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德意志民族的巨炮偏好(中)?

五百年德意志巨炮史(中)

19世纪是德意志民族从一盘散沙走向统一强盛的“黄金岁月”。经过拿破仑民族战争的锤炼以及俾斯麦主导的“自上而下”统一战争,到1871年,除了信奉天主教的奥地利被刻意排除之外,上百个德意志小邦国被最强大的普鲁士王国引领集成为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帝国皇帝。而在普鲁士所发动的统一战争中,其境内的克虏伯公司因提供大批先进火炮而成为高性能武器的代名词。该公司直到1867年才作为大炮制造商进入人们的视线,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火炮,该炮采用后瞠装填,由克虏伯公司的优质坩埚钢铸成,口径355毫米,重达50吨,只能部署在固定阵地或装甲巡洋舰上。到了一战开始前,克虏伯公司确保德军在大部分炮兵装备领先,只不过法国在重型远程平射炮(包括装在铁道炮架上的大口径舰炮)开发上占优,克虏伯公司遂集中精力制造出比法国炮破坏力更大的曲射臼炮,并在一战爆发后通过缴获的法国铁道炮进行“逆向研究”,迅速后来居上。1916年,德国第一门重型平射铁道炮开赴前线。

克虏伯神话之:“大贝尔莎”

不过真正在一战中给人留下“致命印象”的克虏伯巨炮,倒只有“大贝尔莎”曲射臼炮和超远射程的“巴黎大炮”。“大贝尔莎”的诞生要追溯到1904年。受当时日军动用280毫米臼炮轰击俄军旅顺口要塞的影响,德军总参谋部和帝国火炮审查委员会敦促克虏伯公司尽快设计出一种重型曲射火炮,以便摧毁敌对的协约国(尤其是法国)修筑在边境地带的加固工事,这类工事的外壁往往由3米镍钢板外加3米的混凝土构成,用普通火炮难以击穿。

基于生产装在轮式炮架上的重型火炮的经验,克虏伯公司研发出一门420毫米日炮,官方称为“M炮”(首字母代表“臼炮”之意),但操作它的炮兵们却根据其臃肿的形态称之为“大贝尔莎”,这个名字后来广为流传。该炮全套装备重达200余吨,搬运时必须将其分解,各由一台火车头拖运,运载过程中还必须由工兵铺设专用铁轨,才能把炮身运到炮座上,战时则需要200多名炮手伺候。“大贝尔莎”身管长7米,炮口直径420毫米,俯仰角度为0°-65°,射程12500米,所用炮弹长3.6米,每发炮弹用掉的发射药近200千克,其中破甲炮弹上装有延迟引信,能让炮弹穿透目标内部后爆炸。由于“大贝尔莎”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因此必须预先浇筑几米厚的混凝土底座,发射完毕后再把它炸掉,仅安置炮位就需要6个小时。

“大贝尔莎”的名气源自于一战最初的战果。1914年8月13日,德军在攻击比利时列日要塞群的战斗中首次动用“大贝尔莎”,当时第24工兵营第4连操作4门“大贝尔莎”轰击弗雷伦要塞。这些炮的误差较大,不过大威力炮弹所装填的巨量炸药却阴差阳错地制造出一些“特殊效果”:比军碉堡间的交通壕被几米高的土块所掩埋,而士兵的射击口和胸墙也被堵了个严严实实,妨碍了他们的射击。“大贝尔莎”的首次登场亮相惊动了坚固要塞的信奉者——比利时和法国军方,而执行这次任务的德国工兵营从此被称作“要塞破坏营”,重型臼炮也得到德国军方的重视,因为面临阵地战压力的德国迫切需要打破协约国的绵长堡垒线的武器。于是,以“大贝尔莎”为代表的重型臼炮立即作为制式装备列装,操作训练也很快被贯彻到每个前线工兵单位。有趣的是,德军给它所下的定义是“设备”而非“武器”。据档案显示,一门名为“维森纳”的“大贝尔莎”臼炮因发射精确且战术灵活,仅在1914年10月就摧毁了法军10座要塞,而在1916年凡尔登战役中,外号叫“贝克尔”和“索尔夫”的420毫米臼炮也发挥出显著的攻坚作用。

克虏伯神话之:“巴黎大炮”       与“大贝尔莎”相比,“巴黎大炮”无疑更具传奇色彩。据克虏伯公司火炮设计总监弗里茨·罗森堡教授的日记记载,由于一战在1914年秋便进入令人窒息的堑壕战阶段,任何步兵进攻都会因对方密集枪炮火网变成自杀,于是德军总参谋部制定了一个异想天开的作战计划,即沿着法国一比利时边界建立基地,从那里用远程火炮袭击海峡对岸的英国,以牵制英国向欧洲大陆运兵,这要求火炮的射程至少在37千米以上,能够从法国的加莱打到英国的多佛尔。

