代的朋克

放在今天看来,纽科门蒸汽机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这台蒸汽机是纽科门自己在车间焊出来的,外观奇丑无比,装置还特别大。机器运行也很让人头疼,它只能做前后运动,而且活塞运动会有卡顿,只能用于煤矿抽水,更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了。其能量效率只有可怜的1%,也就是加进去的煤炭的化学能里只有1%被转化成了动能,工人还需要不停往里加水免得机器过热。

后来瓦特虽然改良了纽科门蒸汽机,但蒸汽外泄和机械顺滑性的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能量效率只有3%,机器体积也很大,仍然不好用。相比之下,今天汽车发动机燃油利用率可以达到30%以上。其实这个数字也不算很高,所以人类的能源危机意识还是很强的,对科技进步停滞的担忧也一直如影随形。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了,今天暂且不表。

话说回纽科门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就这么两台吃煤怪物,一经问世却受到了矿业界的欢迎,收到了成百上千份订单。道理也很简单,对矿主来说,矿区的煤炭几乎就是免费的,只要能有烧煤帮助采矿的机器他们一概欢迎,怎么也比从产粮区买食物供养工人和马匹来得划算。

有了蒸汽机帮忙,英国中部的煤炭采矿产能快速提升,城市煤炭价格也得以平抑,英国人民才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大家都很满意。

但煤矿开采的余波还远远没有结束,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是这场森林危机的产物。

18世纪末,在已经独立的美国,发明家奥利弗·埃文斯发明了一种高压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的原理就不多介绍了,只说它的性能:比早期蒸汽机体积更小、能量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由美国人发明这台机器也并不稀奇,因为在基本还处在大农村时代的美国,煤矿储量并不丰富,眼看着海对岸的老东家已经进入煤炭时代,美国人要想掺和一脚就必须发明更节省的设备。

不过美国人发明的设备根本也瞒不住英国人,高压蒸汽机技术很快在英国出现。比之过去笨重的蒸汽机,人们现在可以设法把这种小型蒸汽机放在移动设备上,让它驱动设备的轮子,从而用机械力代替人力畜力从事运输。

这下煤矿主更高兴了。在过去的矿井里,矿物和矿工的运输都要靠人力驱动,整个流程费时费力还不可控,是资本家最讨厌的状态。有了小型蒸汽机以后,他们就可以改造车辆,让采矿过程由稳定输出的机械控制,留少量工人看管就可以。这样不仅流程可控,还能省下大量支付给工人的薪水和社保。

于是第一代蒸汽矿车在英国中部出现了,它们沿着此前为人力车准备的轨道深入矿井,把煤拉到堆货场。

这种在轨道上运行的蒸汽车是不是让你想起了火车?没错,这就是火车真正的起源。

很多教科书都会告诉你火车的发明人叫乔治·斯蒂芬森,但很少有人会强调,他是一个矿区长大的孩子,并且有过在矿区修矿车的经历。正是这个经验让他想到了矿车的原理也同样可以在地面上应用,避开地面运输的不可控因素。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火车和第一条火车轨道,就这样出现了。

煤炭的连锁反应

有了无穷无尽的煤炭和火车,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呢?

对了,围绕着煤炭和火车性能的提升,相关的钢铁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就出现了,英国中部一下子崛起了大量的工业城市:利物浦、曼彻斯特、利兹、纽卡斯尔、诺丁汉、约克郡,等等。球迷会从中发现很多自己喜欢的球队城市。

事实上,如果你细究一下,会发现英超的构成基本上就是一半伦敦球队加一半工业城市球队,而工业城市球队的创立可能还更早,因为足球本就是产业工人业余消遣的游戏。所以下次遇到英国人骄傲地跟你说足球是绅士运动你就可以直接怼回去了,这根本就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和绅士无关。

由于煤炭便宜、蒸汽机效率增高、铁路运输逐渐成型,英国国内更大范围的产业协作也得以展开。纺织、造船、军火等等轻重工业都可以根据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最优化的原则来分布,英国的工业出口能力大幅提高,向殖民地倾销、与欧陆对手竞争的底气也大增。

一场工业革命,帮大英帝国至少续了一百年的国运。而革命的根本原因,竟是因为伦敦市民没法生火,被逼着去买煤炭。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观完全是正确的。

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在法国和德国发生呢?还是一个经济性问题。

英格兰的煤矿分布全部集中在中部地区,而且由于储量太充沛(一直到今天都还没开采完),早期的开发成本非常低,矿区周围的老百姓早就学会了使用煤炭。而法国的煤炭分布就比较分散了,在北部、东南部、中西部都是稀稀拉拉地有一点,而且没有什么浅层矿场,所以法国人民并不知道它的用处,资本家也不太愿意斥巨资进行开发。

