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得到了北宋的岁币,却为何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失败了?

澶渊之战中,宋、辽双方都可以说自己胜利了,但是如果坦诚一点,他们也都可以说自己失败了。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自从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北伐和雍熙北伐均遭惨败之后,两国的军事对峙逐渐升级。此时,宋军已经是“谈辽色变”了,而辽国则在处理内政的同时整装待发,终于在公元1004年发动了战争。

这一次,辽国承天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宋真宗赵恒也在寇准的软硬兼施之下御驾亲征。但是,这场灭国级大战中,双方都觉得自己要满盘皆输了,所以才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当时的形势是——宋朝始终惧怕辽国,此时的辽国已经长驱直入上千里,一路打到了黄河边,如果顺利渡河,汴京就要失守了!宋真宗装神弄鬼还行,到了真刀真枪打仗的时候内心已经恐惧到了极点,所以始终在寻求议和的机会。对于辽国来说,他们虽然有着强大的武力,但是孤军深入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处于宋朝北方部队的包围之中(此时北方有十余万部队作壁上观,虽然不敢出战,但是有一定的震慑力),在关键时刻,辽国诸将萧挞凛又被宋朝八牛弩射杀,辽国军心动荡,也开始寻找议和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觉得自己这是要完败了,条约才得以签署。

“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再次不再赘述,捡几条最重要的来说吧——对于辽国来说,他们得到了每年三十万两匹的银、绢。而北宋则得到了瀛州、鄚州,与辽国在法理上确认了以白沟河为界。双方达成开放榷场的共识,这对两国来说都是好事(谁赚钱、谁赚物则是后话了,但这一条本身就是非常开明和公平的)。

大家别以为宋朝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放弃北伐、给辽国岁币就是失败了。要知道瀛州、鄚州等地可是人家后周世宗柴荣从辽国打下来的,此前则是后晋石敬瑭献给辽国的。后晋的领土献给了辽国,后周又从辽国强占了,现在辽国又承认自己被后周强占的领土属于北宋,天下也没这个理啊!

宋太祖赵匡胤从开国就设置了“封桩库”准备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后也算是如愿以偿了,当然,如果后世子孙能有赵匡胤一半的军事能力,这些钱也肯定不是用来交岁币,而是补充军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