该计划就交给克虏伯公司完成。作为领军人物的罗森堡教授通过对特制的355毫米舰炮发射低阻力弹的试验,发现当火炮的发射角度处于50°-55°,火炮的射程往往是最远的,这与几何学中“45°发射角达到最大射程”顿不一样,这是因为几何学中“45°最佳发射角”仅仅存在于“真空”这一理想状态,相反如果炮弹的弹道能延伸到空气稀薄的外大气层,空气阻力将大大减小,射程可以比大气层里的弹道更远。该成果极大激发了罗森堡的想像力,他主动向德军总参谋部提议设计一种射程超过100千米的巨炮,并通过在参谋部任职的朋友科尔·鲍尔,将这个想法汇报给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将军。他的建议很快得到高层的批复,这就是“巴黎大炮”的缘起。

起初,罗森堡认为,要达到理想的射程,炮弹的出膛速度必须大于1500米/秒(当时克虏伯公司试验用的巨炮出膛速度为940米/秒)。要达到这一速度,就要求火炮具有一个极长的身管。罗森堡决定利用当时尚未安装到军舰上的L52/5型355毫米口径舰炮进行改装。为加大射程,他将三段210毫米口径衬管连接起来,插入355毫米舰炮内径中,约3.9米露在外端,其他部件如药室、炮架也都作了相应改装。到1916年,德国军方又提出要使该炮射程再提高20千米,罗森堡及其助手不得不重新计算火炮数据,为了达到120千米的射程,火炮的出膛速度必须大于1610米/秒!

要达到如此可怕的出膛速度,身管长度就必须在24米以上,这在当时是空前的,因为德国以前制造的最长身管也不过18米。为此,罗森堡决定采用滑膛身管来加长线膛身管的长度。在20世纪初,克虏伯公司共开发出三种长度的滑膛身管,分别为3米、6米和12米。最终,炮管的总长设定为34米:1米作为炮尾环,3米作为药室,18米作为膛线部,并有三种长度的滑膛管可供安装时选择,选择什么长度的滑膛管,主要取决于火炮所需的最大射程,12米长的滑膛管用于最大射程。

34米的超长炮管也带来了一个额外的难题——炮管太重,使其很容易因为自重而产生弯曲。据计算,34米的炮管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会自然弯曲90毫米左右。为解决这一难题,罗森堡教授给炮管加装了一个特殊的“矫形器”,用其专门修正炮管弯曲度。为了解决机动问题,罗森堡设计了可沿着铁路轨道滚动的机车平台,平台上有一个巨大的旋车盘,可使炮架和大炮作水平方向的旋转,以调整射界。

最终问世的“巴黎大炮”的炮管总长度为34米,整个身管重达200吨,炮尾装填口直径为1000毫米,炮尾壁厚为400毫米,然后向炮口逐渐变细,炮口直径为210毫米。这一庞然大物是由高质量的、没有裂痕的铸钢制成。炮架质量为250吨,钢筋混凝土底座质量为300吨,因而“巴黎大炮”总重量为750吨。在作战状态下,上述重量全都压在12平方米的面积上,因而每平方米的地面要承受62吨的压力,这还不包括开炮时所产生的几百兆帕的后坐力。必须强调的是,“巴黎大炮”的膛压非常高,这导致“巴黎大炮”的口径虽然只有210毫米,但炮弹对炮管的磨损却相当惊人。由于每打出一发炮弹,就会把炮管膛线磨掉一圈,所以德国人打出的每发炮弹都是有编号的,后一发比前一发的口径略大一点,以补偿膛线的磨损。这一定要按顺序来,否则可能出现炮弹卡在炮管里的事。等每轮65发炮弹按顺序打完后,膛线也磨得差不多了,这时要送回克虏伯工厂,重新镗出膛线,并把口径扩大到240毫米,再接着使用。两轮炮击结束后,炮管也就真的寿终正寝了。

1917年夏天,第一批远程火炮终于制成,德军将3门“巴黎大炮”的阵地选在克雷彼。那里树木茂密,利于隐蔽,即使敌机飞临上空也不易发现。翌年二月,德军将火炮秘密运往阵地,牢牢地安装在水泥基座上。这种大炮口径虽然只有210毫米,但身管却相当长,达到34米(为口径的162倍)。若把炮身竖立起来,其炮口要超过10层楼的高度。1918年3月23日4时,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克雷彼阵地上的炮手正在忙碌着。为迷惑对方,德国10个机场上的飞机准备起飞,阵地周围30个炮兵连的火炮都指向法国。当“巴黎大炮”射击时,所有火炮将同时开火,予以配合。30名炮手用提升装置将身管徐徐升到53。射角,然后打开厚达34毫米、铁门似的炮闩,弹药手从保温弹药库内取出重120千克的炮弹,通过传送带送到炮膛内。此时,德皇威廉二世也来到阵地附近观看发射。

