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布局自有的独立 GPU 技术与产品,在挖遍了 AMD 技术大手之后,英特尔又再度将“魔掌”伸向 NVIDIA,而这次应邀加入英特尔的 Tom Peterson 也是位大牛级人物。
Tom 过去在 NVIDIA 担任技术营销总监与工程师,与一般技术营销不同的是,Tom 在 NVIDIA 就职的期间拿到超过 50 项专利,领域包括计算与图形相关,因此 Tom 是个具备深厚技术底子的技术营销人,并不是简单人物。事实上,能在黄仁勋旗下担任高职,本身就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图|Tom Peterson(来源:Nvidia官网)
在 NVIDIA 之前,Tom Peterson 曾在 IBM 工作了 8 年,负责 PowerPC 处理器架构的设计工作,随后也在博通 (Broadcom) 待了 2 年,担当工程总监,负责嵌入式处理器的设计工作,离开博通后也曾在 MIPS 工作了两年,担任产品营销。而 NVIDIA 可以说是 Tom 职业生涯中最久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他总共在 NVIDIA 待了 15 年,一开始在 NVIDIA 担任的是工程师职务,后来则是转任产品技术营销,但他并没卸下工程师的身份,同样在进行技术研发工作。
但 Tom Peterson 为何愿意加入英特尔,笔者认为,除了英特尔给的愿景和发挥空间更大,也与他在过去几年在 NVIDIA 受到的委屈有关。
继 Raja 之后英特尔再度趁虚而入,横刀夺爱
Tom Peterson 过去在黄仁勋手下工作时,其实压力相当大,根据业界风声,他在 NVIDIA 最后这段时间的处境和当初 Raja 在 AMD 时相当类似。
图|Raja M. Koduri(来源:英特尔官网)
Raja 当初离开 AMD 主要是有两个可能原因,一个是他所负责的 VEGA 架构市场反映不佳,另一个原因是,AMD 当初为了冲刺 CPU 业务,暂时没有资源可以投注在 GPU 上,这让 Raja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正好英特尔对 Raja 大开欢迎之门,让他担任首席架构师与高级副总裁,虽然职务名称都直接仿照 Raja 在 AMD 时的待遇,但与 AMD 不同的是,他在英特尔享有更高级别的资源,英特尔对他可说是极其礼遇。
而 2018 年底的架构日甚至把他和 CPU 大神 Jim Keller 比喻作英特尔整个技术布局太极中的两仪,可见英特尔有多重视他,这也让 Raja 甘心为英特尔卖命。
而 Tom Peterson 在过去三年中,其实也面临了 NVIDIA 消费端产品策略的改变的两难,NVIDIA 过去几年把更多资源放在计算和其他嵌入式 AI 产品中,消费端虽然仍维持,但缺乏了过去全力冲刺技术的猛劲,比如说基于 Pascal 架构的 GTX 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存活了两年多,而且看起来还会继续是 NVIDIA 的销售主力之一,而基于 Turing 架构的 RTX 产品线虽然引入了光追计算单元与 Tensor Core,但架构设计的主要考量还是在专业绘图与计算领域上,而不是消费市场。
为了要说服消费者社群继续支持 NVIDIA,Tom 可说费尽心力,但 NVIDIA 在消费市场的经营重心却没有真正摆在消费者身上,反而开始搞 GeForce Partner Program 之类的疑似垄断计划,后来被消费者唾弃后,才改弦易辙,放弃相关计划。
在此情况之下,Tom Peterson 立场也就更为尴尬,毕竟他作为 NVIDIA 与消费者连接的的最前端接口,不仅要面对消费者社群的责难,大老板也不满他为何搞不定消费者社群。
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当英特尔对他伸出橄榄枝,他也就乐得加入英特尔,虽然英特尔的独立 GPU 才在布局阶段,能拿到的市场营销资源未必丰厚,但对 Tom 而言,英特尔在 GPU 布局的从零开始,也代表了他能够发挥的空间更大。