        事实上,等英国的煤炭蒸汽火车已经在路上跑了,法国人还在抵制煤炭工业,认为马拉车才是浪漫的生活方式。什么浪漫,其实就是开采起来太贵了,能用木头凑合一天就再凑合一天。一直到英国的蒸汽铁甲船顶替木船继续称霸英吉利海峡的时候法国人才着急忙慌地引进新技术。

而德国虽然有很集中的浅层煤矿(最典型的就是西北部的鲁尔区,后来也成为了驰名的工业基地),但德国的森林覆盖率极高,当英国人为木头发愁的时候德国人的森林还有上百年的储量,随便砍。英国的煤炭革命和进化论一道,成为了当年德国人对“英国人是猴子”这一论断的有力论据。

直到英国工业革命初步成型,煤炭蒸汽机证明了自己的工业价值之后,德国人才发掘了自己的浅层煤矿,跌跌撞撞地赶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所以说,资源诅咒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仅见于今天靠石油出口维生的拉美和中东国家,即使在老牌帝国主义大佬内部,资源充沛的国家也会被既有资源蒙蔽了双眼,不愿意搞制度和技术创新,差点就被别人碾压。

人类就是这么一种很贱的生物,一定要有巨大的外部压力才能刺激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

所谓的革命时代的“英雄”,都是被逼出来的

以上是我们对英国工业革命一些真相的介绍。结论不算特别毁三观,在别处也都能看到,我们只是做了梳理和总结。当然如果你此前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那可能还是会感到挺震撼的,欢迎你把结论拿去在饭桌上装X。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也该出场了。今天我们介绍200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其实是想用当年的结论重新观察一下今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新一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互联网革命。

中国的互联网革命是相当成功的,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BAT前三头和TMD后三头,都是全球闻名的企业。论体量、论对世界的改造作用,他们在世界上罕有对手,唯有美国的几大全球性公司能匹敌。老欧洲是彻底没戏了,以至于当年马云在德国开会的时候,当地官员说“我们实在找不到能和马先生平起平坐的本土企业家。”

仔细想想,中国能拥有如此强势的互联网企业,背景和当年的英国人何其相似。

英国工业革命源于大城市居民的取暖需求,我们的互联网革命源于城市居民对更好的购物、餐饮、文化生活品质的需求;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是充足的煤矿储量,我们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得益于三大国有运营商不计成本的基站铺设;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本来源是想躲避苛捐杂税的资本家,我们对线上经济的无尽创投是因为投资者对线下实体经济运营困难的认知,以及正好有某一笔开闸的闲钱。

两次革命各方面的条件是极其相似的,所以直接让中国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弯道超车,至少一举成为了大国,是不是强国还不好说。

但这也让我们知道,所谓的革命和创新,说到头来都是被逼出来的。

可是革命被逼出来以后呢?尽管一开始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实际需求,可一旦泛化,技术革新的味道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其后遗症也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还是看看英国工业革命吧。

虽然机器大规模普及,矿区的用工环境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因为用工需求小,矿区周边的平民还要竞争上岗。上了岗的矿工每天要在不见天日的矿井里工作十几个小时,导致两腿弯曲,脊柱变形,个头矮小,女矿工甚至因为骨盆变形而难以生育。

内科病也不少,由于吃饭不规律导致的胃病、饮水不干净导致的肾病、过劳导致的心脏病、有毒气体熏染导致的眼病还有吸煤灰导致的肺病都是常见疾病,他们大多活不过40岁。恩格斯愤怒地批判道:“妇女不能生育,孩子畸形发育,男人虚弱无力,四肢残缺不全,整代整代的人都毁灭了!”

痛苦的工人开始组织工会,最早是在苏格兰,随之是英格兰中部,总部正是老工业重镇曼彻斯特。

1844年,各地煤矿工人正式罢工,在几个月时间内导致了英国的能源危机。

而今日,互联网巨头旗下的直属员工以十万计,各自在产业生态中带动的就业以千万计,每一个被卷入其中的程序员、自媒体小编、个体店主,也都在经历着相似的工作。他们虽然在阳光明媚的平层办公室,却一天要坐12个小时,颈椎酸痛、脊柱变形、下肢无力,胃病失眠等症状更是家常便饭。

而另一些被卷入其中的低技能劳动者,从快递小哥到专车司机,也要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无尽地往返。

技术究竟是让人变得更幸福了,还是让人变得更抑郁了?快节奏的工作在给人们带来高薪(其实也未必)的同时,又是否让人牺牲得太多?

程序员们就在这样的思考中发起了996.ICU的号召,叫好声一片,但真正有行动的人还是寥寥无几。也许和工业革命后期的那些欧洲人一样,大家虽有不满,但生活水平毕竟上去了,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捅破窗户纸的人。

毕竟所谓的革命,包括革命时代中的“英雄”,都是被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