7时许,一名炮手拉响火绳,弹丸凌空飞出,呼啸着飞向巴黎。3分钟后,第一发炮弹落在塞纳河畔。为掌握炮弹落点,以便使炮击取得成效,德军特意选了一名居住巴黎20年的德侨当间谍。

他的任务是将每发炮弹的弹着点告诉一位小姐,这位小姐通过电话将情报传到法国与瑞士的边界,然后由一名乔装成农民的间谍赶着牧草车将情报送出法国。4小时后,弹着点情报将送到德军总参谋部。

3月23日早上7时20分15秒,巴黎城北街道上突然传来一声爆炸,建筑物震动,窗户碎裂,没人受伤。20分钟后,相距2.4千米的加雷德莱斯附近发生第二次爆炸,伴随着滚滚浓烟,墙倒屋塌,十几人倒在血泊中,惊慌失措的巴黎市民四处奔逃。以后每隔15~20分钟,就有爆炸声在巴黎响起,一直持续到下午。起初人们以为是德国飞机来袭,可是巴黎防空哨既没看到飞机,也没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当天黄昏,法国电台广播了一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然而,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法国军方对现场找到的和从尸体中取出的金属碎片进行检查,发现碎片过厚,不像是常见的航空炸弹。军火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粗糙的金属厚块肯定来自炮弹弹壳。但相距最近的德国炮兵阵地差不多在105千米外,而当时已知的最大威力火炮射程也不会超过32千米。因此有人断言:巴黎近郊藏有德国人的“秘密武器”。

3月29日下午4时30分,“巴黎大炮”再次怒吼。一发炮弹击中巴黎市中心的圣热尔瓦大教堂,教堂里到处都是做礼拜的人。炮弹炸断了支撑拱顶天花板的一根大柱子,数以吨计的石块哗啦一声坍塌下未,压死了88人,另有68人受重伤。4月2日,法国举行大规模葬礼,许多政府高级官员都参加了。曾指挥“大贝尔莎”炮击列日要塞的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下令,“巴黎大炮”在那天下午保持沉默,但德皇却兴高采烈地乘车前往克雷彼,亲自向炮手们祝贺。

勿庸置疑,“巴黎大炮”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火炮。巴黎人带着困惑和恐惧纷纷猜测这一“神秘袭击者”的尊容。直至1918年4月底,法国特工才在克雷彼发现了德国远程火炮,那时已有一门“巴黎大炮”发生炸膛事故,5名炮手被炸死,余下的两门大炮仍轮番射击。事实上,“巴黎大炮”更像是一种试验性火炮,其工作原理超出常规技术的范围。一战中,英法联军对付德军飞艇空袭的能力越来越强,巴黎人对空袭的恐惧感大幅化解。但“巴黎大炮”的攻击却十分突然,根本没法预警,更无法拦截,“巴黎大炮”的弹药威力虽然不大,但给市民造成的恐怖远远超过空袭。据推算,“巴黎大炮”打到巴黎的炮弹总数为351发,导致256人死亡,620人受伤,最有效的一发炮弹击中了前面提到的圣热尔瓦大教堂。

考虑到克雷彼的一门“巴黎大炮”因炸膛而报废和法方炮兵反击,“巴黎大炮”的己方损失与敌方损失之比差不多是一样的,再加上克虏伯公司不允许“巴黎大炮”项目影响到克虏伯对德军其他军火的供应,导致“巴黎大炮”数量严重不足,效果自然也非常有限。作为一种战略武器,“巴黎大炮”刚一发威,曾令巴黎停止了一切民间活动。但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当人们了解到这种轰击后,便避免集合在一起,它的损害就变得相当小。“巴黎大炮”完全没有中断巴黎的生活,倒增强了人们反抗的意志,从经济观点来看,这种轰击最终被认为是一种代价过高的蠢事。当1918年10月协约国军队发起全面反攻时,“巴黎大炮”被撤退的德军炸毁,所有技术资料也被销毁,除了一个座圈部件被美军缴获外,没有任何部件残存下来。因此,有关“巴黎大炮”的更多细节已无人知晓。

(未完待续)

[编辑/王瑾]

作者:罗山爱 温惠娟
       来源:《兵器知识》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