GPU 是英特尔六大技术支柱的最重要关键
英特尔在 2018 年底的技术日揭露六大技术支柱后,就积极想要把这些核心技术拓展到更广大的应用中,包含从制程、封装、计算、存储、连接以及安全,要打造更完整的技术生态,欲一扫过去几年英特尔在计算领域的低迷表现。尤其近两年 AMD 在处理器市场的反击,并成功在相关市场攻城掠地,让英特尔如坐针毡。
图|六大技术支柱(来源:DeepTech)
而 GPU 作为计算的要角,而不仅仅是用来显示或绘制 3D 场景,自然也是英特尔布局下一个 50 年的重要布局。英特尔在上周于北京举办的说明会中,更指出其对整体计算架构的策略布局:简单来说,CPU 负责标量计算工作、GPU 则是可以很好的担任矢量计算、AI 则是负责矩阵处理、FPGA 则是千变万化的空间架构,目前主要 AI 云计算几乎都大量采用 GPU 作为矢量甚至矩阵计算工作的核心,而缺乏这款产品布局的英特尔,虽然在各类型数据中心或 AI 超算中享有极高的占有率,但核心计算工作还是以 GPU 为主,也就是说,英特尔产品卖的越多,越是帮助 NVIDIA 推广其 GPU 计算架构。
而 NVIDIA 最近抢亲 Mellanox 成功,加上前两年和 IBM 的亲密表现,表明 NVIDIA 决定要走自己的路,不想和英特尔计算架构绑在一起。在此情况之下英特尔也只能布局自己的 GPU 计算架构,否则未来只能眼睁睁的看著 NVIDIA 结合包括 IBM 等第三方 CPU 架构的计算布局,甚至具备 X86CPU 和 GPU 混合计算方案的 AMD 逐步侵蚀这块市场。
而英特尔的 GPU 技术有了 Raja 加持,即将在 2020 年亮相,如何让实际的 GPU 产品能够更快的市场化,并且在各种应用中落地,相信这就是英特尔之所以要找 Tom Peterson 的最大关键原因。
英特尔组建全明星团队将对竞争对手产生绝大压力
英特尔在产品与技术布局中一向都有著礼贤下士,并给予技术开创者更大发挥空间的优良历史传统,英特尔本身也在这些不断堆积的技术积累中获取面对外的挑战,而这也是英特尔在过去几十年中,不论掌权者是谁,都不敢轻易改变的核心价值。
毕竟,在过去英特尔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同时在英特尔体系下发展的前瞻技术很多时候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多次将英特尔从几乎可说是滑铁卢之役的泥沼中拉出。
而作为英特尔未来重点发展的技术,从 Raja 布局核心技术,而 Tom 这位在 NVIDIA 拥有绝佳风评的技术营销老手来接手负责技术和产品的落地与市场耕耘,搭配 CPU 战线的 Jim Keller,以及包含在晶圆制造方面挖角了业界诸多人才,积极储备核心技术战力。
(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而年初 Robert Swan 由 CFO 转任 CEO 的安排,专职扮演专业经理人角色,其实也可看出英特尔要回归技术原点,让手下的技术明星在明确的策略布局下自由发展,改变过去单一强人主导路线。
毕竟前两任技术强人 CEO 显示了太聪明、自我主张太强的老板未必是好老板,Paul Otellini 和 Brian Krzanich 都表现出明显的短板。前者过于 PC 本位,错过了移动计算的风潮,丧失庞大的市场机会;后者则是大打晶圆代工旗帜,并且以巨额补贴欲兼顾移动计算和代工业务,忽略了核心技术发展,在消费计算部门造成巨额亏损不说,晶圆代工基本也成空,不仅如此,更坐看 AMD 在处理市场急起直追而毫无作为。
作为由 Robert Swan 引领的英特尔新时代,这些从 AMD 和 NVIDA 等业界招募来的技术全明星开场著实是个亮眼的开局,笔者也期望英特尔在各领域带来的竞争,能为产业带来更激进的技术发展进程,毕竟有竞争才有进步,消费者也才能享受到更好更便宜的计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