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黄色”新闻引发的血案

镀金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剧烈转变的时代。

1860年至19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由19亿美元增加到114亿美元,煤产量由1000万吨增加到2.12亿吨,钢产量由不足100万吨增加到1100万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铁路的扩张。铁路铺设裹挟着泡沫疯狂增长,总里程数在1860年时还只有3万英里,1870年就已经有5.2万英里,1880年增长到9.2万英里,1890年进一步增长到16.3万英里,1900年达到19.3万英里。

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其自由放任的经济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在宽松的经济环境之下,政府很少干涉经济活动,民间则热衷于发财致富,1850-1910年资本供给额增加了16倍。根据1900年的普查报告,投入工业的资本在10年内增长了50%。

但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并不长久,很快就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各行各业的垄断巨头崛起。比如到19世纪80年代,约翰·洛克菲勒掌控了全美国90%的精炼油,在石油工业中处于主导地位。19世纪末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美国1%的企业可以掌控33%的产品生产。

与此同时,这也是美国社会急剧转型,动荡不安的年代。

贫富差距十分惊人,1%的家庭控制着全国将近88%的财产。工人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是常态。罢工经常发生,最著名的就是1886年5月1日美国劳工联合会发起的那次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然而罢工都被垄断资本家和政府联手镇压下去了。

镀金时代的工人组织力量非常薄弱,一大原因是当时的美国劳动力很充足。正如在《美国凭什么永远例外》里提到的那样,美国在1836-1914年间接纳了三千多万欧洲移民,这些移民压低了劳动力报酬,从而使他们与本地工人关系很是紧张。

但也有好处,比如工业发展带动了城市化。

1860年,全美8千人以上的城镇只有141座,1890年猛增到449座。1860年美国城市人口仅500万,而到了1900年城市人口就达到了2500万,增长了四倍。纽约市及其周边地区1860年人口100万左右,1900年就膨胀到了300多万,芝加哥更是从1860年10万居民增长到1900年人口超过100万。

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建设跟不上,导致火灾、疾病、犯罪、环境破坏等问题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欣欣向荣又混乱不堪,被马克·吐温吐槽为“镀金时代”,表面光鲜,内里问题很多。另外,那个时候的美国帝国主义野心膨胀起来,并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夺去了西班牙多处海外殖民地。

与此同时,美国新闻业也出现了重大改变。以往的报纸多是政党的喉舌,为政党的政治目的服务。而随着市民数量的膨胀,立场不偏向某个政党的、迎合市民大众口味的报纸风靡一时。美国新闻业的“黄色新闻”时代到来了。


黄色新闻养成记

“黄色新闻”的名字,是来自报业大亨约瑟夫·普利策旗下《世界报》刊载的彩色漫画人物“黄孩子”,一个光头、龅牙、穿着一件宽大黄色睡衣的男孩。

后来创作“黄孩子”的漫画家被另一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挖到其旗下的《纽约新闻报》。这件事不过是这两位报业大亨竞争的一个小插曲——普利策和赫斯特是“黄色新闻”的领军人物,二者的竞争发生在各个方面。

竞争的一大指标自然是报纸发行量。为了吸引更多读者,两人都是用了如下绝招,这些也都成了“黄色新闻”的特色。

绝招1:夸张的插图

彩色漫画能够刊载在报纸上,得益于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新的技术让各种插图,如漫画、连环画和照片等能够更好地呈现在报纸上。“黄色新闻”也擅长用大量插图吸引读者注意力,或表达夸大的概念。

普利策擅长利用漫画讽刺现实,有一次登载了一幅讽刺总统候选人的漫画:总统候选人被邀请参加富翁宴会,与垄断巨头们一起大吃大喝,而坐在后面的失业工人还在乞讨。

赫斯特则在一次纽约杀人碎尸案后,巧妙利用了冲击力极强的图片。其《纽约新闻报》用彩页登出包裹尸体的油布照片,彻底轰动纽约。

据说普利策对报纸的图片内容本来没有好感,一度不想这样用插图。试行一段时间后,报纸发行量就降低了,他只好重新恢复图片栏目——这真的是人民的呼声啊。

绝招2:刺激的选题

为什么人民群众钟爱插图呢?

19世纪末普通美国人的教育年限也就五年左右,以他们的阅读能力,读不了太深刻的东西,自然喜欢冲击力大的大幅插图。类似的,他们阅读品位也不高,热衷阅读色情、暴力、犯罪、凶杀类新闻——人性一贯如此。

于是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就经常报道类似选题的新闻,还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来突出这一点。为了更加醒目,标题还用特别大的字号占据突出位置。

比如《世界报》的标题 “急需女人的爱”、“新娘不是妻子”、女英雄还是女罪犯?”、“暴风雨过后死人无数”,《纽约新闻报》也有样学样,标题都是些“利用小女孩来掩盖她的罪恶”、“死亡从电话线传来”、“从一天中收到的爱与浪漫的故事”等。

绝招3:巨大的社会影响

在镀金时代,报纸不仅仅在报道新闻,还会深入参与社会事件,施加其特有的影响力。

上面提到了《纽约新闻报》用彩页登出包裹尸体的油布照片。其实在凶杀案刚曝出的时候,赫斯特就在《纽约新闻报》上悬赏1000美元奖励提供线索的人,还派出手下三十多名记者进行调查。他的记者最终找到了真凶,让他得意地夸奖自己的记者可同任何城市的刑警队媲美。

普利策手下的调查记者伪装成精神病,混入纽约布莱克韦尔岛精神病院,调查病人受到虐待的情况,引起轰动,纠正了精神病院的不良风气。

这名记者还曾受到《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启发,搞了一次环球旅行,每天刊发相关报道。普利策充分利用这一活动,在报纸上搞竞猜,吸引大量读者互动。

