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出版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赘述,但一些新的变化正在给这项人类文明的重大事业带来“污点”:过去,科学期刊出版需要同行评议、印刷和发行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而通常由研究人员来支付其中一部分费用。而如今,研究人员可以轻易将 PDF 格式的出版物放到互联网上。
随着原本出版流程中一系列环节的消失,那些决定取消同行评议的掠夺性出版商(predatory scientific publisher,又叫欺诈型期刊,即一般认知中的“野鸡期刊”)将成为科学研究出版,尤其是开放获取运动中的一大“毒瘤”:这样的刊物假借开放获取名义,为收取论文处理费而采用多种欺诈手段、故意放弃质量控制。只要有人支付出版费用,他们就会出版相关作品。
这些掠夺性出版商的利润来自于科学家中的这两个群体。一部分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在出版方面粗心大意,只想充实自己的出版记录;另一部分是边缘性质的科学家,他们只想传播自己的想法,而不在乎这些想法是否有价值。
以上两种做法都有可能传播错误的信息,并让公众感到困惑,因为公众往往难以意识到掠夺性出版商的存在。
如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 赢得了一项简易判决(summary judgement)。据 Ars Technica 报道,根据裁决,印度一家掠夺性出版集团 OMICS 因商业欺诈行为被罚款 5000 万美元,并被永久禁止从事大多数的盈利活动。
(来源:FTC)
Omics 集团由一位草根出身的印度学者 Srinubabu Gedela 在 2008 年创建。创建之后便饱受西方学术界的广泛指责,然而,这个集团靠着各大制药巨头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论文、版面印刷和会议赞助费用日益壮大,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学术出版力量。OMICS 集团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伪科学出版集团之一,2016年,该公司的收入为 1,160 万美元,盈利约为 120 万美元。
Gedela 曾竭力为 Omics 的论文质量辩护,表示他并不是利欲熏心的人。“我创建 Omics 就是为了帮助科学界,”他说。“我们从未犯过任何错。”
图丨Srinubabu Gedela(来源:CTV News)
根据彭博此前对 Omics 的报道,印度当地的媒体赞美 Gedela的事业,印度商业和科学协会也为他颁奖。公司所在地的经济特区还为他提供大幅度减税的优惠政策,政府也在帮助他建设新的总部。
现在,学术论文出版的付费与开放获取之争方兴未艾,而像 Omics 这样的掠夺性出版商也在与传统学术出版商竞争的舞台上登场 。FTC 这次的当头一棒,可能会使得这些掠夺性出版商的商业模式走向末路、终结这种混乱局面吗?
几天内就完成同行评议,挂名编辑的科学家毫不知情
FTC 根据 2016 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FTC Act) 第 5 条做出了这一判决,该法涵盖了不公平竞争或欺诈行为。
这次该组织的目标是两家公司——OMICS 和组织科学会议的 iMedPub 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涉及管理这两家公司的 Srinubabu Gedela。此案的部分内容表明,这两家公司实际上是一家实体,在美国和印度都有相应的业务。
FTC 认为,这些公司的行为相当恶劣。尽管 OMICS 集团声称其出版物都经过了同行评议,但事实是,有两名不同作者向其提交了一些毫无意义的论文,而且未经修改就被接收了。提交这些论文的科学家表示,该公司在几天内就完成了评审,但是法院认定,同行评议通常需要数月时间。
几位担任 OMICS 的期刊编辑的科学家提交了相关信件,这些信件表明,他们从未收到过任何需要审阅的稿件。
(来源:OMICS)
而 FTC 联系的另外几位科学家,此前并不知道他们被公司列为了编辑。在许多这样的案例中,科学家们要求从期刊网站上删除他们的署名,但公司并没有理会这些要求。
还有山寨性质的学术会议
但是,FTC 记录的问题并不止于此。
期刊的质量通常是用 Thomson Reuters 计算的影响因子来评估的。这里并不包括 OMICS 集团的期刊,因此 OMICS 管理层根据谷歌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建立了自己的评级系统,并称其为影响因子,然后大肆宣传其期刊有高影响因子。
图丨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曾报道作为著名伪科学出版集团的OMICS(来源:ICIJ)
同样,它还在其期刊页面上放置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的 PubMed Central 和 Medline 的标识,然而这些系统没有为其期刊编制索引。事实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已经要求 OMICS 停止这些欺骗行为。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 iMedPub 组织的科学会议上。iMedPub 会找出相关领域的杰出科学家,然后宣布这些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科学家甚至不知道这些会议的存在。而且,一些人要求删除他们的名字,同样未被理会。当然,参会者根本无法在这些会议上看到这些科学家。
那些掉入这些欺诈圈套的人,最终也为 Gedela 和旗下公司提供了收入来源。
现在,FTC 赢得的这一审判让这些公司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有与公司有关的人都已被永久性地禁止今后从事任何此类活动。FTC 计算了这些公司在违规期间的总收入,扣除了所有退还给客户的款项,并对其余部分处以罚款。最终罚款超过 5000 万美元。
许多从事掠夺性出版的公司规模较小,总部设在海外,因此不清楚 FTC 能在多大程度上追究这些公司的责任。而且,只要这些期刊愿意在科学合法性的外衣下为所欲为,就很难彻底关闭它们。不过,只要掠夺性出版商存在严重的问题,相信法律都会追究其相应责任。
开放获取运动中的大敌?
