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名刃分别是:伊斯兰诸族(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等)的大马士革平面花纹刃,马来诸族(新加坡、马六甲、爪洼、婆罗洲、菲律宾)的糙面焊接花纹刃以及日本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舍施尔刀是起源于中西亚最有代表性的刀型之一。舍施尔Shamsher波斯语与乌尔都语中都写作“????? ”。“舍施尔”这一汉译名称最早出现于1945年前后成书周玮的《亚洲各民族古兵器考》中,后被收藏界沿袭至今。无论是伊斯兰学者还是欧洲学者,对舍施尔的起源都达成了一致:“有横向刀格且刀身纤细的曲柄弯刀”。
刀形制为中亚的泛突厥民族首创,早在七世纪前后,整个欧亚世界,西至阿瓦尔汗国(与法兰克王国接壤),东至九姓铁勒(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也称丁零、敕勒、高车),均有类似形制的刀剑出土。舍施尔的最早形态是泛波斯形。广泛使用于中东以西、西亚阿拉伯半岛、南欧高加索山脉南麓、及中亚地区。根据地域和时间不同,其又在十七世纪后期又衍生出奥斯曼式舍施尔,使用于(亚洲西南)安纳托利亚、北非、(欧洲东南)巴尔干半岛等地。奥斯曼舍施尔的历史并不如波斯舍施尔悠久,但极具代表性,而且存世量大,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
印度舍施尔:北印度地区使用在英美语系中,被称为塔瓦talwar,也称为talwaar,tulwar
▲从图上可以看出各地域的施尔刃身区别不大,刀身弯曲角度在5度到15度间,整体刀身从刃根部至刀锋逐渐收窄,无反刃,无血槽。
各地区舍施尔刀主要区别在刀柄形制。笔者手头正好有一柄德制大马士革钢奥斯曼舍施尔弯刀:带鞘全长96厘米,刃长74厘米,刃宽3厘米,厚0.7厘米。全刀重1580克,不含鞘刀重940克,平衡性极佳。如何区分良刃的标准呢?世界上对日本刀的判断标准可以借鉴下:1刀姿良好。2地铁纹理清晰。3经过良好的锻炼。4刃文优美。5刃文清晰。6持握时的平衡感强。7斩切效果好。有图有真相:
奥斯曼舍施尔型刀柄人体工学设计极佳,手感良好。刀柄在弯曲部分变细,然后又变大为一个球形,球型与刀柄结合本身具有防脱手功效,同时球形中穿孔贯索,悬于腕部,以防脱手。
▲这柄奥斯曼舍施尔采用十字一体式护手。装具铁胎包银鎏金鱼籽地錾刻卷草花卉图案。横向锻焊型规则大马士革刀身。制作年代和地域应是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早期的德国索林根地区。
十字型护手是中西亚刀剑护手形制的终极形态,于十三世纪前后开始彻底取代一字型护手和山字形护手,一度成为泛亚世界刀剑的标准形制。直至十九世纪,十字护手一直是中西亚世界最为常见的护手形制,对欧洲刀剑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准的十字型护手相当于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有延伸。左右方向用于格挡时保护手指。上方用于挤压刀鞘,防止意外出鞘。而下方则是用于卡住刀柄,以防护手受到剧烈冲击后松动或脱落。
许多采用十字护手的刀剑,都在护手的下方与刀柄连接处缠绕金属丝、纺织物或食草动物的筋腱,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护手与刀柄的链接。这种形制多见于波斯南部、印度北部以及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德制奥斯曼舍施尔弯刀就是模仿这样的形制,采用护手刀柄一体金属制造的,从而达到坚固美观的目的。