说起互动,普利策最出色的创意是为自由女神像基座募捐。

为了纪念美国和法国之间的友谊,法国创作了自由女神像运到纽约,纽约市政委员会却无法提供经费。普利策就在《世界报》上发起募捐基座的活动,来充分展现自己是响应民众心声的报纸。十多万市民参与了募捐活动,尽管捐助的都是小钱,但还是凑齐了十万美元,为自由女神像建立了立足之地。

看了《传媒颅内高潮术》你就知道,刺激的选题、标题党、别出心裁的互动,这些放在今天的新媒体身上也不过时。现在新媒体的煽动能力,“黄色新闻”时代的报纸自然也充分具备——美西战争就能说明这一点。


“西班牙政府官员在美国轮船上非礼妇女”

美国的野心随着其经济体量的增长而愈发膨胀,在19世纪末对外扩张的呼声越来越高。“黄色新闻”成了这种对外扩张呼声的反映,也反过来煽动了对外扩张的潮流。

当时古巴民众发起了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反抗,西班牙殖民当局便将民众抓进集中营,导致11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美国报纸夸大其词,称有40万人死在集中营里,借此激起美国民众的同情和关切。

赫斯特在1897年派记者和画家来到古巴,想要找到战争的蛛丝马迹。画家看到古巴一片风平浪静,就电报说:“这里很安定,没有动乱,没有战争,请求回国。”赫斯特则回复道:“请留下。你提供图片,我提供战争。”

和古巴起义者有联系的女性在前往美国之前遭到了警察脱衣搜身检查,记者一下子就找到了创作灵感,把遭受搜身的女性的故事写成富有煽动性的报道,起了这样的标题:“我们的国旗能保护妇女吗?“、”西班牙政府官员在美国轮船上非礼妇女“、”理查德·哈丁·戴维斯披露古巴局势惊人一面:美丽的妙龄女郎在我们的奥立沃特号上被禽兽西班牙人脱光衣服搜身“。

画家则在《纽约新闻报》刊载时特意配上特别刺激的插图:一个少女背部裸露,衣服被两个好色的西班牙官员脱下。

当事人却指认了报道的不实之处,即搜查她们的是西班牙女警,而不是男性。《纽约新闻报》的报道因此显得格外虚假和尴尬,直到后来有其他古巴女性承认有西班牙男性官员脱衣搜身的例子,才算给了《纽约新闻报》一点面子。

不过这标题,这配图,结合了色情、战争、腐败等元素,激起了读者的情欲和同情心,并诉诸对国家不作为的愤怒——哪个爱国青年男性,不想从海外解救饱受摧残的妙龄美少女呢?

后来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到达古巴的美国“缅因号”战舰在哈瓦那港口突然爆炸,致使268名美国官兵死亡。赫斯特听说了这个消息,欣喜若狂地说:“请用整版来刊登这个消息,这意味着战争!”

《纽约新闻报》就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直接称“缅因号战舰被敌人的诡雷炸为两段”,并把责任推到西班牙人身上。

随后《纽约新闻报》在美国国内大肆进行战争煽动,刊发了《全国在战争狂热中颤抖》、《哈瓦那人侮辱了我们对“缅因”遇难者的怀念》等报道,激化民众情绪。普利策也不得不跟上,在1898年4月10日也发表了署名社论,要求美国政府与西班牙交战。

在被煽动起来的民意和军队的裹挟之下,美国政府作出了开战的决策。赫斯特更是唯恐天下不乱,亲自组织记者团前去报道战地新闻。缺少这种条件的报纸就只能“报道美军事实并没有打的仗,取得了没有取得的胜利”了。


黄色新闻的末日

普利策和赫斯特真的意识不到“黄色新闻”的负面影响吗?

他们应该是知道的,即使自己不知道,也能从别人对他们的反应中猜到。

普利策本来给哥伦比亚大学捐款,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新闻学院。然而哥伦比亚大学一开始拒绝了他的请求,直到他死后才利用他的捐款建立了新闻学院,并设置了新闻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普利策奖”。

所以拿到“普利策奖”的记者其实并不会以这位老前辈为榜样,他生前的名声实在是差了点。

美西战争后,社会舆论对“黄色新闻”的批评越来越多。赫斯特曾夸口称古巴的战事就是“日报的战争”,很多人也就认为自己受了煽动,被媒体愚弄,打了这场本无必要的战争。民众也对“黄色新闻”产生了审美疲劳,某些学校、图书馆和俱乐部开始禁止黄色报纸销售。

以公正、严肃、庄重、准确为原则的《纽约时报》等报纸崛起,也挤占了“黄色新闻”的生存空间。

普利策及时收手,大幅度减少黄色新闻,“讲一些勇敢和真实话,令社会上有知识、有教养、有独立见解的人们敬重的话”。

赫斯特却变本加厉,继续煽动民意。

由于赫斯特痛恨时任美国总统麦金莱,《纽约新闻报》多次刊登抨击麦金莱的评论,甚至有社论写道:“假如除掉坏人(指麦金莱)和废除不良政府只有暗杀一法的话,那么现在是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1901年,麦金莱遇刺身亡,在凶手身上搜出了一份刊登攻击麦金莱评论的《纽约新闻报》。这件事彻底激起了民众对《纽约新闻报》和赫斯特的愤怒,民众开始抵制《纽约新闻报》,黄色新闻的辉煌年代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美国“黄色新闻”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但它们的各种操作手法,如标题党、夺人眼球的图片、低俗刺激的选题、煽动情绪等仍然被其后各类媒体运用,就正如《传媒颅内高潮术》里讲的那样,直到今天的不少新媒体在精神上还是“黄色新闻”的传人呢。

本回完