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火楼为什么被称为古代“消防站”?

人类能控制火的应用后,生产和生活出现极大变化。如食物得到烹饪,出现了“刀耕火种”,烧制陶器,冶铸铜器都因火而起……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世界是从应用火开始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火也一样。在众多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害中,就包括火灾。

在古代,将火灾救援称之为“救火”,但为什么说“救火”而非“灭火”呢?实际上,“救火”加强调了语气,与“灭火”相比显得紧迫和必要,感情色彩更强。而且“救火”不仅是扑灭大火,还包含着抢救伤员和财物,概括了对火灾处理。当失火时,头等要务就是救人和抢救财物,且“灭火”也是为前者服务的。因此,中国人都将“灭火”称为“救火”。直到清末,“消防”一词才从日本传入,即预防和扑灭火灾之意。

不过,中国历朝历代一直重视消防设施的建设。

据史料记载,宋代火灾频发,如宋明道元年(1032年)8月,东京发生大火灾,一下子烧毁了崇德、长春、滋福、会庆、崇徽、承明、天和、延庆八殿。为此,宋朝朝廷专门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其中囊括了望火楼。

对于望火楼的构造,李诫在其著作《营造法式》里说得十分清楚,该书编撰于宋代元符三年(1100年),崇宁二年(1103年)得到皇帝批准,颁布于世。

1971年,河北省安平县出土了东汉熹平五年(176年)墓中壁画,其中里面就有一座安装着大鼓的望火楼,楼顶飘着红色的风信飘带。

望火楼也叫警钟台,可谓中国最早的消防站,一般是由二人在楼顶眺望,发现火情及时报告。

按照《营造法式》的标准,望火楼是要建在全城的高处,高30尺以上,即望火楼高度要在9.3米以上(1宋尺约0.31米),相当于建造在立柱上的一座方形二层楼。里面要有“消防员”日夜值班,一旦发现火情,立即发出火警。

如果白天出现火情,值班“消防员”靠挥动旗帜发出扑救信号:朝天门内挥指三次旗,朝天门外挥指两次旗,朝城外挥指一次旗。

如果是夜里出现火情,值班“消防员”则依靠灯光发出扑救信号。

据《东京梦华录》载:(汴京)“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及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了)望,下有房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工具),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杈、大索、铁猫儿(即铁锚)之类。每遇有遗(失)火去处,则各领军汲水扑灭,不劳百姓。”

到了1920年前后,北京建造了共计五座望火楼,内城三座,外城两座。

第一座在西长安街牌楼逸南,北新华街中间,负责正阳门内,东至朝阳门,西至阜成门,北至神武门。

第二座位于东四牌楼神路街,负责监视神武门以北至城根,东至朝阳门的区域。

第三座则在西四牌楼,负责神武门以北至城根,西至阜成门。

第四座位于外城崇文门外榄杆市,负责正阳门外违东一带。

第五座则位于宜武门外五道庙,负责正阳门逝西一带。

按照以上顺序,依次定位第一路,第二路……第五路。

各望火楼辖区内,一旦发现火情,先发出警告信号:连续击钟二十五下。

然后发出扑救区域信号:一路一下,二路二下,三路三下,四路四下,五路五下。每一分钟击一次,以击十次为度。

假如是在夜里,临近的两座望火楼也可以同时击钟,也只击二十五下,“后查明地点,仍按路击钟”。

望火楼自宋起,后世对城市建设更加注重消防意识,如元、明、清和民国,都设有望火楼。乾隆二十年(1755年)湖南长沙城内高处浏阳楼设置了望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