对于眼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开放获取运动来说,这次事件将其目前的最大敌人之一推到了聚光灯下。
图丨公开获取的标识符。网站上用此符号标识的文章可以免费下载全文(来源:OpenAccess)
传统的学术付费期刊向读者收取订阅费赚钱,而开放获取期刊则相反,向论文作者收钱,然后把论文对读者免费开放。开放获取让期刊出版走向新的模式,被认为对学术交流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球正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期刊转向开放获取,但欺诈性期刊的存在,无疑会对开放获取运动造成社会信誉上的损害,导致作者、高校、科研机构对开放获取期刊的不信任,根据 2013 年 Science 发表的一份调查,许多开放获取期刊缺乏严格的论文质量审查。
这次被罚的印度公司就非常典型。这类欺诈性期刊混迹于开放获取运动之中,在论文质量控制上缺少真实和认真的同行评议,频繁地给研究人员发垃圾邮件广告“征集论文”,迅速录用投稿并向作者索要论文处理费,制造虚假的编委会、评审专家队伍,抄袭知名期刊刊名和网站内容结构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被骗取的论文处理费是由资助机构支付,这就造成了公共资金的浪费。因此,除了作者以外,包括政府在内的资助机构也有责任防止欺诈性期刊带来的问题。
2018 年 5 月 30 日,中国官方就发布了一份强有力的打击学术不端的文件。根据文件,科技部将建立包括国内和国际刊物的科学期刊黑名单,其中就包括劣质和欺诈性期刊的。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将不能用于评职称、申请经费或者申请职位。虽然这样的黑名单已经存在,但很少由政府机构正式运行。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科学诚信项目负责人 Paul Taylor 当时指出,打击劣质和欺诈性期刊的计划是一个好主意,但是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有些期刊烂的很明显,而有些烂期刊并不容易识别。如何制定这个标准将是一个有趣的考验。
一则趣闻:3 个 MIT 学生如何把野鸡期刊耍得团团转?
在对抗劣质和欺诈性期刊和学会的各种实践中,有 3 个 MIT 的学生不得不提。
图丨从左至右: Dan Aguayo, Max Krohn, and Jeremy Stribling in 2005(来源:Frank Dabek)
大概在十几年前,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 Jeremy Stribling、Dan Aguayo、Max Krohn 三人注意到了愈发严重的学术灌水现象。于是 3 人在课程间隙花了一两个星期开发了一款名为“SCIgen”的软件,可以全自动、全随机地生成各种完全胡说八道的计算机论文——包含各种以假乱真的图表和引用。(https://pdos.csail.mit.edu/scigen/scipher.html)。
2005 年 4 月,作为非同行评议的论文,这个软件自动生成的文章“Rooter: A Methodology for the Typical Unification of Access Points and Redundancy”,投给了世界系统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多方会议(WMSCI)。不出所料,这篇假论文被接收了。
此事被媒体大量报道。WMSCI 最终取消了发给这三位作者的邀请函,不过,三人还继续发展了这次“行为艺术”——自己募集 2 500 美元亲临会议现场,在大会举办地租下一间房间,开了一个“分会场”。当然,这个分会场报告的内容也是软件随机生成的。
更没想到的是,大会之后 SCIgen 的影响力还在继续蔓延。不少研究者用它来测试审查标准过低的学术会议,3 人的行为艺术也让全球最大技术人员组织——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撤回了对 WMSCI 的赞助。2013 年,一位法国研究人员在 IEEE 和 Springer 出版公司旗下的期刊中发现了超过 120 篇 SCIgen 生成的论文,迫使 IEEE 和 Springer 下架了这些文章。
图丨scigen 界面(来源:scigen.com)
之后,这 3 位行为艺术大师走向不同的人生方向:Aguayo 成为 Meraki 公司的技术主管,Krohn 是 SparkNotes 和交友网站 OKCupid 的共同创始人,Stribling 则先后在 IBM、Google 和 Nicira 工作。
但哪怕已经过去了十几年,SCIgen 仍然生命力旺盛。Stribling 曾透露,SCIgen 每年浏览量仍高达 60 万次,导致这个来自 CSAIL 的网页每几个月都要崩溃一回。软件的开发团队还不断能收到邮件:计算机系学生们自豪地表示他们又用 SCIgen 生成的论文揭穿某某大会之水;别的专业的研究人员催促研发其他学科的版本。
“最开始,我们只想报复一下天天发垃圾邮件的野鸡论文出版商,同时让更多人关注到这种事情的存在,”Stribling 曾如此说道,“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