这柄刀的刀柄与刀身的连接方式为挤压式,即不通过任何的穿铆,仅依靠刀柄与刀茎相互挤压固定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分三步:1、在柄料上做容纳槽2、将刀茎插入柄料3、将明矾塞入柄料与刀茎之间的缝隙之中压实4、用松香封口。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没有任何穿铆的情况下将刀柄牢牢地固定在刀身上。需要拆卸时,只需将烧红的铁片将松香烫化即可轻松取出刀茎。这种方法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坚固牢靠、拆装简单,还不用担心因为铆接的原因而破坏珍贵的柄料。铁胎包银用料扎实。鎏金上的鱼籽地一来可以增加器物表面的立体感二来可以让金银片与铁胎结合的更紧密。
那么,为什么这款奥斯曼舍施尔形制的弯刀会在德国制造呢?历史上,奥斯曼舍施尔可是大名鼎鼎。公元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时候,和装备了奥斯曼舍施尔弯刀的马穆鲁克骑兵发生过激烈的战斗。舍施尔弯刀的可怕给当时法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德国是欧洲刀剑制作中心,索林根地区制作的刀剑更是享誉全球。在法军从埃及返回欧洲后不久,这种自带东方神秘色彩的弯刀便迅速流行了起来。英、法、德国仿制埃及马穆鲁克骑兵用奥斯曼舍施尔也被称为西方人称为(Mameluke sword)马穆鲁克剑。其中以德国制造水平最好。欧洲各国也竞相从德国定制刀剑。很快,早期的马穆鲁克剑凭借其惊人的砍杀能力得到了多方认可,其中就包括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总指挥威灵顿公爵。在拿破仑战争中后期,已经有不少英国军官放弃军方配发的1796系列刀剑,转而通过自行购买或采用战场缴获的方式装备马穆鲁克剑。
马穆鲁克剑刀身材质有白钢刀身和大马士革刀身两种,其中以大马士革刀身最为昂贵和难得。有的保持了奥斯曼舍施尔弧度。在这种风尚的带领下,英军于1831年正式推出1831式马穆鲁克剑为将官佩剑,装备少将及以上军衔的英军高级军官。不过因为已经脱离实战,出于礼仪佩刀的需要,刀身进行了改良,融合了克里奇(kilij)剑的反刃。根据传统欧式骑兵刀的姿态延长了尺寸,减少了弧度,同时为了控制成本,昂贵的大马士革刀身也多改用白钢锻造附加蚀刻装饰图案。
美军也受此影响,美国海军陆战队1850式军官佩剑同样采用了马穆鲁克剑的形制。这两种制式佩剑至今仍在列装使用。
马穆鲁克剑虽然名声在外,但真正在战场上流行时间却十分短暂。主要使用在拿破仑战争后不久,十九世纪中期便已基本退出战场。短短几十年,可谓是“昙花一现”。其根本原因在于,马穆鲁克剑自身形制设计不适用欧洲战场。马穆鲁克剑的十字型护手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设计,无法为持刀手提供足够的保护,原本十六世纪后欧洲刀剑就已经放弃了这一设计。传统的西亚突厥骑兵大多会携带多种武器进入战场,作战时需要迅速的在马刀、火枪、弓箭、锤、斧之间切换,因此使用简单的十字型刀格、通过牺牲一定的防护性能换取灵活性是合理且有效的。
而欧洲骑兵大多功能单一,骑兵并不需要频繁的切换武器,十字型护手的灵活性便显得有些多余,反而因防护性能有限而饱受诟病。因此十九世纪中期,传统的笼型哥特式护手再次成为了欧洲战场的主流。而马穆鲁克剑,则以其独特的形制,演变为了欧美高级军官、将领们身份的象征。另外,这款刀和中国也有不解之缘。蒙元时期《黑鞑事略》对十三世纪早期蒙古军队的武器装备有如下描述:“有环刀,效回回样,轻便而犀利,靶(把)小而褊,故运掉也易。”从描述可以看出是十字护手舍施尔弯刀。(下图为清宫旧藏蒙古准噶尔、土尔扈特部腰刀实物)
清代乾隆皇帝更是对这种刀型情有独钟,养心殿造办处制造的90把天、地、人腰刀中有很多是效仿奥斯曼舍施尔刀柄的,不过刀身已经采用中国传统形式了。(下图为2012年10月17日,清乾隆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在南京嘉德秋拍会上展出,最终于10月29日以4830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